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一事终一生 不为繁华易匠心

2022-03-31秦风明秦梦潇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明德寄宿制校园

秦风明 秦梦潇

李建清,壶关县树人小学校长。1982年10月参加工作至今,三十九年如一日,他始终在贫困山区中小学工作,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帮助山里的孩子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积极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并探索出了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从乡村小学到山区寄宿制小学,到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再到城镇规范化学校的办学之路,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3年高中毕业后,李建清选择了担任一名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他清贫而又充实的教育创业之路。

由于勤奋好学,成绩突出,李建清成为了方善小学的负责人。方善小学是全镇条件最差的一所学校,全校100多名师生挤在一所年久失修的破庙里,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师生们都胆战心惊,生怕出现意外。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思索,又反复学习陶行知先生关于“学校要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须与现实格斗”等教育理念,李建清作出了最后的抉择:改造农村,首先要改变育人环境,自力更生,创收育人。他与学校教师一起制定了方善学校未来建设规划,确立了五年的奋斗目标,即一年搞整顿,二年有提高,三年创特色,五年创省优。

1992年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李建清拿出了父亲几十年的积蓄,在校办农场里建起了一座小砖窑。从此,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过起了学生抬土、教师烧砖的日子。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他们学校破天荒创收5000元,当年不仅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办学条件也开始有了改观。

为了使自己动手改造育人环境的路子越走越宽,1996年,李建清又鼓励教师入股,创办了红领巾校服厂。校办企业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为改善办学条件、改造育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当时国家经济尚不发达、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过渡时期,走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实现了“以厂养校,以校带村”的办学之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时任会长方明、原省教委时任主任宋玉岫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方明还为学校题词“以陶为师,以厂养校,以校带村”。

李建清始终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高度负责。2005年,面对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能够接受现阶段教育,开始追求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现状,面对农村小学布点多、质量差、效益低、发展缓慢等问题,县教育局决定在百尺镇辖区内新建一所寄宿制小学。李建清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找领导承担了建寄宿制小学的重任,开始了他不知昼夜的第二次创业之路:打报告、写申请、征土地、跑资金,他都亲力亲为。

2007年9月1日,是一个令李建清一生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百尺镇明德小学第一届招生工作开始了,原来方善周边十多个小学校高年级学生和川河等9个村的学生高兴地走进了明德小学。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使命感更强了。他早起晚睡,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出台了《百尺镇明德寄宿制小学管理手册》,健全了6种方案、65种学校管理制度。同时,他结合寄宿制学校特点谱写了《百尺镇明德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三字歌》,编写了10余万字的《生活》校本教材,大力开展了“双十”活动,近5年举办各种讲座20余期,成功举办了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自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住到学校的第一个晚上开始,李建清再也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每天晚上总是等公寓楼最后一个孩子睡着了,他才去休息;每天早上他总是在起床铃响之前,就开始在校园内巡逻。对于学生他十分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有个六年级学生小周,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改嫁,只能和爷爷一起生活。去年,小周的父亲和爷爷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相继病故,一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变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孩子也失去了上学的信心。李建清得知后,主动上门去找他谈心,鼓励他重返校园,并给他免去了伙食费,自己掏钱给他买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在李建清心里,学校就是自己的家,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节假日,学校都是他最大的牵挂。

2008年9月,学校第二届招生工作真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远近村子、乡镇的学生大量报名,应接不暇;“忧”的是教室有限,床位不足,餐厅拥挤。为了让这所山区寄宿制小学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李建清又一次打报告、写申请、征土地,一座占地面积1802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于2011年9月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2月,李建清开始担任百尺镇中心校校长。上任之后,他深思熟虑,大胆创新,用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睿智制定了《百尺镇教育改革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任重道远,但他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在教学设施硬件、软件的建设上,他都用科学、创新的思维,设计、探究、践行。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他信心十足、豪情满怀。

近两年,他对办好当地人民满意的教育再一次探索,多次深入49个行政村进行调研,走访上千名学生家长,本着学生能就近便利上学、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又能达到规范办学这一宗旨,全镇形成了小学阶段“3+2+3”的教育办学格局(3所寄宿制小学、2所村办小学、3个教学点)。新教育格局的形成真正实现了偏僻山庄有教学点、人口多的行政村有小学、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小學的教育布局。经过布局调整和整合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百尺镇教育教学质量,多次在市、县调研考试中名列前茅。

2015年,李建清又踏上了第三次创业之路,提出了把百尺明德小学扩为明德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构想。他充分利用明德小学的资源,利用家长对他的信任,将明德寄宿制小学改建为百尺明德学校,由1~6年级增加为1~9年级。2015年9月,一个新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经过两年的努力,明德学校的中学成绩在全县调研考试中名列全县榜首。2016年招生,中学学生人数已达到587名,大量在县城上学的学生也开始往百尺明德学校回流,中小学学生人数达1860名,占全县13个乡镇学生总人数的二分之一。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明德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第一。

2019年暑假,县城树人小学的老校长退居二线,县教科局急需聘任一名校长接任老校长的工作。树人小学是壶关县的一所新建小学,占地面积100亩,学校拥有教学班72个、教职工208名、学生3260名,规模大、人数多。教科局非常重视,就采取了在全县校长中进行公开推选的办法。经过二推二选一聘任,李建清同志被县教科局聘任为树人小学校长。当接到聘任书时,他的心情非常复杂:让他离开花费多年心血建设的学校,舍不得;教科局的聘任对他又极具挑战性。于是,李建清离开了工作30多年的学校,踏上了新的工作征程。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面对新的学校,李建清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建设五大校园,实施三步战略”的五年发展规划。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校园文化建设初具雏形,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得到有效实施。第二是绿色校园建设有声有色。校园达到了人均一盆花,班均三棵树(理想树、知识树、荣誉树),每个年级都有劳动种植基地。第三是书香校园建设卓有成效。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买一本,读百本”读书活动,班班设有图书架,学校倡导每位学生每天读书一小时。第四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开展,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学校在班级管理上推行“小黑板”管理,评价教师采用大数据管理平台。每个教学班均安装了一套视频和音频一体化监控设备,学校能随时把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也达到了100%。第五是特色化校园建设大步向前。学校乘长治市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东风,共开设20个社团,培养了学生多种兴趣爱好。为了充分利用每日一小时大课间活动,学校推出了两套树人小学高密度古诗跑步操。在琅琅的古诗韵律中,师生既健了身,也健了心,课间活动生机勃勃。学校还在校园中专门开辟了“红领巾山楂园劳动基地”“红领巾桃李园劳动基地”“农作物种植劳动基地”。这些基地的开辟,培养了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想劳动的思想。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树人小学校园建设迈出了雄健的第一步。

多年的奋斗让李建清收获了许多荣誉:1999年被长治市评为“小学骨干教师”,2008年被壶关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校长”,2012年教师节被壶关县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校长”称号,2014年教师节被县政府评为“壶关县模范校长”,他所在的学校连续两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幽幽青山磨不去他的韧性与锐气,不懈的追求让他雪松屹立,绘蓝图,谋发展,他的坚守与担当,铸就了一校之魂。李建清不计日夜、路远、地偏,撸起袖子拼命干,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辦家长放心的学校的目标不断奋进。

(作者单位:壶关县教科局)

猜你喜欢

明德寄宿制校园
谢明德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