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丛书》刻板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
2022-03-30暴耀东
暴耀东
摘 要:定州市博物馆馆藏《畿辅丛书》刻板,为清光绪年间定州人王灏及其子王延纶历时三十余年(1850—1886年)汇刻。《畿辅丛书》作为一部郡邑丛书,保存了大量京津冀地区有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原刻板共收入书目182种,距今已150多年,原刻板38000余块,现存木刻板数量32588块,散轶具体数量和内容不详。同时,受自然环境、物理化学损害和人为损害等因素影响,部分刻板存在断裂、霉变、变形、糟朽和表面污染等多种病害,因此对《畿辅丛书》刻板进行预防性保护变得刻不容缓。预防性保护收集的相关数据还可为《畿辅丛书》刻板下一步的科技保护修复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关键词:畿辅丛书;木刻板;预防性保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13
1 《畿辅丛书》刻板形成的历史背景与重要价值
《畿辅丛书》刻板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定州人王灏及其子王延纶历时三十余年(1850—1886年)汇刻,刻板采用当地枣木制作,共38000余块。每块刻板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约2厘米。全套刻板自刊刻完成后,一直保存在定州王灏庄园内的十间瓦房。解放战争时期,定州一带为国民党傅作义集团与华北解放军交战区,为使《畿辅丛书》刻板免受战火损毁,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指示,将整套刻板于1948年搬运至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首府阜平县。“文革”后期整套刻板转运至定州市文保所,1959年移交给定州市博物馆收藏至今。
《畿辅丛书》作者王灏,字文泉,河北省定州人,祖籍山西。生于1820年,卒于1880年,清咸丰年间中举。主要著作有《畿辅丛书》《括斋文集》和《畿辅地名考辑刊》等。王灏酷爱藏书,家中藏书一万余种。根据定州王氏谦德堂校刊本目录,《畿辅丛书》共收书182种,收录了现在属于京津冀地区的自先秦至清末历代文人、政客上百人的各种著作,内容涵盖极广,包括传统的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农学、历法、水利诸多门类,且多为全文原文收录,特点鲜明。
《畿辅丛书》刻板的重要价值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完整保存了一批面临散轶风险的绝版文献。很多清代地方性学者只在该时代该地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其著录的作品,流传半径较小,印刷数量不大。其中很多更是未进行刊刻,仅存手抄本,随着时间推移极易散轶。《畿辅丛书》对这类作品收录较多,共6辑59种之多。这种文献对研究地方沿革、了解当时风土人情、经济生活环境和编写地方志等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二是编撰质量较高。王灏为保证编撰质量,邀请来参与编撰的人员多为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文坛代表性人物。其中,晚清名臣张之洞不仅参与了丛书编纂前的收罗与整理,之后还多次与王灏往来书信探討编辑事宜。参与编撰的还有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其参与了丛书编纂前的收罗与整理。晚清著名外交家钱恂参与了校订,新疆布政使王树柟、山东布政使胡景桂等人主持监督,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咸丰帝师祁寯藻等也与王灏往来书信提出意见。三是刻板制作精良。为防止虫蛀和腐蚀,王灏投入巨大财力予以保障了刻板制作的质量,刻板全部选用当地质地较密的枣木制作。为保证篆刻质量,聘请了当时北京、保定一带知名的篆刻工匠担任刻板师。
2 《畿辅丛书》刻板保存状况调查与评估
2.1 刻板整体情况调查
《畿辅丛书》成书后,全套刻板数量一直没有准确的数字,现在的记录多为“《畿辅丛书》全套刻板共38000余块”,而实际上现存刻板数量仅32588块。这套刻板在1948年运到革命根据地阜平县,后经多次辗转,在“文革”期间丢失了1000多块。在“文革”后期整套刻板转运至定州市文保所,1959年移交给定州市博物馆收藏,2018年移至定州市博物馆新馆负一层保存至今。期间1985年曾在扬州市使用木刻板印刷,运回后长期用纸箱包裹存放于库房,印刷前后、运输途中有无散失无从知晓。目前与最初的记载差距有5000多块,已不清楚具体散失的是哪些刻板、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定州王氏谦德堂校刊本目录,初步推测其中有的是整体书缺失,有的是书中章节缺失,有的是具体章节中部分页的缺失。
2.2 刻板病害调查
《畿辅丛书》刻板从1886年汇刻完成至今已有136年,前期在王灏故居的后花园瓦房中保存的60多年里,河北地区动荡不断,并无任何防腐或防虫防霉变措施,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更是无从谈起。虽整体保存较为良好,但已经存在多种自然条件下的损害。之后,辗转阜平县—定州市博物馆—扬州雕版印刷厂—定州市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新馆,多次搬运,且曾长期在纸箱中堆放于库房,造成了多种刻板病害:一是自然条件下,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刻板木纤维结构变化和水分流失引起的裂隙和断裂现象;二是墨迹残余造成的酸碱腐蚀现象;三是虫蛀、霉菌引发的糟朽现象;四是多次搬运过程中,在撞击、磕碰、跌落等外力影响引发的刻板受力不均带来的断裂、残缺等物理损害现象(图1~图5)。
为便于整体上把握《畿辅丛书》刻板的病害程度,对刻板按照病害整体程度进行了划分,总体病害程度的评定是依据残损程度、污染物面积、影响识读程度、腐朽程度四个方面判定的,分无病害、轻微、中度、重度、濒危五个等级(表1)。
2.3 刻板保存环境调查
《畿辅丛书》刻板藏于定州市博物馆畿辅文献展厅,该展厅位于负一层。定州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差距较大。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出现波动,引发文物在短时间内频繁地热胀冷缩和湿胀干缩而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大气污染,污染气体渗透馆内,不可避免地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致使馆藏文物腐蚀程度加剧。目前定州市博物馆内有简单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无温湿度调解设施,空气污染物、紫外线等多种环境参数无采集和监测设备(图6)。
展厅内纸质文物主要依靠樟脑丸等防虫剂防虫,具有控温功能的中央空调调节温度。展厅内采用白炽灯照明,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相当一部分刻板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没有函套等承载物保护。此外,摆放空间过于密集,不利于保存(图7)。
3 《畿辅丛书》预防性保护技术路线研究与讨论
3.1 整体保护技术路线
一是总体清查,逐一核对,掌握保存底数。对《畿辅丛书》刻板进行整体清查,根据河北大学馆藏本目录,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对《畿辅丛书》刻板逐册逐页进行排序。核对出182种书目中,具体缺少的书目、册、章、节、页。二是摸清残损情况。对刻板按照病害表现形式和病害程度(残损程度、污染物面积、影响识读程度、腐朽程度)进行分类统计,为刻板科学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三是刻板整理。因1985年在扬州市使用刻板进行过印刷,需全面对刻板进行清洗除尘、墨迹污迹清理和晾干、通风,然后进行整理排序和分类编号。四是保存环境监控。针对负一层馆藏环境空气流通性差的特点,配置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馆内温湿度监测及调控、有害气体的有效监测及调控。
3.2 刻板病害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畿辅丛书》刻板作为木质文物,最容易出现的病害为微生物引起的霉变。处理霉变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使用气体熏蒸手段进行处理。使用环氧乙烷(C2H4O)或溴甲烷(CH3Br)试剂,进行熏蒸以防虫除霉。其原理为与微生物蛋白质、DNA和RNA发生特异性烷基化作用,使霉菌蛋白质失去活性,进而阻碍霉菌新陈代谢,达到杀灭霉菌的效果。常用的环氧乙烷(C2H4O)除菌浓度为400~800毫克每升。二是使用防霉剂进行处理。常用防霉剂有多菌灵、邻乙酰胺基苯甲酸等。通过定期检查,发现刻板霉害后,采取先去除表面霉斑,再喷洒或刷涂防霉剂的方式治理霉害,药剂使用前需先做试验,确保可行后再使用。
参考文献
[1]吴俊.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2]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文物修复研究2013-2014[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3]郭蕾.《畿辅丛书》刊刻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学,2017.
[4]翁连溪.清代内府刻书研究(下)[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5]向丹.《畿辅丛书》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6]高慧芳,拉毛尚.藏族传统科技古籍文献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9-94.
[7]丁合林.高校图书馆纸质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评古籍整理概论[J].中国造纸,2020(4):5.
[8]宋莉洁.博物馆古籍文献管理及数字化建设分析[J].收藏界,2019(1):76-77.
[9]田晨.古籍雕版保护初探[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
[10]陈允适,李武.古建筑与木质文物维护指南—木结构防腐及化学加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1]申艾君.一批征集雕版的防虫防霉保护—RP保护系统在文物防虫防霉保护中的应用[J].河南博物院院刊,2020(2):142-146.
[12]尹干.馆藏木质文物的霉害及其防治[J].安徽文博,2019(00):138-143.
[13]赵强.扬州雕版印刷术传承方式研究[J].艺术研究,2011(4):89-91.
[14]刘芹.论王树楠对整理编纂乡邦文献和地方志的贡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95.
[15]雷梦水.《畿辅丛书》及其子目版本考[M]//河北省出版史志编辑部.河北省出版史志资料选辑:第八辑.石家庄:河北省出版史志编辑部,1990.
[16]王顗瑞.王灏《畿辅丛书》初探[J].东吴中文研究集刊,2009(15):101-122.
[17]王思第.王灏和《畿辅丛书》[M]//河北省出版史志编辑部.河北省出版史志资料选辑:第五辑.石家庄:河北省出版史志编辑部,1990.
[18]李琼娟.浅论王灏《畿辅丛书》[J].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2015(30):73-103.
[19]金紫琳.东莞市博物馆馆藏木质棺椁病害调查与保存环境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6.
[20]高文佳.酒泉博物馆馆藏文物健康评估报告[J].丝绸之路,2011(16):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