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并感谢《老友》
2022-03-31
20世纪90年代初,我告别了工作岗位,在家无所事事,站不是坐也不是,闲得无聊,很不自在。一天,我无意中走进单位老年活动室翻看报纸杂志。记不清楚翻了几本,我觉得都颇为无趣,最后看见一本名为《老干部之友》的杂志。这份杂志图文并茂,全是写老年人的事,很多文章似乎是写我、写家人、写亲戚朋友,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这样,我爱上了《老干部之友》。
此后,我几乎天天去老年活动室,对《老干部之友》是期期必阅,篇篇细读。因而我记住了她是1992年创刊的,并在2001年更名为《老友》。今年正是她三十华诞,风华正茂,青春靓丽。在此向《老友》杂志社表示衷心祝贺!祝《老友》健康成长,越办越好!祝《老友》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老干部之友》创刊号是小16开、48页,更名为《老友》后是大16开、56页,后来又几次增加页码至62页、68页、72页。这正说明《老友》在前进中不断壮大,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水平更高,更关注老年人心声,让老年读者念念不忘。
我是中专学历,学的是机电专业,从事的工作是机械设备维修。退休前,我没有接触过文字工作,不会写文章,就是读文章也难理解其意。退休后,阅读《老友》,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我将自己以往遇到的好人好事写成短文。首次尝试写《我的第一位师傅》,竟然在《老友》2010年第7期发表了,这大大地激励了我。我心知肚明,自己的文笔并不好,但所写的事情真实,经过《老友》编辑老师辛勤斧正才达到了刊发标准。
2010年前,我不会用电脑,但手写稿会增加编辑老师的工作负担,于是我决心学习用电脑打字,至今发出的拙文全是电子版,被《老友》采用了20篇,并获得老友杂志社2011年组织的“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二等奖。此外,我还有120多篇习作被其他报刊采用,并多次获得征文奖、散文奖。2013年度,我还获得原工作单位“宣传报道积极分子”称号。这些收获全是因为《老友》编辑老师给我引了个头,指了一条道,并在这10多年中不断在电话中或电子邮箱内指导我。我开始只写回忆文稿,后来也写身边新近的真人真事。这样既鼓励当事人,也宣传社区,还激励其他居民为社区为社会做好事办实事。于我个人而言,这促使我回忆总结过去的經验教训,学习现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促进大脑思维,延缓衰老。现在发稿不需要信封、稿纸、邮费,一分钱不花,被采用了自然高兴,心情好,促进身体健康;没被采用也不损失什么,何不写写练练呢?
最后还是要再说一声:感谢《老友》编辑老师对我的引领和指教!
——鹰潭市彭立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