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戏剧的发展与艺术特征

2022-03-31王宝宁

大观 2022年2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

王宝宁

摘 要:沉浸式戏剧是在传统环境戏剧的基础上,融合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戏剧艺术形式,在近几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而“沉浸式”随之也成为戏剧消费的标签之一。对沉浸式戏剧的发展与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沉浸式戏剧与传统艺术传承之间的关系,并从观众、应用领域创新和内容融合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沉浸式戏剧更适合大众的文化认知和国内艺术发展规律。

关键词:环境戏剧;沉浸式戏剧;本土文化

一、沉浸式戏剧概述

作为一种新型戏剧形式,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最早诞生于英國。不同于以往传统戏剧中明显的表演区和观看区的划分,沉浸式戏剧往往通过AR、VR等科技手段,使观众置身于丰富的场景中,为其带来多重感官体验(图1)。这时观众自己也成为场景中的元素之一,不再是纯粹接收信息的观察者,而是能够与舞台产生一种互动,更好地参与戏剧,产生一种沉浸式体验及跨界感应。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给传统剧种带来了很大冲击,使得传统戏剧的生存受到巨大挑战。喜剧艺术家们开始探求新的生存之道,努力探索出能够重新进入观众视野的喜剧表演模式,开始着重审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后现代戏剧家耶日·格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认为,戏剧的存在离不开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他在《迈向质朴戏剧》中提出:“没有演员和观众之间情感的、直接的、即时的交流,戏剧就不能存在。”也就是说,质朴戏剧强调模糊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界限,让观众参与到戏剧场景中来。从这里可以看出,质朴戏剧已经尝试脱离传统戏剧中的模式,初步显现出沉浸式戏剧的特点。直到1968年,美国戏剧理论家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在《TDR戏剧评论》一文中通过多种理论助推传统戏剧形式的改进,戏剧中演员与观众界限分明的传统表现形式才开始发生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新的戏剧表演形式——环境戏剧出现。这种戏剧表演形式摆脱了镜框式舞台的束缚,进一步消除了观众席与舞台间的障碍,使观众与演员和舞台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沉浸式戏剧使得观众的观看视角发生了变化,为其提供了更多更自由的观看方式。为了适应场景的变化,沉浸式戏剧的故事剧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调整。因为沉浸式戏剧从本质上来讲融入了多元文化,其与观众的互动性更强,更具有设计感。观众观看戏剧时会在新的场景中与演员互动,产生不同于以往的体验,更容易进入故事情境,理解戏剧的魅力。

二、沉浸式戏剧的发展与艺术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沉浸式戏剧本质上源于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的环境戏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的表现手法不断丰富,戏剧家们开始探索可以拉近观众与演员之间距离、更加显著地提高观众参与度、减少戏剧表演场景限制性的特殊场景戏剧形式。具体来说,这种戏剧形式就是环境戏剧,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其一,用特殊的方式在传统剧院进行演出;其二,在特殊的、非一般戏剧表演场所的环境中演出;其三,将一般场地按照戏剧内容中的场景布置和装饰来模仿剧情中的环境。以上述三种方式为出发点,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山水实景剧场《印象·刘三姐》就以实际的漓江山水美景为舞台背景。在以书童山为首的十二山峰前,一场具有桂林山水和人文特色的戏剧在经过改造的场景中展开。观众在这样的实地场景中观看演出很容易沉浸其中,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桂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在以上三种方式中,戏剧研究者们将其优势结合起来,并配以先进的数字技术,逐渐让观众从被动观看戏剧情节到主动沉浸于剧情,引导观众自发探索、推进剧情,从而推动了沉浸式戏剧的诞生。

但是,沉浸式戏剧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沉浸式戏剧作品存在过于注重环境营造,而轻视戏剧内容创作的现象。沉浸式戏剧虽然强调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但是对于剧情内容的关注度却逐渐降低,出现了“弱文本化”现象。其次,在沉浸式戏剧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明显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即部分剧场负责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使作品过于商业化。比如在戏剧宣传过程中,戏剧内容成了次要部分,而戏剧展现方式反倒成为工作人员大肆宣传的噱头。一方面,观众在实际观看过程中,会发现戏剧情节串联不成体系,故事线索较多且不清晰,需要主动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广度,降低了受众黏性;另一方面,观众如果不了解原著,就无法真正理解剧情内容。

三、沉浸式戏剧与传统艺术传承

当前,国内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演出的沉浸式剧目,会创新性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或艺术形式,通过现代化的呈现方式进行展现,取得了不凡的效果。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戏剧的受众面越来越小,那些陈旧的戏剧剧情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观看需求。在此背景下,越剧、沪剧等传统戏曲开始与沉浸式戏剧相融合,通过剧场演出或实景演出的方式,寻找到新的发展之路。沉浸式戏剧形式的加入,能够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戏剧,尤其可以使对传统艺术有着一定了解的观众快速进入剧情。而对传统艺术比较陌生的观众也能够通过观看沉浸式戏剧,培养自身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了解传统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传统艺术以沉浸式戏剧形式进行展现,其内容得以充实,形式得以丰富,能够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华亭唱宋”系列剧目为例,该戏剧以中国古代文人为主角,融合传统文化,以沉浸式戏剧的形式进行演出,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融合了新的艺术形式,减少了传播隔阂,扩大了受众覆盖面。此举有助于传统艺术保留“精华”,去除 “糟粕”,为其生存与发展寻求更多的思路。

四、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对策

(一)廓清观众对沉浸式戏剧的认知

当前,很多观众对沉浸式戏剧青睐有加,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这一概念的“不了解”。一些人带着好奇心去了解这种戏剧形式,但是观看后却没有看懂,因此就丧失了继续了解沉浸式戏剧的兴趣。我们不否认沉浸式戏剧为国内文艺表演市场多元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其是很有意义的艺术文化形式。然而,我们必须弄清楚沉浸式戏剧备受人们追捧的真正原因。只有让观众真正理解戏剧内容,真正感受到沉浸式戏剧的魅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沉浸式戏剧的艺术价值。业内人士应当对观众进行科普,让观众在消费之前对于戏剧的构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戏剧的表现形式有所预期。早前,周泉、沈嘉熠等学者以《不眠之夜》为例,对沉浸式戏剧进行了科普,揭开了沉浸式戏剧的神秘面纱,使观众不再盲目追捧沉浸式戏剧。实际上,这并不是对沉浸式戏剧的打击,而是帮助观众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这种新兴事物。学者在解释戏剧相关内容的同时,有必要向观众推荐与沉浸式表现形式融合更好、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从而推动戏剧市场的良性竞争。

(二)寻找沉浸式戏剧新的应用领域

沉浸式戏剧是在21世纪发展起来的产物,国内戏剧行业在对外推广时着重宣传其“与观众互动”的标签。实际上,互动性只是沉浸式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目前国内对外展演的沉浸式戏剧并没有完整地将自身全部特点展现出来。在国外的多个国家中,沉浸式戏剧已经被应用于儿童教育、精神治疗领域,很多学校、医院会配合使用戏剧治疗的方式,强调参与者的感官互动及场景浸入,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或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让演员通过与患者进行肢体或情感上的交流来帮助患者(参与者)认识自我。沉浸式戏剧可以通过与观众互动的方式,使观众获得感官沉浸体验,而精神障碍患者、幼儿等群体相比于普通观众来说更容易获得沉浸体验。幸运的是,此类跨学科治疗方案于近年在国内被投入使用。英国 Bamboozle剧团受邀在上海出演《暴风雨也不怕》《月亮上的歌》等剧目,对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中,《暴风雨也不怕》就是为了治愈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而创作的,其通过让演员与儿童进行亲密互动,帮助儿童进入场景,以场景渲染和“诱导”的方法,从多种感官角度调动起自闭症儿童的共情能力,让观众通过与演员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戏剧的演绎,从而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入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激发其潜在能力。这就要求戏剧表演者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面对演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随机应变,在与这些特殊的观众互动时具备足够的耐心、强烈的感染力、平等的心态和不给出评价的表演理念。当然,戏剧治疗涉及不同人群的心理差异问题,不同人群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应会不同,所以需要谨慎使用这种戏剧治疗方案。

(三)结合本土意识和中国经验

国内对于沉浸式戏剧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其在内容上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不够紧密。目前市面上的沉浸式戏剧内容主要是通过改编IP(《梦想之船泰坦尼克》)或者直接引入国外作品而获得的,其中改编IP是目前国内戏剧市场进行内容创作的主要做法。虽然昆曲《浮生六记》、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是以原创内容为主的沉浸式戏剧作品,但从演出总量上来看原创作品的占比仍然很低,数量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创作者在创作时没有关注沉浸式戏剧与国内主流文化的融合方式,对沉浸式戏剧的了解不够深入。

纵观国内戏剧市场,大部分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沉浸式戏剧内容其实普遍改编自观众熟知的文学作品。比如,《不眠之夜》《梦想之船泰坦尼克》和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1927·广州起义》所选用的故事题材都来自广为人知的经典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事件。其中,《不眠之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梦想之船泰坦尼克》取材于经典爱情电影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这些选用外国文学作品题材的戏剧在融合了中国本土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展演,减少了观众与剧情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降低了观众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难度,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剧情,进而将注意力更多地用于感受沉浸式戏剧的形式创新上。同样,《1927·广州起义》的剧情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的武装起义历史事件,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国人所熟知。国内戏剧创作者可对此进行借鉴,在创作戏剧时考虑国内主要受众群体的文化消费偏好,通过作品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将先进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已有的故事情节相融合,这有助于国内观众更好地接受这种新型戏剧艺术,也有利于戏剧艺术在国内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创作者在构思作品时,需要重视使用本土化的创作手法,创新沉浸式戏剧形式,将沉浸式戏剧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创作出新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才是当下沉浸式戏剧的创作者和观众应该共同关注的焦点。

五、结语

沉浸式戏剧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戏剧表现形式,在短期内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国内戏剧市场对于沉浸式戏剧的理解尚不透彻,其中的大部分沉浸式戏剧作品都源于IP改编和对国外作品的直接引入,缺少关于融合本土文化的深入思考。因此,要想破解这一困境,戏剧工作者在宣传推广沉浸式戏剧时,要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沉浸式戏剧的真正概念,而不是纯粹地宣传沉浸式体验这种形式。另外,要实现跨领域合作,拓宽沉浸式戏剧的应用领域,推进其与本土内容相融合,这也是沉浸式戏剧应着重改进的方向。总而言之,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种年轻的戏剧艺术形式,沉浸式戏剧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但笔者相信,总有一天,沉浸式戏剧将会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黄晗婧.试谈沉浸式戏剧在上海的发展[J].戏剧之家,2021(27):3-4.

[2]车晓宇.从观众接受视角看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发展[J].戏剧文学,2021(1):75-83.

[3]陈林茜.沉浸式戏剧在国内的发展[J].戏剧之家,2021(1):30-31.

[4]肖梅.“沉浸式”概念在中国戏剧中的实践探讨[J].黄河之声,2020(14):126-128.

[5]白艳颖.浅析沉浸式戏剧: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J].戏剧之家,2018(17):24,26.

[6]PEARSON T.什么是沉浸式戏剧?[J].艺术教育,2018(12):20.

[7]程海英.当代艺术:沉浸式体验[J].汉字文化,2018(9):113.

[8]杨子涵.中国式沉浸: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長[J].艺苑,2017(1):26-28.

[9]段眉.引领传统戏剧艺术和媒体传播艺术融合新模式:《典籍里的中国》[J].采写编,2021(11):165-166.

[10]陆雯.儿童戏剧中的音乐活动指导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21(11):78-79.

[11]惠特摩尔,范益松.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理论(上)[J].戏剧艺术,1999(2):18-29.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陇剧研究所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
用本土文化精髓助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国内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润物细无声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