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预措施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2-03-30张利
张利
摘要:目的 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暈(BPPV)采取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120名BPPV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四组。其中针对A组病患给予手法复位、B组病患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实施前庭康复训练、C组病患利用SRM-IV型前提功能诊疗系统复位、D组病患给予RM-IV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最终对比四组病患的眩晕障碍量表得分、临床治疗效果与参与临床表现。结果 四组病患在复位二十四小时之后,其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与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在复位四周后,四组病患眩晕障碍量表、临床治疗效果及残余临床表现出现差异,B组与D组的眩晕障碍量表得分、残余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C组病患,且B、D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C两组病患。但B组与C组病患在眩晕障碍量表、临床治疗效果与残余临床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在手法复位或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复位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法复位;BPPV;前庭康复训练;眩晕障碍量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周围前庭疾病中引发反复发作性眩晕的最为多见的病因,不仅其发病率较高,且还会有终身患病的风险。目前临床上针对BPPV的治疗措施多数选择耳石复位术。手法复位及利用SRM-IV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复位在实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但还是会有近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在复位成功后仍然存在残余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部持续性昏沉、行走过程中不稳、漂浮及恶心等,若这些残余的临床表现无法得到消除,势必会对患者心理情绪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引发心理障碍疾病及跌倒外伤。加之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病率也将大大提升。本文基于前庭康复训练可以强化病患耳石复位后的预后效果,消除残余临床表现,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实施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流程如下。
一、基本数据及实验方案
基本资料
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120名BPPV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30人。本次实验对象均符合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具备自主意识与理解能力,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实验对象均未曾接受过其他治疗措施,能够接受并完成耳石复位及康复训练。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累半规类型及病程等资料上并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方法
首先在病患就诊前、复位成功当天及四周后填写眩晕障碍量表,通过此表量化病患眩晕程度及评估耳石复位及前庭康复U型康复训练后残余临床症状的工具。眩晕障碍量表满分一百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患受眩晕影响越严重。
其次通过将试验对象分为四组,进行分组治疗。对A组病患给予手法复位,30名患者均为同一名医师进行治疗。B组病患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手法复位与A组相同,前庭康复训练主要为Cawthorne-Cooksey练习,每日两次,每次十五分钟,周期为四周,C组病患利用SRM-IV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复位。D组病患在C组复位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同B组相同。
最后在所有实验对象复位后的二十四小时及四周后进行回访,评判病患恢复实际情况。评判标准基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及治疗指南,可以将其划分为治愈、改善、无效三类。
统计学意义
本次实验数据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眩晕障碍性量表评分对比
就诊前四组患者的眩晕障碍性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在复位二十四小时、四周后,四组患者的得分均明显下降。复位后二十四小时,四组病患量定表评分无差异;复位四周后,A组与C组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D组。详情见表1。
四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四组病患在复位后二十四小时临床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在复位后四周,B组及D组病患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与C组病患。详情见表2。
四周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临床症状对比
在本次实验中B组及D组残余临床表现显著比A组与C组患者低,详情见表3。
三、结论
当前临床上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研究并不全面,其主要发病原因并不清晰,多数患者为特发性。目前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认为有两组分别是嵴帽结石学说和管结石学说,依照半规管受累可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分为三类,最为常见的是后半规管,占到了近八成,其次为外半规管占到近二成,前半规管较为少见。目前临床治疗中针对BPPV会给予耳石复位术,临床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在术后仍存在眩晕或眼振情况,甚至有头晕及漂浮感,必须要多次治疗才可以消除。本次实验针对BPPV患者给予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发现利用耳石复位术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能够强化临床效果,消除残余症状,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因此,前庭康复训练配合耳石复位术能够切实的提升BPPV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残余临床症状,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少惠. 止晕化痰汤治疗痰浊上蒙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7021/d.cnki.gfjzc.2020.000278.
[2]任成龙. 中医药辅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文献研究及临床试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