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2-03-30伍惠芬

天津教育·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学素养教学模式

伍惠芬

“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旨在切实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在自学、展评、反思、巩固中获得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强化。本文重点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展、点、练的应用措施与实现途径开展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塑造而提供助力,奠基铺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更为贴近小学学生的身心特性,也更利于教学效能的提升与学生素养的塑造。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与展,教师的点与练,可以切实促进师生、生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互动,以通过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来确保对学生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使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面临的诸多困惑被即时消除,以助力于学生空间想象、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学与展的开展,为教师点与练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堂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调动,而且能更好培育其良好习惯、浓厚兴趣、积极态度,更利于小学数学育人功能的彰显。因此,教师在借助“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并结合其在自学与展示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即时就点拨与训练的策略进行调控,以构建出更为宽泛、多元、丰富的认知生态,让学生在学数学、用数学中获得认知蜕变,以助力于其认知需要的满足与核心素养的塑造。

一、“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性剖析

“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教学策略与育人手段,其重在通过对学、展、点、练协同作用的发挥,切实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促使教学效能提升与学生素养塑造而提供铺垫。

(一)“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学展点练”教学模式,主要指以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点拨、训练为统领,来助推教与学的全过程推进。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就自己的收获、所得予以分享,并由教师根据学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个性化、典型性问题开展引导,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来确保其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掌握与高质量巩固。“学展点练”的教学模式较为契合小学生的学龄需求和现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标准,即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空间的给予则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科自信的建立。而在对问题分析解决和自我审视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通过“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特性

“学展点练”教学模式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且各要素之间紧密关联,互相影响。学,即指以预设教学目标为统领,由学生自主开展对教材知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自学。其可切实增强自学的目的性,且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展,即由学生自主就自己的自学成果、收获等在课内学生中进行展示、分享,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点,即指由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展示情况,对其学习中存在的問题、面临的困惑等着重强调,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与高质量掌握。练,即指结合学、展、点情况,结合学生认知现状,由教师设置一些针对性训练,进一步强化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内化,来助推学生的完备认知体系构建。学,展,点,练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和能力发展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这种能力培养不仅会作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会带来帮助,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二、“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实践发现,“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应用,可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现状,且极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对学生的协作、互助、分享意识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此外,“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深度推行,必然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指明了方向,更利于小学数学学科教育功能与育人作用的发挥。

(一)可充分关注学生实情

在“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驱使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存在感必然会得到切实增强,更利于教师切实掌握学情,并结合学生认知现状,对其开展针对性指导,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生为本”理念的践行,来引领学生在最为贴近自身“最近发现区”的认知视域内开展知识学习,获得认知提升。而随着教师对学情的深度掌握,其教学设计的针对性、精准度必然会全面提升,更利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尤其是在自我展示环节。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学生在自我中的弊端和缺陷,而教师则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在加强学生实情了解后,教师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提升,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可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无形中提升了教学指导的精准化、精细度,必然更利于教师对教学定位、导向的把握。以最大限度节约教学时间,来缓解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课堂教学的开展,集中于教学问题解决与学生展示交流领域,最大限度提升了教与学的精度、效率。此外,师生之间的分工必然更加精细,生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充分,更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必然对教学实效提升有着积极影响。能力培养是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构建,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问题,从能力培养、自信树立、兴趣引导等多个方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可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学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分享、展示中,互相之间的认知差异自会得到进一步弥补,必然会促使其在互相学习、研讨探究中养成团结合作意识,不仅完善了其学习方式,且会使学生在彼此之间的借鉴与互动中,慢慢发现自身认知领域的各类问题,以加深其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各类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化,来拓宽其认知视域,激活其学习兴趣,开启其思维能力,为确保学生认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铺垫,更利于实现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塑造。从整体上讲,学、展、点、练四个环节都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提供助力的,但是细分下来,学展点练在实践落实的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其他学习能力或是个人能力,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学习能力培养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树立、兴趣养成都可以起到有效的帮助和影响,是一项综合效益相对较强的教学模式。

三、“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措施

实现“学展点练”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不论对学生合作意识培养、认知困惑突破,还是课堂教学效能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学生开展学与展的过程中,必然切实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点与练的设计上自然更加充分关注了学情与教情,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任务的践行,都会向着精准化、精细化方向迈进,更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与构建。

(一)借助“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很强,且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性格活泼。以致教师在应用“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开展自学引导时,应深入强化对自学、预习问题定位导向、呈现形式、预设目标的研究分析,尽量使数学问题的设计,彰显出更强的吸引力与趣味性,以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助力下,开展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认知能力,领悟数学内涵,获得对学习领域数学公式、概念、定律的深入理解与充分掌握,为其后续的“展示”提供铺垫。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在自学中充分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中涉及的算理与算法,教师可在黑板上画6根木棍,让学生数一数,随后设问:谁能用数学计算的方式来表示其计算过程?以借助自学问题的驱使,来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发展其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并将自学所获顺势迁移至关于“10以内数的组成”的自学中,来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其自学兴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对“自学”环节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生活实物等的引入,对学生进行自学引导,使其在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中获得自学能力强化。

(二)利用“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积极展示

通过“学展点练”教学模式下“自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教学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已获得了初步了解。此时,教师可通过“展示”环节的引入,让学生就“自学”所获即时在课堂予以呈现、展示、反馈,以切实提升其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度与成就感,来丰富其认知体验,提升其学习自信。而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则应充分关注其思路、思维的呈现方式,并找到其存在的缺憾与不足,顺势将具体展示项目中涉及的问题、知识、内容等与辅助生活情境深度融合起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共同探究,来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在认知迁移与过渡中突破学习难点,获得对教学重点的充分感知与高效学习。例如,结合应用题:小红和小明用同样多的钱买了同种的花盆,小红买了10个花盆,小明买了6个,小红又给了小明30元,每个花盆多少钱呢?学生的展示思路与解题过程,教师应给予高度关注,并在其出现问题后做出记载,以为后期的“点拨”开展提供参考。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中提高学习自信,发展认知能力。

(三)通过“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点拨

结合学生的展示情况,为了帮助其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着力于对认知困惑的改进。教师可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将一些比较抽象、直观、形象的素材引入课堂,和学生一起分析、共同探索。让学生在自己所喜爱的故事、游戏等体验中感知数学魅力,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塑造。以不同情境的驱使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点拨”与“指导”的开展,更具针对性,更好服务于学生的认知困惑突破。同时,在教师开展“点拨”的过程中,应多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为其提供更多探索、思考、判别、分析的机会,以落实认知潜能,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时,教师可针对学生展示环节的不足与缺憾,在“点拨”中引入“朝三暮四”这一成语故事,并将故事以动漫视频的方式予以呈现,使学生在观摩视频中发现自身认知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与纠错,落实对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

(四)依托“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带动学生落实实践训练

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着力体现的基本育人使命。因此,教师在构建“学展点练”教学模式下的“训练”环节时,应以实践性活动为引领,结合所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内涵,根据“学展点”三个环节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顺势引入一些带有实践性、探究性、发散性、延展性的训练任务,组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强化认知。此外,在必要的课内训练基础上,教师还可多设计一些实践性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以巩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开展“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自主制作一个屋顶是三角形的房子的手工作品,并在制作過程中重点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结合探究性问题:当两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边的长时,能不能做出三角形的屋顶?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强化对课堂所学的理解,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以切实凸显“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作用,来提升数学教学效能。

总之,“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显著特性与巨大优势,使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具必要性与现实性。而且,随着“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的深度推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习惯的培养、认知能力的提升等目标也会得以深度达成,更利于对教学策略的变革与教学途径的创新。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时,应以具体教学内容、预设教学目标为载体,科学设定学、展、点、练各环节的教学任务,并将其深度践行至学生数学学习各个领域。让学生在自学中夯实认知基础,在展示中提升认知能力,在点拨中弥补认知缺憾,在训练中塑造核心素养。以通过“学展点练”教学模式作用的发挥,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服务学生认知需要。

(吴淑媛)

猜你喜欢

自学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