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
2022-03-31吴杨爽
吴杨爽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电视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期。这样的时代背景给当下的电视节目制作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对于电视制作来说,剪辑和摄影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要点,因此基于时代背景,从根本上对这两方面的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探讨势在必行。故而,从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和摄影技术的应用意义出发,分别对剪辑技术和摄影技术进行深入的创新路径探究。
关键词:电视制作;剪辑;摄影;技术创新
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展。电视节目终端的扩展以及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广泛提升推动着广播电视制作的相应改革。就电视制作的项目构成来说,目前剪辑和摄影这两项关键技术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因此,要基于目前广播电视制作基础,对实际制作过程当中的剪辑和摄影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有效提升剪辑和摄影技术的应用水平,完成整个广播电视制作的优化。
一、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和摄影技术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观感体验
电视节目给予观众的是一种视觉上的直接冲击。其观感体验结果直接反映了整体电视制作质量的优劣,而实际电视制作的好坏会影响到观众的观赏情绪以及电视节目最终播出的效果。在实际的电视制作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说不可抗的环境因素、一些人为的过失、设备的损坏等,都是电视制作过程中的常规化问题。基于此种情况,電视制作通常会采用剪辑和摄影技术来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补救。比如说利用镜头切换和广告插入等,避免观众因为制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除此之外,电视制作当中的剪辑和摄影技术能够有效地将节目串联起来,增强节目的统一性和观众的代入感,有效地完成电视节目的再创作[1]。
(二)优化节目质量
电视制作通常是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的眼前,而要实现整体节目的串联,就需要对节目进行前期策划、中期制作,以及后期的剪辑、字幕导入、技术合成等一系列步骤。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剪辑和摄影技术是整体节目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以剪辑技术为基础,节目制作需要对节目的画面、色彩等有一个整体的考虑,从不同角度处理好整个节目的调度。利用好剪辑技术,可以使节目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再以摄影技术为基础,不同镜头之间的转换运用不同特效,比如说航拍、广角镜头、特写镜头等都能够以独特的镜头效果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剪辑技术和摄影技术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各镜头之间自如切换,并且根据电视节目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实现节奏上的准确把控以及整个节目定位的焦点设置,以完成后期的二次加工。
(三)提高节目收视率
电视制作的任务目标就是要使节目的收视率能够达到指标完成量。因此,在制作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剪辑和摄影技术,对于其主题的凸显以及实际的节目艺术性表现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电视制作过程当中,要注意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的配合,实现整体节目的和谐调度。比如当下的时政类电视节目,对于摄影和剪辑的要求偏高,需要注意画面的协调统一,注意到整体节目的录制效果和实际的现场把控,同时电视节目的表现效果要切合观众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确保节目收视率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技术的创新
电视节目制作,主要是通过视频素材的分析和集合完成的。一套系列化的电视节目,需要对视频进行合理的剪辑来使得剧情更为流畅,内容更为完整,能够有效地突出节目所传达的信息重点,尽可能地让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基于此,目前的剪辑技术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创新。
(一)画面与节奏的把控
完整的电视节目需要具备整体的连贯性,从实际的内容把控来说,整个制作需要遵循一个主题的特性。因此在进行视频后期制作的时候,要保证内容的一致性。考虑到视频素材当中不同节目内容的统一协调,目前的技术创新落到了自主化的画面剪辑处理上,在整个视频剪辑过程当中,对画面持续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数据控制,根据不同节目对于形式的不同要求,维持整个画面的平稳。同时在画面的选择方面,通过智能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完成推拉等镜头的有效结合,在艺术呈现手法上充分考虑观众的观感,而不是过分强调整个节目的艺术效果,而忽略了观众的感受。整体的画面和节奏的有机统一,让观众能够在享受节目内容的同时,也能体悟到节目所传达出来的感情色彩,真正做到电视节目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2]。
就艺术加工而言,剪辑手法的应用也对画面节奏的把控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后期制作当中,蒙太奇可以作为基础剪辑手法让整体节目的节奏更为清晰,并且使得实际的镜头转换更加丰富有趣。以中央电视台2009年推出的《快乐汉语》节目为例,该节目对于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做了很多的探究。《快乐汉语》的节目制作对蒙太奇手法进行了创新应用,将推移的长镜头和蒙太奇手法结合在一起,用这样的手法去体现每期的主要内容,使得节目整体的连贯性更为完善,且镜头语言的流畅衔接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由此实现艺术的可视化和再创造。
(二)主次镜头的分配
多数镜头录制都是平滑式的录制,镜头没有主次之分。但就现在而言,不管是哪种题材的电视节目都需要考虑到前期录制过程当中镜头的主次分布。因为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对于整体节目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节目的连贯性不够强,实际的主题呈现不够鲜明。比如说在新闻节目当中,主次镜头的分布就是其信息呈现的关键所在,镜头的主次分配应该按照所播报人物的身份以及其在事件中的重要程度来进行相应的安排,从而使新闻播报重点突出,让信息获取更为直观有效,让观众对事件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三)剪辑镜头的方向性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剪辑镜头不能没有良好的方向性。剪辑创新一定是基于一定的方向性来执行。一个好的电视节目,应该保证镜头方向的统一,以此来保证观众对于整个节目构成的认知统一,这样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将节目效果通过剪辑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统一的节目镜头方向,能够使碎片化的叙事过程被重新组合,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同时对于观众来说,节目中人物的情绪传达会更为具体,获得的观看体验也会更为细腻。比如说在一档电视节目录制中,如果人像是从左侧进入的,那么在后续镜头中,人像也必须是从左侧进入。当转换镜头时,则要注意方向的转换,以保证整个节目的完整衔接[3]。
(四)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的结合
在实际的录制过程当中,通过运用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创新剪辑,也可实现整体观感的提升。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不可能使用单一的镜头素材作为节目的播放视频,因为单一镜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观众观感上的疲惫,从而不能使节目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视频剪辑中,应该采取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剪辑,保证二者之间的和谐过渡、衔接自然,从而提升整个节目动静态结合的灵活性。
(五)超现实镜头的运用
超现实镜头可为节目带来非同凡响的画面效果。超现实镜头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对常规手法无法拍摄到的现象进行呈现。这种剪辑手法的合理应用能够使观众的观看体验更为真实,完成从想象到现实的互通互联。比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使用了超现实镜头的剪辑手法,将各类奇幻场景互相联通,以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现在的节目剪辑当中,也常应用到这种超现实的非常规剪辑手法进行后期的制作与呈现。比如说在进行科技类节目的后期制作时,一些现实中无法呈现的画面,可以利用广角的长镜头对恢宏的画面进行推进,再以蚂蚁视角的机位来对超现实镜头运动进行一个相应的铺设,这样就会让观众的感觉更为真实,使节目画面效果更具有观赏感和视觉冲击力。这一剪辑手法的应用能够刺激观众的兴奋点,保证节目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三、广播电视制作中摄影技术的创新
一部优良的电视作品,它不仅需要剪辑技术的创新,更需要在视频素材的收集过程中应用创新性的摄影技术,以实现良好的构图和素材的有效捕捉,使观众的体验感更加优质,也使关键信息的体现更加明确。
(一)镜头构图的摄影创新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实际的录制拍摄除了特定的镜头特写及俯拍等镜头外,其他镜头相对来说都会保持一个稳定的输出。而要做出相应创新也就需要在实际的录制过程当中,基于镜头的稳定性完成更为细致的摄影技术处理,来保证节目画面的冲击性。因此在实现摄影技术稳定的同时,也要确保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完成整个构图以及镜头的动态融合。
在镜头构图方面,摄影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电视节目拍摄过程当中实际的清晰度和帧率的协调。一个完整的节目,会由不同的细节镜头、过渡性的内容和重点的内容穿插着组成完整构图。因此在目前的节目当中,多会采用一些更为艺术化的构图表现手法来实现摄影镜头构图的突破,给观众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次是针对镜头构图的重点画面突出。特别是针对真人秀这种以人物为主体的节目类型,处理好各人物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统一协调,也是镜头构图的创新体现。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从人物主体与环境出发,可以充分利用推拉摇移等不同的镜头推进方式来完成整个节目主题的升华,实现整个构图的创新。最后是对镜头中动静态的有效结合。针对不同节目的具体需求,让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更加灵活地调配起来,使节目呈现更具有灵活性,镜头画面更加活泼生动。
(二)曝光景别的摄影创新
摄影技术的创新,也体现在景别与曝光处理上。基于光圈的调整,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不同的环境,可对进入镜头里面的光线、画面的清晰程度进行适当微调。目前,自动化的光圈调整可以根据环境光线来进行更加精准的智能化调控。智能化的曝光和景别调整,可以对具体的拍摄对象进行连续拍摄,普遍用于真人秀类节目的跟踪拍摄,或者是用于较快的环境变化中,实现对复杂环境内容的有效处理。
从摄影内容来看,目前的节目类型有以景观为主的节目,也有以人物为主的节目。针对不同的节目类型和场景选择,曝光和景别的调整能够对整个节目的呈现效果起到一个尤为重要的区别作用。在拍摄采访节目时,经常会采用大光圈来实现环境的虚化,并用特写突出主体人物的形象,同时用特定光圈反映人物情感色彩。在进行景观拍摄时,对于画面的曝光度、景别的调控、明暗配比等都有着更严格的技术要求,以实现景观的充分反映。
(三)审美设定的摄影创新
随着时代的审美推进,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电视节目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目内容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设定和趣味性的新手段。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为丰富节目内容,可以通过更为新颖的声画手段,进行各种拍摄视角的集合。其主要是利用到了不同拍摄角度的相应变化,使各种拍摄手段有机结合,比如说动态和静态的画面结合以及部分录制过程当中的留白处理。这在信息传达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给观众以反应时间和想象空间,引起其情感升华,以此提升节目内容的吸引力[4]。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推出并且广泛应用的大画幅摄影技术是摄影技术极具影响的创新点。在实际的拍摄当中,大画幅摄影更接近于胶片摄影,因此它实际的拍摄效果呈现也更为细腻和精确,较之于其他镜头的级别更上一层。比如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利用了大画幅的摄影技术,对食品的色香味进行了完美呈现。一些综艺节目也会利用到大画幅摄影,以达到人物和景观的相对协调。
四、结语
电视制作当中的剪辑和摄影技术对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根本上对其技术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从实际出发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网络电视节目的出现,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为了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节目的收视率,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剪辑与摄影技术进行探索创新。在进行剪辑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需要保持镜头组接的层次性,注意画面的节奏;而在摄影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通过调整曝光、构图以及景别等,来进一步增加画面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为了得到更优美的画面,可以采用更加合理的拍摄技术与方法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應用艺术性的镜头来凸显节目的趣味性。在进行剪辑与摄影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应该在突出节目重点的同时从内部机制、技术革新、员工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增强广播电视台的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海提·阿布里孜.浅析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J].视界观,2020(4):1-2.
[2]黄平.试论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的创新[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1):129.
[3]马天华.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探讨[J].农家参谋,2019(7):279.
[4]王春鹤.浅析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J].包装世界,2019(1):199.
作者单位:
重庆移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