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中霞:用平凡身影传递奋进力量

2022-03-31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

郭维易

“你是飞越书山学海的鸿雁,你是甘为俯首的孺子牛,你为莘莘学子辟路领航,不知疲倦。你用谆谆教导燃起少年心中万束灯火,用无悔奉献换得一代又一代桃李飘香。爱心是你的接力棒,无私是你的真本色。”这是在2020年12月29日阳泉市文明委举行的“崇德向善榜样力量”第六届阳泉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仪式上,对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马中霞的颁奖词。

来自阳泉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的马中霞,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整整32年。多年来,她在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兼任着班主任工作,既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无微不至地帮助和指导学生,用爱和责任守护着学生的职业教育梦,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铸就不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马中霞认为,职业教育首先要育人。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情操,与传授职业技能知识同样重要。

2014年,马中霞参加党支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时,走进了城区上站街道窑坡社区居民董海梅家。当时45岁的董海梅已高位截瘫多年,丈夫严重脑梗,初中毕业的大女儿刘慧宇不得不弃学在家照顾父母,全家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从此,马中霞就和这个多难的家庭、不幸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董海梅的骶尾部有严重的压疮,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非常麻烦,马中霞就自掏腰包买纱布、药水、清疮用具,每天给她冲洗换药,董海梅的压疮才得以快速痊愈。同时,在马中霞的指导帮助下,董海梅在经历了多年漫长而又艰苦的卧病在床后,终于迎来了一缕阳光———她学会了自主排尿,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女儿刘慧宇的负担。于是,在马中霞的积极联络下,刘慧宇来到了阳泉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和生活。能够重返校园的她倍感珍惜,校园中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努力学习的身影。

然而,就在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正在上课途中的刘慧宇突然接到了家中亲戚的电话,说母亲董海梅发生了意外。她急忙跟班主任请假回到家中,原来多年的卧病不起导致母亲已经患有严重的病理性骨质疏松,稍有外力不慎就会导致骨折。刘慧宇随即为母亲办理了住院手续。马中霞在得知董海梅住院后,立刻前往医院探望,并为刘慧宇准备了很多方便食品,还为她办理了饭卡。马中霞担心手术费用不足,就把自己的工资卡塞给了刘慧宇,让她放心给妈妈做手术。更让人感动的是,为了让刘慧宇能够在医院安心照顾妈妈,董海梅术后住院的时间里,都是马中霞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

“慧宇,我饭做好带来了,你安顿好妈妈就下楼来拿饭。”“慧宇,这个是我给你妈妈打的豆浆,里面有黄豆、红豆、枸杞、核桃……比较有营养,她刚手术完不能吃饭,给她一天多喝点儿,不够了我再打。”“慧宇,这个米粥可以让妈妈少喝点。这是焖面,上面有牛肉,你可得吃好了。”这样的叮嚀与嘱托在董海梅住院期间成了马中霞与刘慧宇之间不断发生的日常。就这样,在她们师生二人的照顾下,董海梅的身体渐渐痊愈。“如果问我如今最感激的人是谁,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是马老师。她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妈妈。在她的帮助下,我逐渐摆脱了生活困境,寻找到了人生的奋斗方向。更重要的是,她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有意义的世界。”刘慧宇动情地说道。

马中霞告诉记者:“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在马中霞的关照和引领下,中职在校期间的刘慧宇始终心怀感恩、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获得“三好学生”“美德青年”等称号,并以高分通过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阳泉一院实习期间被评为“志愿者服务明星”。

2018年10月,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在经历了两校合并之后正式开学。开学以来,学院施工和办学并行,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和学生安全,马中霞在这段非常时期尽显党员教师的担当,尽自己所能做好一线工作。她主动承担了中职护理1801班和高职护理1808班两个班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新生报到之前,她根据系里提供的学生名单和个人信息,预先组建了微信群,研读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上学的经历,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针对高职学生外地生源多的特点,她在学生来校报到之前就成立了阳泉籍学生班委会和工作组,做好班级后勤工作,温暖迎接外地的学生。

开学之后,由于学院还在部分建设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水管崩了、开水有杂质、暖气不热了等问题,学生都会来找她解决。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马中霞都会一方面立刻住在学校,安抚学生的情绪;一方面和学校各部门联络协调,尽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她还会为学生准备日常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元旦时为自己带的98名学生每人买两块巧克力,并鼓励他们努力复习考试,让这些在异乡求学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面对班里特殊家庭的学生,马中霞更是关怀备至,耐心处理发生的诸如打架、离家出走、自我伤害等各种问题。她的中职班里有个来自晋城的孩子,当周末舍友都回家的时候,就会哭哭啼啼地给她打电话,说不敢一个人住在宿舍。所以,马中霞每个周末都叫她来家里吃饭,告诉她不要害怕,有问题可以找老师。班里还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马中霞平日里就对她格外关照,还在班里给她安排志愿者陪伴看护,并与家长随时沟通联系。

针对中职学生自控能力弱的问题,马中霞给他们买了手机袋,让他们上课和自习时间就把手机放进手机袋里,以便让学生认真听讲。同时建立家长群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状况、行为习惯以及学校作息时间等等,并要求家长周五放学在群里给她汇报学生到家情况,她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周日到校情况。学期末汇总之后,如果有学生出现不合格的科目,她也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并在假期给他们安排成绩好的学生“结对子”,通过微信督促指导。马中霞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细节培养学生们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职业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马中霞仔细分析、研究所带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然后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在课间、晚自习、周末加班加点地辅导学生学习。每次阶段性小考后,她会给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单独“开小灶”,帮助他们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们都很喜欢听马中霞的课,因为她会在课前把知识点糅进病例故事中,通过病例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指导学生融会贯通。“我坚持要求学生看着我的眼睛听课,用眼睛和我交流,全身心地沉浸在课堂中。”马中霞这样对记者说道。

寒暑假期,她还会用微信指导学生复习课程重点,做习题训练。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她充分利用学习通、微信耐心细致地给学生答疑解惑,教学成果受到领导、学生、家长一致好评。

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32年来,马中霞坚持用宽广的胸怀去尊重、包容、欣赏每一个学生,用无私的奉献去帮助、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她不是他们的母亲,却胜似他们的母亲,这都源自于根植其内心深处的浓浓仁爱。

32年来,马中霞带过13个班的班主任,其中有4名残疾学生,在他们上学期间,马中霞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其中一个因为患有脑瘫无法清楚地表达,马中霞从接收他们那天起就时刻关注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像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有个学生因为情绪波动半夜离校,她不顾寒冷、四处寻找,凌晨3点终于在城区桃河桥下找回了学生。还有一名学生中职毕业后考上了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家里一时凑不出上学费用,学生哭着想上学,马中霞毫不犹豫为该生垫缴学费4000元。

马中霞还带过数名孤儿学生,为了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她更是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关怀与爱护。党仙是一名从小生活在福利院的孤儿,当马中霞了解到她18年来都没有庆祝过生日时,她的内心难受极了。于是,她专门到党仙长期生活的福利院,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她的生日,并在党仙18岁生日那天为她订了一个大大的蛋糕,组织同学们一起陪伴她过了这个生日。

馬中霞深深地知道,护士执业资格证是学生就业的通行证,为了帮助学生在毕业前通过考试,马中霞更是废寝忘食地帮助学生。作为辅导员的她同时也是学生健康评估、内科护理的任课教师,马中霞全天陪伴学生,下午延长时间学习到六点左右,晚上七点又到教室辅导学生,寒假期间还制定复习计划,督促学生加强复习,并利用班级微信学习群答疑解惑串讲重点。马中霞对学生的爱发自心底、不计得失,长期坚持、不离不弃,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马中霞从教32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山西省各个地市的医院,学生们以马中霞为榜样,在社会进行着爱的接力。“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将继续努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马中霞说。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赶不走的学生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学生写话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