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砖壁画数字化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研究报告
2022-03-30杨殿刚
杨殿刚
摘 要: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面对如此珍贵的古代壁画,近年来保护工作者们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还是阻止不了砖壁画的衰败劣化。为使这一壁画类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通过数字化拍摄、虚拟修复、出版图录和建立数字化博物馆的方式,为嘉峪关魏晋墓五、六、七号墓出土的砖壁画创建永久性数字化档案和便于翻阅的纸质档案,弥补了砖壁画因不可抗逆的衰败和消失而带来的遗憾。
关键词:砖壁画;数字化;保護传承;展示利用;研究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37
1 研究的背景及可行性
嘉峪关新城墓群位于嘉峪关市新城镇西南戈壁滩上,西距市区18千米,墓葬年代为汉至唐代,分布面积约326万平方米。1972—1979年,先后清理发掘砖室墓18座,其中9座有画像砖,共出土砖画760余幅,年代多为魏晋时期,内容以出行、农耕、狩猎、蚕桑、宴乐为主,同时出土铜器、钱币、丝绸、陶器等文物,价值独特,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初在甘肃嘉峪关一带的古墓群中发现的砖画,与1949年前考古学家发现的敦煌壁画相比,绘制年代要比敦煌壁画早约400年,属于汉末魏晋时期。画像砖或称“砖画”,其用笔简练,表达的事物、人物生动形象,是中国美术史上极其珍贵的资料。但随着墓室的考古发掘,在长期的开放状态下,墓室砖壁画受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等侵蚀,墓室内砖壁画色彩明显有所退化。为保护珍贵遗存,我们利用专业的拍摄技术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制作出接近原始画像砖的图录,并配以专业的文字解释,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可以永续保存和利用。
1972—1979年考古发掘完成后,因为技术水平有限,加上参与考古发掘的前辈已故,砖壁画的彩色图片资料和技术资料无法全部找到,需要通过大量走访和技术手段还原图片。因发掘的墓葬多数已被盗掘,考古清理时在墓室中没有找到更多的实物资料,所以对图片的分析研究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有一个长期从事墓葬保护研究的工作团队进行比对分析。后期通过专家评议,确定图片所描述的真实场景和内容。现有对嘉峪关新城墓群砖壁画研究成果中,没有系统地将嘉峪关发掘的砖壁画墓的砖画采用真实的高清图片记录,主要是一些简单文字记录和黑白的图片资料。在此次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参与发掘墓葬人员手中提取的第一手图片资料,通过现代先进的图片合成技术,最大限度地还原砖壁画的真实原貌,并根据图片显示的内容,查阅资料并研究分析,还原图片描述的魏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场景。
2 研究的意义
有不少学者围绕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做了很多研究,也发表了不少文章,但是这些文章都是基于对某一幅砖画、某一领域或现象的研究,不够全面。此次项目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墓葬地理位置、形成的历史沿革、所处自然环境、发现发掘情况、壁画分布规律、绘画内容、壁画价值、已有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可为后来学者研究魏晋墓葬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出土文物以及墓葬建筑艺术提供翔实参考。利用数字化高清技术,对五、六、七号墓室的每幅砖画进行拍摄,对每一幅砖壁画配以专业的解读,制作图录,生动地阐述1700多年前的魏晋民俗及社会生活场景。再辅以科技手段,使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充分融合,生成全方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
3 研究目的和思路
3.1 研究目的
图文并茂地展示和阐述许多史籍记录不详的细节,补充古代文献记载不足:①1700多年前的农耕场景;②古代畜牧生活的再现;③丝绸之路上的桑蚕业;④贵族世家的生活描绘;⑤再现庄园生活;⑥屠宰和庖厨;⑦壮观的军事出巡场面;⑧古代的狩猎场景;⑨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通过研究创建一套完整的魏晋墓五、六、七号墓数字化档案,为建设魏晋数字化博物馆奠定坚实基础。
3.2 研究对象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展示砖壁画及其所反映的魏晋时期中国河西地区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生活。
3.3 研究框架
拍摄五、六、七号三座墓葬每一幅砖画的图片,设编码,对比分析,并且编辑专业的文字介绍,从不同角度分析展示魏晋时期河西人民生活的真实场景。
3.4 基本思路
通过按墓葬编号分批搜集资料、查阅发掘报告等存档资料、走访当地老人、拍摄现存砖画图片、用专业设备恢复受损图像资料、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方法,使嘉峪关魏晋墓数字化展示更加清晰化、具体化、直观化。制作传播范围广、大众接受度高、宣传展示效果好的图片,对图片所描述内容进行研究,表述解释实质性含义。
4 研究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科学利用高清数码相机等便利的高科技产品开展数字化工作,完成对魏晋墓五、六、七号墓砖壁画拍摄。选择像素在5000以上的单反相机,转化为相机手动操作模式。在拍摄砖画前,墓室内进行人工照明补光,将三脚架平稳对准所要拍摄的砖画,将光圈调至f/8,感光度调节为ISO200,将相机快门速度调至1/4000s,打开镜头防抖功能,选择单点对焦,拍摄时的对焦位置正对选择的砖画,确认后再拍摄。在按动快门时让砖壁画充分曝光,然后查看拍摄效果,对照片进行标号,记录照片在墓室中的位置和画面内容。
第二步,此次对五、六、七号墓进行整体拍摄,拍摄照片五号墓76幅、六号墓146幅、七号墓153幅。共计拍摄375幅。经过筛选比对、研究分析,剔除部分相同内容和画面模糊不清照片,五号墓留存照片47幅、六号墓106幅、七号墓95幅,合计留存248幅砖画照片,对有裂纹、掉色、污迹和霉点的进行数字化修复。
修复过程如下:①使用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先复制一层进行备份,打开工具图像进入调整功能,进入去色,原图呈现为黑白色。选择色段值,获取合适的明暗对比度。②使用“图章”工具,画笔选择“柔角”,模式正常,“不透明度”和“流量”可同时设置为65%,去除砖画的霉点和污迹部分。霉点和污迹较多的可以使用修补工具去除。③背景裂纹使用“图章”工具和“修补”工具剔除。④对画像砖的边框进行裁剪,放大画像,使用工具箱“快速蒙版”按钮,用“笔刷”对边框进行涂刷。用快捷键Ctrl+U调出“色相/饱和度”工具栏,然后在工具栏里“明度”下方的“着色”框里打钩。然后对明度、色相与饱和度进行调整。用同样的方法对砖画的背景、人物、动物和实物等调出砖画中的红、黑、黄、白四种颜色。调整颜色后,变换图层为混合模式,选择柔光或颜色。这样一幅砖画就修复完成。
第三步,经过拍摄、挑选、数字化修复,在研究过程中比对分析《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嘉峪关魏晋墓彩绘砖画浅识》《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保护研究》《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画—古冢丹青》等资料书籍21册,《嘉峪关新城墓室壁画图像研究》《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艺术特色》《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浅述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壁画》《魏晋河西地区庄园的农副业和手工业经济模式—以嘉峪关墓壁画为中心的考察》等研究論文70余篇。对五、六、七墓的砖画分类,主要分为农耕、畜牧、狩猎、桑蚕、出行、庖厨、宴乐和代表财富的八类画砖。通过查阅资料、专家解读和研究比对,确定每一个分类砖画所表达的实际含义,结合时代背景对每幅砖画合理释义,按照原有墓室砖画的分布顺序编辑整理成数字化档案。
5 研究分析及其结果
研究表明,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1972年4—6月清理发掘一、二、三和四号墓,同年10月至次年9月清理发掘五、六、七和八号墓,1974—1979年清理发掘九号墓至十八号墓。1973年8月,五号墓整体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还原展出。一、三、四号墓距市区较远,保护管理难度大,将砖壁画拆移至长城博物馆管理保存。1972—1979年清理墓葬18座,墓室内有砖壁画的9座,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二、十三号墓,砖画数量分别是一号墓52幅、二号墓1幅(西壁两块砖上用土红色起底,画有一棵树,严格意义来说,不算砖壁画墓)、三号墓122幅、四号墓70幅、五号墓73幅、六号墓137幅、七号墓150幅、十二号墓50幅、十三号墓50幅,共计705幅。每一座门楼上嵌有彩绘画砖,共计出土760余幅。对出土砖壁画进行对比研究,墓室相对湿度在50%左右、温度在12~12.5摄氏度时对砖壁画影响小。长城博物馆保存的画像砖在温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恒定的情况下,砖画色彩、霉变、裂纹和起甲变化较小。游客参观的五、六、七号墓变化较为明显,尤其六号墓常年开放,砖壁画色彩淡化,霉变、裂纹、污迹较为突出。
研究表明,嘉峪关墓葬壁画保存内容题材丰富、数量大,在魏晋绘画遗存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幅砖画都主次分明,线条流畅,构图丰满细腻,以高度概括的精练笔画表现复杂的事物;重视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形神兼备;画法简练,画风朴实;多以墨线勾勒为主,朱红、赭石、石黄、浅绿等施彩为辅,线条有劲奔放流畅,色调明快热烈,整个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墓葬砖壁画题材计有兵屯、营垒、坞壁、穹庐、农桑、牧畜、酿造、庖厨、宴乐、生活用具、出行、狩猎等,都取自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内容通俗易懂,刻画的场面栩栩如生,如采桑、犁地、耙地、扬场、打连枷、牧牛、牧马、养猪、喂鸡、射猎、鹰猎、犊车、牵驼、杀猪、宰羊、烫鸡、锤牛、庖厨、进食、宴饮、烤肉、酿醋、舞蹈、育儿、坞壁、操练、出巡、驿传等,一幅幅画面无不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研究针对嘉峪关魏晋五号、六号、七号墓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存贮,为墓室砖壁画遗迹建立了可以永久保存的数字化档案;对表面有褪色、缺失、裂痕、污迹的砖画进行虚拟修复,再对每一幅砖画所反映的内容做出解析,最后将这些配有文字注解的图片汇集成册,形成《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图录》。该图录图文并茂地展示和阐述了许多史籍记录不详的细节,补充古代文献记载不足,生成了全方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
砖壁画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是为了永久保存壁画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充分展现壁画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保存好墓葬砖壁画数字数据的前提下,发行的《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图录》以数字化方式使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与利用极为便利和充分,打破了时间、场所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6 结语
数字化保护和展示利用使砖壁画历史真实性、完整性获得有效保护和延续,实现砖壁画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率。传承魏晋民俗文化、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手段,进一步实现文物社会化价值,推动文物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更好地展示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遗产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支持,真正实现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有效地促进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张军武,高凤山.嘉峪关魏晋墓彩绘砖画浅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河西走廊砖壁画[Z].内部资料,2019.
[4]张晓东,王春梅.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保护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
[5]张宝玺.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张晓东.嘉峪关魏晋民俗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
[7]胡杨,许瑾.地下画廊—嘉峪关魏晋砖壁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
[8]侯晋刚.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六号墓:砖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8.
[9]吕占光.嘉峪关文物集萃[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0]林少雄.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画[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11]孙彦.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2]马德,罗华庆.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13]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14]岳邦湖,田晓,杜思平,等.岩画及墓葬壁画[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