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须突破三个难点
2022-03-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须突破三个难点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可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做好政策设计和高位引领,为其把舵定向,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其次,构建關爱教师的长效机制,从源头培养、配备管理补数量、职后培训保质量等三个方面加强工作,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后,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此外,学校大力支持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向社会大众开放生命教育,携手社区共同开展生命教育宣传。
(刘在花)
家校联动让寒假因运动而精彩
这个寒假,是“双减”政策下的第一个寒假,也是北京冬奥会开展的特殊寒假,利用好这一时间节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获得增强体质的成就感,应是永不过时的“主旋律”,学校、家庭应积极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让寒假因“运动”而精彩。体育运动是家校合作的“黏合剂”,学校借助“每日打卡运动”等活动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引导各个家庭设计“趣味运动器材”,开展趣味运动,让家校合作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走向多维。在家校共育中注重体育教育,丰富体育运动内容,深化体育运动内涵,让体育从“一门学科”变成“一种习惯”,从“形式”走向“情感”,融入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中,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生命、增强自信、培养毅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相信家长们能成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
(顾可雅)
升级理念缓解家庭教育培训焦虑
近年来,家长对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秉持积极热情的态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跟风现象,需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培训观。一要科学认识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为孩子的人生保驾护航。但家庭教育培训并不是万能的,家长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培训的价值和局限性,建立起对家庭教育培训的合理期待和科学认识。二要全面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家长不仅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能力、兴趣、爱好等,也要接纳并尊重孩子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孩子的差异,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家庭教育课程,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
(高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