APP下载

功能区视角下县域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以江西省100 个县域为例

2022-03-31明,胡萌,崔江,许

关键词:功能区开发区江西省

周 明,胡 萌,崔 江,许 言

(1.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4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1]。2018 年12 月科技部发布首批创新县(市)重点建设名单,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高地, 部分县域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总体现状仍然较弱。我国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考验下, 将创新发展深入到县(市)和乡镇层面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县域创新资源, 县域创新的测度和评估是当前研究的重难点。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要求江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做示范,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2021 年7 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中部地区江西省的创新能力被提到新的高度。为此,江西省县域的创新能力如何? 各个县域之间又表现怎样的差异? 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和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意义上分析,创新研究拓展到空间维度,使创新体系有了地理的内涵[2][3],从地理空间角度切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内容中重点强调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主体功能区首先是基于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同时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4],发挥主体功能区县域创新比较优势, 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此,江西省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县域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各县域创新能力现状,如何提高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江西省准确把握整体创新能力的现状, 明晰江西省主体功能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为政府及其他单位在进行创新政策制定、 资源分配及规制模式等具体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支撑[5][6],对于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 在研究对象方面, 选取我国中部地区江西省100 个县域创新指标测算和深入分析。 第二,在研究视角方面,将管理学和空间地理学联系起来, 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从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域创新能力得分特点及不同年份间的变化差异和趋势展开分析。 第三,在提升路径方面,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的要求突出重点开发区创新资源的倾斜,提出加强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农业和生态创新的具体路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中部地区(江西省)和县域层面的创新能力研究, 并进一步结合党中央重点强调的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角度进行评价,为深入研究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文献回顾

创新评价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其中关于区域和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研究较多,这两方面的探讨为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关于区域创新评价的讨论中相关学者主要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柳卸林等[7]根据区域技术创新定义出发,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的产出5 个方面建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的能力评估中朱海就[8]从网络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3 个方面展开指标分析,并且重点突出非R&D 指标。 魏江[9]针对解决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的基础、 协同和动力等问题,建立在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重点从创新的活动参与者、 参与者相互关系、 体系治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构建。 张爱华[10]从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将创新能力划分为知识、技术、服务、制度、环境5 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围绕创新的环境、投入和产出3 个维度,22 个具体指标对湖北省进行定量评价。 李雨晨等[11]将学者对其指标和评价体系等研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归纳, 认为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视角从规模性和相对性指标2 个维度衡量较合理, 同时重视国际研究中可比性较强的科技产出高质量指标。 张婧等[12]参考了《国家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创新、知识创造、创新资源、绩效和环境5 项一级指标,同时参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将指标分解为实力、效率和潜力3 个维度, 避免仅选用相对值或绝对值指标而造成评价维度普遍单一问题。

二是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方面。 唐炎钊等[13]和陈江涛等[14]分别运用灰色综合评估法和熵值法对广东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巴吾尔江[15]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30 个省区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 赵炎等[16]运用AHP 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市区域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祝新等[17]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我国内地29 个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重点探讨了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特点。 贝淑华[18]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测算各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并结合各公因子所占的权重对公因子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张婧等[12]对四川省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数体系, 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测算各地区的综合分值,从五大经济区角度展开对比分析。

现有研究为本文县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测度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仍存在待完善之处:第一,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研究中, 学者选取的角度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也有相关研究指标繁杂且无法客观的获取相关指标实际的微观数据, 造成构建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较小。第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发达区域, 对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 第三,创新能力评价的角度选取以我国省域、市域、城市群比较分析等层面进行研究, 鲜有从县域角度进行研究。 鉴于上述研究局限性, 本文在借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 国家创新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 以《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为基础构建县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17 年至2019 年江西省100 个县域的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基于江西省主体功能区特点进一步分析各功能区县域创新能力, 为充分把握现状及切实推进县域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二、评价体系构建与测算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对县域创新活动的研究[19][20],《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国家创新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并以《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为指导,满足县域为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区域经济四方面对县域创新能力进行衡量。 兼顾数据选取的客观性和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原则,构建了包括4 个一级指标19 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从经济学研究理性生产视角分析,“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要素投入——创新主体活动——创新绩效产出”是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也是县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本分析路径[21]。 本文中创新主体主要为企业和研发机构,因此从创新主体的环境、投入、绩效三个方面展开,同时将反映区域经济指标统一纳入区域经济发展上。

(二)数据的选取、处理与测算

1.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2017 年至2019 年江西省100 个县19 个指标数据测算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数据来源于江西省统计年鉴、江西省各县域统计年鉴、《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8》和《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9-2020》。

2.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县域创新能力评价涉及不同类型指标, 各个指标间存在不同量纲故无法直接计算, 因此对其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 统一采用上述公式进行无量纲处理, 其中Xijk表示第i 个一级指标下、 第j 个二级指标下的第k 个三级指标原始数值,Sijk表示Xik无量纲处理后的值,Xmax为所有县域中该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所有县域中该指标的最小值。

3.县域创新能力得分的测算

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后得到三级指标归一化后的数值, 本文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到各县域2017 至2019 年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二级指标得分计算公式:

二级指标得分由三级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加权计算,其中Sij表示二级指标得分,Sijk为三级指标得分,Wijk为三级指标对应的权重,nj为第j 个二级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个数。 一级指标由二级指标得分简单相加,综合得分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得分相加计算。

本文在指标赋权过程中存在两个指标权重差异, 通过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研讨会专家讨论一致认为,指标R&D 经费支出与GDP 之比(%)、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两指标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最为重要、最为综合的指标。因此本文对其赋予权重为7.5%, 其余17 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相应创新指标信息, 具有同等重要性分别赋予5%的权重进行计算。

三、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第2 部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算,本文分别得出2017-2019 年江西省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2),由于版面限制,仅列出前25 位和后25 位县域。

表2 江西省县域创新综合得分及排名 (50 个县域排名)

(一)县域创新能力总体得分呈:“高分不高,低分聚集” 现状。 在全省100 个县域中,2017 和2018 年最高得分的青云谱区为55.08 分、53.08分,2019 年排名第一的青山湖区最高得分仅48.92 分。 青云谱区、青山湖区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的工业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创新资源相对集聚的区域但得分仍然较低。 以2019 年为例,在100 个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结果中, 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大于40 分仅2 个县域, 在分数段10 至30 分之间聚集89 个县域, 其中62 个县域位于10-20 分,表现为整体得分较低且聚集在10至20 分之间。

(二)县域创新能力在各年内“非均衡性”现象突出。 2017 年排名第1 位的青云谱区和排名第100 位的都昌县有着较大差距, 前者创新能力得分55.08 分, 后者仅为7.04 分, 两个县域间相差48.04 分。2018 年和2019 年首位与末尾差距分别为44.88 分、41.86 分,首位与末尾差距减小趋势,但差距仍然较大。

(三)部分县域2017 至2019 各年间出现“跳跃型”的排名及得分差异变化。一方面,以上饶县、共青城市等为代表的县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上饶县2017 年得分12.94 分排名88, 然而在2018年综合得分跳跃式上升近1.5 倍,得分为30.25 分排名12, 在2019 年得分为26.70 分排名第9 位;共青城市由2017 年得分13.45 排名86 跃升至2018 年得分25.88 排名22 的“跳跃式”上升。另一方面,以泰和县、靖安县为代表的部分县域出现较大程度下降,泰和县、靖安县2017 年分别以得分27.61 排名第7 位、25.50 排名12 下降至2018 年19.87 分排名57 位、19.29 分排名66 位。

综上分析,县域创新能力得分总体偏弱,部分县域排名及得分波动较大, 为什么会呈现上述创新能力现状?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县域创新能力?本文将结合功能区视角进一步分析。

四、功能区视角深入研究

如何平衡区域创新极化与资源分配公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3],为国土空间领域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角度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思路。 国家主体功能区依据城市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功能定位,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开发方式,其核心内涵是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坚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突出城市群的空间主体地位、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格局、农业主产区的基地部署, 因此提出按照区域的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22]。 自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至2020 年十九大报告中持续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此,以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出发点分析县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功能区内涵视角, 各功能区应该因地制宜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精准化发展。 在实践方面,围绕主体功能区规划、 战略和制度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应按照功能定位实现分类规划和考核、 政府在提供资源方面按照功能定位的实现要求进行的配置制度[23]。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指出:“开发”特指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工业企业活动[4]。 本文以江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定位, 将县域创新能力与功能区关系用图1 表示。 县域创新农产品主产区应重点加强在粮食安全生产和围绕农产品范围的创新方面, 生态功能区主要发展生态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和绿色生态创新方面。因此,重点开发区企业创新方面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相对限制开发区应有所倾斜, 实现重点开发区的企业优势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图1 江西省主体功能区与县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一)江西功能区划分

本文采用江西省政府2013 年发布的《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赣府发[2013]4 号),将江西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 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见表3)。

表3 江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二)功能区视角下县域创新能力分析

为深入各功能区县域创新能力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各功能区的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各功能区得分测算结果 (见图2-图4), 满分为100 分,由于得分集中在60 以下,鉴于更直观清晰,图中重点开发区最大值均设置为60 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功能区为40 分。

图2 2017-2019 年江西省重点开发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图3 2017-2019 年江西省农产品主产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图4 2017-2018 江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县域重点开发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与农产品主产区、生态保护区得分无明显差异,除个别县域得分相对较高,未突出重点开发区创新能力优势,且部分重点开发区创新能力的得分及排名出现较大下降趋势。 以2017 年为例,重点开发区除青云谱区55.08 分、昌江区44.29 分,相对较高,其余县域得分在10 至30 分之间均有分布, 青云谱区创新环境和创新投入方面表现突出优势, 青云谱区打造昌南工业园集智能制造、设计研发、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这使得青云谱区在2017 至2019 年都更具有创新活力;昌江区在技术合同成交额具有突出优势,除陶瓷产业的特色产业外,强化项目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引资并打造成“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7 年35 个重点开发区中19 个县域位于10 至20 分区间段,且南康区、广丰区、乐平市等地均低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均水平17.95 分, 重点开发区中县域创新能力未发挥明显优势。 另外,2017 年至2018 年南康区、吉州区在各年得分及排名下降明显,以南康区为例,2017 年创新能力得分19.05 分排名第42 位降为2018 年13.41 分排名第94 位。 从数据分析,创新环境中万人研发平台和创新载体数、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得分降低突出,2016 年南康区以光电“智”造项目提升产业研发,创新得分位居县域中等水平,但是在2017 年助推工业转型省级,引进互联网+定制家具等产业,结合数据分析,在工业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方面有所减少,因此南康区得分及排名变动差异较大。

县域农产品主产区创新能力得分方面不稳定现象尤为突出,较多县域波动性较大,另外少数几个县域在排名均属于末位状态,2017 至2019 年均未有区位变动。 农产品主产区中,一方面,瑞金市、铅山县、会昌县、弋阳县等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存在排名大幅度下降变化。以瑞金市为例,创新能力得分由2017 年第32 位降至2019 年第85 位,各年分别下降3.52 分、3.64 分,从数据分析瑞金市年得分变化,2017 至2019 年创新投入呈减弱趋势, 其中2018 至2019 年R&D 经费支出与GDP 之比、本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本级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减少较大。瑞金市自2017 年发展红色旅游转型,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中比重减少,总体科技创新投入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以2017至2018 年分析,兴国县、宁都县、上栗县、于都县、新干县等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存在排名明显提升变化。 兴国县提升6.93 分,创新能力提升明显, 从数据分析2017 至2018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增幅较大,进一步发现该县域以电子信息首位产业, 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方式助推产业的创新发展, 该县域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余干县、 鄱阳县在2017 至2019 年创新能力得分均低于10 分,并处于末位状态在产业发展方面无突出优势。

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创新能力得分方面,部分县域高于重点开发区平均水平,并且在2017 至2019 年得分排名稳步提升, 突出表现在湾里区2019 年进入前5 名。 以2017 年为例,龙南县(创新能力得分26.90 分)、 靖安 (25.50 分) 湾里区(24.46 分)等县域大于重点开发区平均得分22.71分, 龙南县自2014 年在工业产业以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 现代化工和食品药品的四大主导产业开发和支撑;2015 年靖安县在硬质合金工具和绿色照明两大产业基地等项目签约投产, 创新能力在2017 年比部分重点开发区更具活力。湾里区由2017 年24.46 分排名第15 位上升至2018 年29.32 分排名第13 位, 并且在2019 年提升至37.82 分居第4 位。 从数据分析,创新环境得分在2017 至2019 年稳步提升,2017 年湾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对较高, 这得益于2017 年湾里区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 另外在100 个县域中2019 年第三产业占GDP 比例和万人GDP 得分最高,2018 年湾里区“打造四个中心”战略部署,文化、旅游业的产业转型升级等,所以该县域创新能力提升较明显。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县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和监测微观数据, 测算2017 至2019 年江西省各县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把握各县域总体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再通过国家功能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政策, 结合江西省功能区的县域划分和定位, 分析各功能区县域在2017 至2019 年各年内县域创新能力的特点和不同年份间同一县域的创新能力差异和发展趋势。 本文根据对县域主体功能区内涵理解和相关阐述, 针对各功能区县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各县域所在功能区的定位,突出重点开发区县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对比其他类型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功能区集聚了更多的创新资源, 应该真正发挥出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作为科技创新基地的角色,突出创新能力优势建设[24]。然而,在本文分析结果中“高分不高,低分聚集”、除个别县域得分相对较高外,“三区” 得分无明显差异, 尤其是重点开发区创新能力整体偏低且不稳定。 通过原始数据的分析,2019 年青山湖区的R&D 经费支出与GDP 之比, 万人发明授权数指标得分较突出,因此可借鉴青山湖区的经验,重点开发区县域应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加强县域发明创造活动的宣传和竞赛活动的开展, 加强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工业企业、重点科技产业和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 农业主产区应在农业研发上进行创新,例如加强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生态高效种养殖技术、 化肥减量与替代增效技术和农药减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创新研究。 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充分利用当地县域的优质和特色资源,以井冈山为例, 优先发挥以“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并以科技创新加强环境整治和保护为重点。

(二)合理分配不同主体功能区县域的创新资源,提高重点开发区的创新能力。 通过上文分析,重点开发区主要以规模工业企业和城镇化开发为主导, 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最适宜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生态产业和特色旅游业[25],因此生态功能区和农业主产区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等资源应该相对要低。但是,通过数据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中芦溪县、龙南县、定南县等县域在RD 经费支出与GDP之比、 本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本级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得分均大于重点开发区的南昌县、广丰区、南康区等,存在创新资源投入不合理现象, 所以创新资源的分配和衡量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向重点开发区应该有所倾斜,使重点开发区县域创新能力发挥最大优势, 解决重点开发区“高分不高,低分聚集”等问题。

(三)持续优化功能区各县域特色产业,确保县域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在重点开发区县域中,以数字经济产业为特色的上饶市信州区, 可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推进;鹰潭贵溪市江西铜业是江西省工业的领头羊,应该加强“创新倍增”攻坚计划,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南昌青山湖区的新兴科技创新产业,以机器人与智能产品、南昌VR、南昌航空等领域为代表,加强南昌高校、研究机构与南昌企业的交流合作和创新研发;吉安县、信丰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应推进新型光电显示、电子材料和半导体照明等创新项目, 从而加速特色产业领域的创新突破。 在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中,应该强化农业创新研发,例如以鄱阳农产品主产区为例,结合健康水产、优质水稻、棉花等农产品优势,从农产品产业化融入绿色农业创新;以湾里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 除现有工业的创新升级外,大力发展湾里区生态、文化旅游。 通过持续优化特色产业解决各年份之间县域创新得分波动较大、不均衡现象。

(四)制定创新能力弱县的的精准帮扶规划,发挥强县创新能力辐射带动作用。 以重点开发区创新能力得分较高的青山湖区为例, 对其周边重点开发区县域南昌县、西湖区、丰城市等做相应帮扶计划,一方面,在该县域相应产业如工业、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创新技术指导和研发人员的创新资源的调动交流等, 以此加快县域产业创新升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通过县域创新能力测算和较弱县域产业评估, 对其落后产业进行淘汰和创新能力强县的新兴产业捆绑式发展,促进较弱县域的产业转型,逐步改变不同主体功能区内2017 至2019 年各年创新能力排名末位状态,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分均未提高的县域,从而不断提高县域创新整体能力。

猜你喜欢

功能区开发区江西省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考了个大的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