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术后的康复疗效观察*
2022-03-30郑雨中郑臣校黄志全黎勇位春巍
郑雨中, 郑臣校, 黄志全, 黎勇, 位春巍
1中山市中医院骨二科(广东中山 5284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广州 510006)
随着全民运动的普及以及运动方式的发展,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1]。据研究表明,85%以上的患者存在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若治疗不当,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2]。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首选方式为手术,手术又可分为解剖修复、解剖重建和非解剖重建,其中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手术具有微创、加速康复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然而术后也存在本体感觉、平衡觉减退,步态协调性丧失等问题[3]。因此如何减轻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术后患者踝关节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难题[4]。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到术后康复过程被广泛关注,然而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的研究尚不够[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康复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市中医院行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手术的6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足发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使用Dell′s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角、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以及术后4周时的踝关节肿胀程度(早晚平均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在线FAAM评分、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问卷评分(CA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术后4周的踝关节肿胀程度、VAS评分、在线FAAM及CAIT评分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诊断标准:有反复踝关节扭伤史,自感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不适、疼痛、肿胀,无关节卡压,踝关节有活动受限,外侧及前方关节间隙压痛(+),抽屉试验(+),内翻试验(-),X 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或者可见骨赘形成,超声、 MRI 检查显示距腓前韧带损伤(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跟腓韧带无明显断裂);(2)于中山市中医院行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手术;(3)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配合常规物理治疗、踝屈伸功能锻炼、肌内效布贴、平衡训练;(4)年龄20~80岁;(5)按照中山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实验方案(2022ZSZY-LLK-071)进行,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周围结构骨折等病变者;(2)合并严重脏器损害、心脏病等疾病者;(3)伴有关节炎等者;(4)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者;(5)失访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常规物理治疗、踝屈伸功能锻炼、肌内效布贴、平衡训练等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以确保专业化、规范化。
1.4.1 手术治疗及踝屈伸功能锻炼 两组患者均予以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安装关节镜,建立标准踝关节入路,清理炎性增生的滑膜,磨除引起踝关节前方撞击的胫距关节骨赘,探查距腓前韧带的完整性和松紧度,镜下取出撕脱骨块,于腓骨止点置入1枚带线锚钉,收紧缝合线,用探勾确认韧带张力。手术结束,彻底冲洗,严密止血,全层缝合。术后即开始活动患侧足趾,并予以石膏固定踝关节于背屈中立、轻度外翻位2周。术后第3周开始更换石膏为功能靴,同时进行部分负重,避免踝关节内翻。术后第5周脱去功能靴,开始进行踝屈伸功能锻炼,30 min/次,3次/d,并进行完全负重。
1.4.2 对照组 术后第5~12周,予以常规物理治疗,以超短波为主。超短波:输出频率为27.12 MHz,输出功率为50 W,30 min/次,1次/d。
1.4.3 观察组 术后第5~12周,予以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肌内效布贴:第一步,取直腿坐位,抬高小腿,保持踝关节背屈、足外翻,于内踝上方用100%的拉力贴至锚端,后经过足底,贴至外踝;第二步,从跟骨内侧横向将“I”形贴贴至跟骨外侧,经过足底时再施以50%的拉力,贴至足背;第三步,从跟骨外侧横向将“I”形贴贴至跟骨内侧,经过足底时再施以50%的拉力,贴至足背;第四步,摩擦肌内效布贴数秒以激活黏合剂。1贴/d,每贴保持24 h。平衡训练:以单腿静态站立为主,前期:术后第5~10周,单腿站立于坚硬地面上,维持身体平衡,60 s/组,两组之间休息60 s,3组/次,3次/d;后期:术后第11~12周,单腿站立于Wobble Board上,维持身体平衡,控制支撑侧踝关节顺时针、逆时针绕支撑点最大范围旋转Wobble Board,60 s/组,两组之间休息60 s,3组/次,3次/d。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5.1 踝关节肿胀程度 采用figure-of-eight-20法评价踝关节肿胀程度:将患侧踝关节固定在跖屈20°,以胫腓骨间沟与外踝尖端水平线的交点作为原点,用卷尺向内侧延伸,越过足背、足底,至第五跖骨基底部,而后绕至内踝,绕过跟腱后方,绕至外踝,最后至原点。所测得的长度即可评估踝关节肿胀严重程度,分早晚2次(早8:00,晚18:00)进行测量,取平均值。
1.5.2 VAS评分 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为 0~1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
1.5.3 在线FAAM评分 采用足踝能力评估量表(FAAM)评价踝关节的功能。由日常活动、运动量表组成,每个问题包括6个答案(无困难、轻度困难、中度困难、极度困难、无法完成、不适用),“无困难”为 4 分,“无法完成”为 0 分,“不适用”不计入评分。最终结果为[实际得分/(84-不适用项目数×4)]×100%,结果越高表示踝关节功能越高。
1.5.4 CAIT 采用CAIT评价踝关节的稳定性。分值为从0~3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侧踝关节稳定性越高;≥28分提示患侧踝关节不存在功能性不稳;≤27分提示患侧踝关节存在功能性不稳可能。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肿胀程度的对比 两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在术后6~8周逐渐升高,8周后逐渐降低,但观察组的坡度较缓,且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6、8、10、12周踝关节肿胀程度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的对比 两组患者VAS评分伴随肿胀的程度增加而增加,降低而降低,在术后6~8周逐渐升高,8周后逐渐降低,但观察组的坡度较缓,且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6、8、10、12周VAS评分
2.3 两组患者术后在线FAAM评分的对比 术后6、8、10、12周两组患者的在线FAAM评分,较初时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6、8、10、12周在线FAAM评分
2.4 两组患者术后CAIT的对比 术后6、8、10、12周两组患者的CAIT较初时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6、8、10、12周CAIT
3 讨论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事实上,在美国,每年有近200万人踝关节扭伤[6]。多达73%的踝关节扭伤患者会持续复发,其中59%的患者由于机械性感受器、神经肌肉反馈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受损,会发展为长期功能障碍,如慢性踝关节不稳[7]。有研究[8]表明慢性踝关节不稳存在机械不稳定和功能不稳定两个概念。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方式可分为解剖修复、非解剖重建和解剖重建[9]。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手术可以较好地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10]。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术后至关重要,可以避免本体感觉、平衡觉减退,步态协调性丧失等问题[11]。慢性踝关节不稳术后康复训练包括本体感觉训练、平衡觉训练,步态协调性训练以及神经肌肉控制训练等。
肌内效布贴源于日本,随着不断改进和发展,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开展起来,并广泛延伸至各个领域[12]。其是一种弹性贴布,可拉伸至原长度的90%~140%,既可起到固定作用,又不妨碍关节的活动[13]。肌内效布贴产生的弹性回缩力可对皮肤、皮下组织产生刺激,从而起到引导软组织、减轻疼痛、消肿、促进淋巴回流、增加血液循环、加强本体感觉等作用[14]。研究表明肌内效布贴可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机械性感受器、神经肌肉反馈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加强本体感觉。闫亚新等[15]发现肌内效布贴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VAS 疼痛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左右平衡指数、前后平衡指数和总平衡指数,促进其康复。
平衡训练是一种提高踝关节稳定性的有效方式[16]。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平衡训练主要分为PHSB 训练、不稳面平衡训练。各种不稳面平衡训练方法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不稳定平面的选择,如Wobble Board、Bosu球、Airex垫及exercise mats等[17]。Wobble Board训练可改善患侧踝关节正常生理活动角度,通过对踝关节周围组织中深感觉的刺激,增强踝关节关节位置觉,恢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控制功能,改善感觉运动系统功能[18]。
本研究通过选取于我院行关节镜下锚钉解剖修复手术的6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均予以踝屈伸功能锻炼;同时,对照组术后4周后采用常规物理治疗结合踝屈伸功能锻炼,观察组采取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踝屈伸功能锻炼,观察期为2个月。采用figure-of-eight-20法评估踝关节肿胀程度(早晚平均值),VAS评分,在线FAAM评分、CAIT,比较两组不同康复程序在术后6、8、10、12、36周对功能的影响。其中figure-of-eight-20法可较准确地评估踝关节肿胀程度,而在线FAAM评分、CAIT评分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踝关节功能的自评量表。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术后6、8、10、12周,两组踝关节肿胀程度在术后6~8周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但观察组的坡度较缓。VAS评分、伴随肿胀的程度增加而增加,降低而降低。在线FAAM评分与CAI评分足功能评分均较初时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此临床试验证明,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有肯定的康复疗效,有利于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与常规物理治疗相比较,肌内效布贴结合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有肯定的康复疗效,有利于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利益相关声明:论文内容不涉及相关利益冲突,该研究未涉及任何厂家及相关雇主或其他经济组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或利益的赞助。
作者贡献说明:实验设计为郑雨中和位春巍,实验实施为郑雨中、郑臣校和黄志全,黎勇进行实验评估,郑雨中执笔,位春巍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