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五代龙泉窑烧制之秘色瓷及其工艺特征

2022-03-30张华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钱氏龙泉窑越窑

张华清

龙泉市宝溪先明瓷厂 浙江龙泉 323724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名窑。据考证,龙泉青瓷烧制上至三国西晋,兴于唐末五代,宋代、元代达至鼎盛,明代晚期后开始衰落,结束于清代,延续烧制长达1600余年。考古发现龙泉窑五代瓷片,釉色淡绿青翠,制作工整,胎泥细腻,型制严谨,日用碗、盘、罐等瓷器已有宫廷用瓷之精细制作风格。文章就龙泉窑秘色瓷烧制及其工艺状况作简要探索。

一、窑址发掘出表明五代龙泉窑烧制秘色瓷之特征

《富贵牡丹》张华清

1.五代瓷片精美且堆积如山。龙泉大窑、金村、溪口和竹口及东部梧桐口一带古瓷窑址密布,其中大窑、金村窑址均见北宋窑床下面有五代瓷片堆积层。其瓷片堆积如山,其精致度为龙泉其他窑址难以企及。大窑、金村、枫洞岩等窑址的发掘,均获得场房、砖池、住宅区、管理房、石碑、窑室、窑具、匣钵等建筑和精致生产材料以及大量的精品瓷器标本。其中大窑等处淘洗瓷泥、瓷釉之泥砖池一级一级,有多达三级、四级之多,可见对泥料加工之精细。说明五代时期,龙泉窑在泥料处理方面,去除杂泥、杂质,多次漂洗沉淀,搅拌捣烂,陈腐,净土,使瓷泥水乳交融,颗粒均匀的处理方面已经成熟到位。因此朱伯谦、王士伦等专家认为,庄季裕《鸡肋篇》记载龙泉县“又出青瓷,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出于此。宣和中,禁廷制样需索,益加工巧”其言可信。

2.五代龙泉窑烧制瓷器色泽青翠,工艺精细。从目前发掘的龙泉窑址来看,受越窑影响的五代龙泉窑址,共发现十余处,分布于龙泉大窑、金村、王湖、安福等地。碗、盘、壶占多数,盆、钵、罐次之。工艺制作上器型规整,精致耐看。釉层薄,釉面光亮,釉色青翠淡绿,少部分碎片青中泛黄。一些五瓣、六瓣葵口瓷碗残片,真有“巧剜明月染春水”之美,充满幽静淡雅、千峰翠色之淡绿意趣。因烧成温度较高,故瓷质碎片精密度较高。残次品中釉面辄粘附砂粒或现杂质和缩釉。装饰手法极似越窑,器身以刀或篦状器刻划图案花纹,手法老练纯熟,纹饰疏密有度,过渡衔接自然,线条奔放大方,构图简洁雅美。纹饰有微波荡漾式、花朵绽放式、缠枝环绕式、趣童玩耍式等。胎骨均匀,质地细腻,瓶罐胎壁厚重而洁净,碗、盆、钵胎骨稍薄。器物修接平整,平直对称;底部整洁,圈足工艺讲究,用瓷土加石英沙的支条垫烧,或泥圈垫烧,留少有刮圈垫烧痕。喇叭形垫座和环状圈托较为细小,器底多内凹。瓷质匣钵封口多为细腻瓷泥。因瓷质釉面较越窑精品瓷更优,估计烧造技术较越窑有进步。

二、文献资料表明龙泉窑分担五代钱氏贡瓷烧制任务

晚唐陆龟蒙于公元881年去世,其诗《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道出越窑瓷之美。唐末藩镇割据,两浙钱缪异军突起,建吴越王国,统治江南85年,始自唐景福二年(893年),结束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其间吴越王钱氏连续三世五王,对中原贡奉不断,史称吴越“航海所入,岁贡百万”,吴越上贡物品遍及中原王朝历代皇帝。其中贡瓷动辄十数万件,加之吴越王钱氏御用瓷,故五代吴越时烧制精美的上等瓷器,臣庶不得用,均作宫廷御用及送给北方朝廷的贡品。入宋以后,贡瓷一次进贡数量多达十四万件。如此庞大的钱氏宫廷日用瓷和大批贡奉所需瓷器,“决不是余姚上林湖一地所能供应的”(朱伯谦语)。在这一背景下,五代龙泉窑实际上承担钱氏王朝贡瓷的烧制任务很自然。考证历史,发现吴越灭亡后,北宋朝廷对浙江青瓷生产依然十分重视。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北宋朝廷还派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由此可见当时龙泉窑承担的朝廷烧制任务之延续和地位之重要。

三、法门寺秘色瓷与大窑五代瓷片之瓷色一致

1987年在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13件秘色瓷,瓷釉温润青绿,美玉般青翠秀丽。经过有关专家的科学考察,发现秘色瓷的胎泥、釉料与烧制工艺皆与越窑青瓷有明显区别,其烧制出于何处?

五代诗人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中描述秘色瓷:“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与一般越窑瓷釉面偏黄之比较大相径庭,其翠绿色瓷釉如山水之青绿,如明月春水之绿色,究竟源自何处?

考证龙泉五代瓷片,起色翠青淡绿,甚至到北宋初期还保持淡绿色。法门寺塔唐代地宫秘色瓷与唐末及五代文献所述秘色瓷一致,与龙泉五代瓷片颜色一致。很显然,龙泉窑在唐代五代时期烧制的龙泉青瓷就是秘色瓷那种略带青绿的淡绿青瓷。如明月之澄澈,似山涧春水之青绿。龙泉青瓷自五代始烧制该类青瓷,至北宋初期釉色依然淡绿青翠。随后随着土层的改变以及“禁廷制样需索”的要求,釉色开始有所改变。至南宋发明了典型的粉青釉和梅子青瓷釉。

《事事如意》张华清

为什么龙泉青瓷在唐代、五代时期就能普遍烧制出这淡绿青翠的秘色瓷器呢?原因是龙泉的瓷矿釉土富含金属,尤其富含铁元素。根据浙江省地质大队徐德君、党晓亮等人的勘探表明,龙泉属于铅锌多金属矿区,带内多钾长花岗岩、霏细斑岩、石英二长岩侵入、黑云石英片岩等,有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以破碎带形式出现。其瓷土矿以风化残积型为主,多处有沉积类型矿点。瓷土矿富含铁等多金属元素,使得龙泉青瓷烧制出翠绿淡青的秘色瓷。南宋龙泉窑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碧绿如翠玉的梅子青瓷釉。

龙泉窑特有的山水釉矿特色,现代的日本、韩国人以瓷片粉碎,按比例根据各种元素配制仍然烧制不出龙泉瓷的瓷釉。自古至今,国内外多处窑口仿制龙泉瓷,依然让人一眼看出其属于本土仿制品。这就是龙泉青瓷独具的地域优势形成的优势。

综上所述,从考古调查、史料分析、龙泉特有的瓷釉矿土等方面看出,龙泉窑五代时期已经开始烧制吴越钱氏宫廷用瓷和进贡北方朝廷的秘色瓷。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品瓷器,就是龙泉窑烧制的贡品瓷。20世纪60年代清理的北宋窑址,大窑23处、金村16处,大多其前身就是烧制五代秘色瓷的重要场所。龙泉窑五代时期烧制秘色瓷的瓷窑,原料精选,加工工序繁杂,工艺成熟,做工精细,器型规整,装饰精细华美,修整简洁干净。瓷釉淡绿青翠,釉质透明温润,与法门寺唐代地宫瓷器釉色相同。正因为龙泉窑五代烧制秘色瓷成果突出,从北宋开始,龙泉窑逐渐取代越窑,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北宋宣和年间,龙泉窑再度接受北宋朝廷制样须索,生产工艺益加工巧。

猜你喜欢

钱氏龙泉窑越窑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越窑青釉直颈瓶
论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中的导向问题
钱氏家族迁徙考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有关越窑的几个问题(上)
宿迁出土明龙泉窑青瓷人物故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