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互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反思
2022-03-31马红英
马红英
【摘要】“主题·话题·问题”三位一体的互动课堂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课魂,以话题为主线,以问题为纽带,将三者融为一个整体,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文章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为蓝本,对“主题·话题·问题”三位一体的互动课堂教学设计进行阐释和实践。
【关键词】“主题·话题·问题”;三位一体;互动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3—0103—05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进行“主题·话题·问题”三位一体的互动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以主题为课魂统领课堂深化育人目标;以话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纽带,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前,笔者仔细研读课标,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与设计。本课的课魂是: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它是课堂教学的暗线,以统治者对待百姓态度变化为线索,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话题是服务于教学主题的,话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预设有思考性或可争辩性的交流平台。本课围绕的话题是:探讨民心的重要性。然后围绕话题设置三个篇章,第一幕:失去民心——秦的暴政,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序列化历史小情境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及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解决情境中预设的问题及分析推断问题的能力。第二幕:赢得民心——陈胜、吴广起义,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基本历史线索。第三幕:民心向背——楚汉战争,通过视频、图片、史料研读的分析,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感受民心在朝代更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认识到从古至今人民是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
这种教学方式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围绕育人目标确认主题,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话题多样性的呈现方式,围绕教学目标的生成过程设计问题[1],它将“主题·话题·问题”三者融为一体,从而使教学主题鲜活,话题将深刻的道理生活化,问题铺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用情境铺垫作为活动线索,利用史料、图片、视频作为问题探究的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由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争三部分组成。秦始皇的残暴统治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一分为二地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官逼民反的必然性。秦亡汉立的过程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以文言文为主的历史小材料的解读能力比较弱,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引出探究的问题,通过课本剧表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历史小材料的解读情境化、图片化、问题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认知中感知历史的真相。
(四)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再现,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及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本剧表演,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五要素和三部曲;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的分析,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汉兴的过程中民心的重要性。
(六)设计思路(见图1)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人民代表习近平》)师生共同来感受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待百姓“好”在哪里。习近平主席能够深入基层,关心百姓的衣食冷暖,赢得了民心。民心对于国家的治理究竟有多重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探讨民心的重要性。
视频的播放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民心对于国家安定是很重要的因素,油然而生对习近平主席的敬佩之情,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设问: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順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请历史小博士复述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功绩。学生复述的核心要点:①秦的统一的意义。②秦始皇开创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2]。
本环节通过学生的复述,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绩,用历史事实证明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为学生能够一分为二地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作铺垫。
然后进行材料分析,杜牧《阿房宫赋》,“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让学生试着翻译,教师点拨。如果秦朝的统治者能爱惜百姓,那么他的江山就可以千秋万代地传递下去,然而秦朝却只经历了15年就灭亡了,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梦回秦朝,探寻秦朝昙花一现的原因。
(一)残暴统治篇
穿越情境一。我们来到了秦朝的村庄,发现村民都饥肠辘辘,骨瘦如柴。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什么。我们来听一下这个骨瘦如柴的农民是怎样说的。(播放音频)大家好,我是秦朝农民阿平,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田租即为地税,口赋是以人口为征收对象,杂赋是各色各目的临时征派,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我们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假如我一年的收成是900斤粮食,那么就要给国家上交600斤以上,一年的收成三分之二都要上交,这可让我怎么活啊!
学生归纳秦朝暴政的第一个表现是赋税沉重。
穿越情境二。当我们来到秦朝的乡村田间,看到的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在田野中劳作,那成年男子都到哪儿了?(点拨)同学们,在古代我们将百姓被国家无偿征用进行的劳动称为徭役。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造册,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教师图表链接秦朝服徭役的状况。归纳秦朝暴政的第二个表现是徭役沉重。
穿越情境三。在秦朝的集市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了抢手货,聪明的同学们,你能解释下原因吗?图片链接直观形象。归纳秦朝暴政的第三个表现是刑罚残酷,有刖刑、劓刑、腰斩、车裂等。
秦始皇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还有一个极端的做法叫“焚书坑儒”,现代文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请同学们看教材,谁来解释什么是“焚书坑儒”?这种做法会有什么危害呢?
穿越情境四。最后,我们来到秦朝的朝廷上,看到一大群人指着一头鹿却说是马,秦二世却置之不理。这是为什么呢?(播放指鹿为马的视频)设问:这段视频反映的成语典故是什么?(指鹿为马)它比喻什么?(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说明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一个皇帝?(赵高把持朝政,秦二世昏庸无能)
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秦始皇的暴政,文字材料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梦回秦朝,围绕秦朝暴政具体表现设置四幕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幕中添加图片解说、史料研读、史学评论等序列化的材料,丰富了情境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整合能力。四幕情境环环相扣,围绕主题构成了整个环节,此环节正是递进的、动态的、和谐的知识生成过程。
(二)农民起义篇
设问:如果同学们生活在当时的秦朝,你对这样的皇帝还有信心吗?你会怎么做?没错,秦的暴政让他失去了民心,等待他的将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课本剧表演。请同学们欣赏课本剧《大泽乡起义》。仔细观看的同时,请记录大泽乡起义的基本历史要素。
旁白:秋雨绵绵,已经下了好几个月了,依旧没有丝毫停下来的迹象。公元前209年,官府征集900多名貧苦农民到渔阳戍边,可是走到大泽乡,道路被大雨冲毁,眼看已无法按期到达。
陈胜:按照秦律,征夫不能按时到达者,无论缘由,一律杀无赦。
旁白:当队伍走到大泽乡时,正赶上天降大雨,道路被冲毁,他们只好停了下来。
吴广:陈大哥,反正都是死,不到也是死,横竖都是死!你看……
陈胜:兄弟正有此意,反正迟早是死,不如反了,大丈夫要死得其所!
吴广:(兴奋地)太好了,仁兄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仅凭你我二人之力,太过微弱,依我看,还需要……(动作:吴广在陈胜耳边说了几句,两人相视点头微笑)
旁白:当夜深人静时,只有稀稀拉拉不停的秋雨落着。“大楚兴,陈胜王;大楚兴,陈胜王!”突然茂密的树林里传来诡秘的狐狸叫声,百姓们议论开了。
百姓甲:陈胜?我们这里不也有一个叫陈胜的啊?难道他要为王了?
吴广:(动作:从外面走了进来)大人,现在秋雨连绵不绝,我们根本按期赶不到,这样到不到都是死定了,不如放大家走吧,还有一条生路。
都尉:(大怒)什么?你竟说逃跑?你这个反贼,看我不宰了你!
陈胜:(大声说)贤弟,我来帮你!(配合动作:陈胜斩了都尉)
旁白:陈胜斩了都尉。
陈胜:(慷慨激昂地说)我们现在遇上大雨了,已延误了日期,按秦律误期当斩,就算我们能够侥幸赦免,可是每批戍边的百姓大多数都死在戍边的路上,大丈夫在世,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要伐无道,诛暴秦,为民除害。
百姓:陈大哥,你说了算,我们愿意跟着你干!
陈胜:从今天起,起义就称“大楚”,我就是你们的将军,由吴广担任新都尉,替天行道,还人民一个幸福的生活。
旁白: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不久,起义军攻下了大泽乡,收集兵源后,继续向东攻打,行军途中,兵力增至几万,后来在众人的建议下,陈胜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起义军直逼咸阳。秦二世急忙调军反击,陈胜、吴广相继被害。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给后世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通过欣赏课本剧,学生快速掌握了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影响或意义,能够分析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
设问: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过程中没有遇雨,没有误期,还会爆发秦末农民起义吗?为什么?(教师点拨)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所以爆发农民起义是必然的。然而发生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又是偶然的事件,所以这场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图说历史。多媒体出示《秦末农民战争示意图》,要求学生一边标出陈胜、吴广起义的进军路线,一边讲述他们起义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能够看着地图清楚地标出起义进军路线和方向,从而培养学生史图结合的历史时空观念。
设问:大家说陈胜、吴广起义有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没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项羽和刘邦继续反秦的斗争,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巨鹿之战,视频探究。观看视频思考: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这段视频你们会想到哪个成语?(破釜沉舟)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体验和观看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学生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迅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五要素三部曲,问题探究中,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结合的历史规律,从而树立唯物史观。
(三)改朝换代篇
项羽在巨鹿之战与秦军主力战斗的过程中,刘邦抓住时机占领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3]。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设问: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为什么在楚汉之争中却被刘邦打败?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一组材料来得出答案。(论从史出)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材料一反映出刘邦进入咸阳以后对待百姓的态度。从材料中看出,刘邦进入咸阳以后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受到百姓的欢迎,同时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张良、萧何、韩信的辅佐,深得民心。结论:刘邦赢得民心,重用人才。材料二反映出项羽进入咸阳以后对待百姓的态度。从材料看出,项羽进入咸阳以后,放纵部下烧杀抢掠,火烧秦宫。结论:项羽烧杀抢掠,失民心。
通过史料对比,让学生深刻领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四)以史鉴今,还看今朝
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败也告诉我们,今后在遭遇失败的时候,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原因,积极乐观面对一切,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的关系。正是有了历史上惨痛的教训,古今中外的领导人都格外重视民心。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历史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过程,从历史兴衰成败的更替中我们应该汲取营养,政府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此环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达到慧悟历史、以史鉴今的目的。
教学立意“形散而神不散”,教师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挖掘主题,围绕话题通过情境设问、课本剧表演、历史复述、史图结合、材料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铺设问题,对问题的引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学生情感体验。课堂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加强了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的点拨要恰到好处,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对“主题·话题·问题”三位一体的互动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度高。
[1]陈蒋平.主题·话题·问题三位一体教学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2):28+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3]陈山林.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史料实证素养——以李里根老师执教的《秦末农民起义》一课为例[J].新教育(海南),2019(14):80-81.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