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党的领导”相关内容
2022-03-30赵世美郭涛周坤
赵世美 郭涛 周坤
2021年10月22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为地理学科渗透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实施路径。笔者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坚定立场和信念,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研习党史中的地理思维,开发地理思政资源。毛泽东同志在其所著的《井冈山的斗争》中说:“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革命山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交通、矿产、工农业等特征,使得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具备深厚的革命群众基础、适宜武装斗争、经济给养能力强等实现武装割据的三大基本条件。笔者通过设计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区位特征的课例,引导学生认识从宏观革命战略的擘画,到许多微观经典战役的谋划指挥都蕴含着地理因素方面的考量。如孟良崮战役的大获全胜,华东野战军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考虑了地质、地形、天气等方面的因素,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领略华东野战军“围点打援”战术的地理智慧中、在探究地理区位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寻找力量源泉,认识党的人民性;汲取斗争智慧,感受党的革命性;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学习党的先进性。
挖掘地理时政热点的育人价值。地理教学素材的甄选要关注学科内容与时代发展的結合,用时事热点话题设置问题情境,将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的培育融入地理思维提升之中。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性交通基建项目,其开通运营产生了巨大意义。笔者将影响中老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探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国际合作中,认识中老铁路修建体现的大国担当;引导学生在分析滇南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生态等区位特征的教学环节中,由衷钦佩铁路建设者的胆略和智慧;引导学生在讨论如何保护生态和克服自然障碍的过程中,感悟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和强盛。
开展研学活动,寓思政教育于地理实践。地理研学活动立足于具体情境,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重要载体。开展红色景观研学活动不仅可以扩展德育的广度和深度,更能使“党的领导”教育得以彰显。学校通过开展集体性的红色景观研学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受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缅怀先烈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共产党人的精神;另一方面从地理学角度深化学生对红色景观的科学认识。
学校选定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作为红色研学活动地点,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矢志不渝团结带领村民辟路开矿、筑坝办电、开发旅游产业,走绿色发展、文化立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一个贫困村转身为“中国十大幸福村”“全国文明村”。教师根据其资源禀赋确定研学课程内容,主要为“探寻喀斯特地貌”“找寻磷矿冶炼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参加采矿劳动”“帝尧文化熏陶”五大主题,采用“大主题”和“小问题”相结合的探究模式,各大主题下设置若干问题,依照“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交流分享”的活动流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游览、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聆听、实地体验等方式,在研学中加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潜心研习党史,系统梳理党史中的地理思维,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捕捉融合点,规划融合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和课堂形式,用党性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
责任编辑/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