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先队队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研究

2022-03-30宫欣

天津教育·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入队少先队

宫欣

为了积极响应新教改的要求以及“全童入队 分批入队”的号召。作为组成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队前教育是带领小学生接受组织教育的开端,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启蒙开发作用。为了使少先队组织教育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确保对队前教育系统有效规范地开展,必须加强对队前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明确,从而制定出一条有效路径。少先队队前教育目标是引领适龄儿童掌握队伍基本知识技能,形成对组织基本认同归属感。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队伍历史知识,按照规范程序参加入队仪式,理解国家对少年儿童的要求。基本路径有以参考观察为主的实践体验、少先队阵地宣传、网络平台创建利用等。根据实际研究能够发现,制定的少先队队前教育目标应该能够为所有小学生初步掌握少先队基本知识技能起到积极引领作用,使小学生对组织产生积极向往和较高兴趣,从而对组织产生较高的光荣感、归属感、认同感。在开展队前教育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对队前教育内容明确掌握,要严格按照“把握队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坚持队前教育的儿童行为、重视队前教育的基础性”原则,对少先队的建队历史、基本知识礼仪、参与规范程序、入队申请书等相关内容明确了解,不断丰富队前教育实践经验,从而通过对队前教育全面深入的研究,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我国少先队队伍整体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队前教育的目标

本文将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主动观察和访谈、调研等方式,对少先队队前教育的个案进行研究。通过搜集少先队队前教育的成功案例和典型案例,对其中能够促进队前教育有效开展的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少先队队章精神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明确了解少先队队前教育的目标应该将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目的为原则,将兑现教育的政策内容和实践经验作为基础。

(一)队前教育目标依据

少先队队前教育依据包括以相关政策为基礎,以学生身心特点为前提,以组织教育目的为指导。《少先队先锋章程》规定目的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少先队目的组织教育基本遵循。组织教育旨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组织教育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情感认同为核心,使少先队员情感认知接受,意识形成少先队信仰价值取向,适应队伍组织文化纪律。组织教育目的是组织教育方向,对组织教育各阶段目标起到统领支配作用,队前教育受到组织教育支配,为培养儿童对组织责任感打下基础。

(二)队前教育目标构成

少先队队前教育目标是对入队儿童完成教育计划达到规格要求,队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组织观念,少先队队前教育目标包含认知情感方面内容,少先队儿童能理解信念有关情绪特点,相关文件给出每层目标具体内容。队前教育目标包含儿童对技能的掌握。少先队队前教育目标是引导适龄儿童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形成对组织基本认同感,包括认知情感与技能层面内容。认知目标是有关队伍基本组织再现认知,情感目标是对组织兴趣态度等方面满意态度形成;动作技能目标是对组织礼仪训练等运动技能形成。

二、队前教育的内容

对于队前教育内容而言,主要是指即将入队小学生初步掌握的少先队基本知识和技能,不需要小学生对所有少先队知识全部掌握,只需要对少先队组织产生初步了解,建立主动参与的欲望即可。与此同时,队前教育的内容要尽可能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确保能够充分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特征。另外,队前教育内容还要符合社会实际,能够从具体形式以及发展需求角度出发。

(一)队前教育内容选择原则

少先队队前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基础,选择合理的队前教育内容是队前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队前教育内容选择由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社会需要决定队前教育符合时代性,队前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基础性。选择队前教育内容应坚持注重基础性、把握时代性原则。队前教育内容基础性是儿童学习掌握队伍组织基本知识技能,突出队前教育在少先队组织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队前教育目标强调初步掌握少先队基本知识技能,让准入队儿童初步了解少先队组织产生,组织教育贯穿于队前队中离队过程。少先队基本知识技能掌握为儿童组织生活打下基础,知识技能学习影响儿童对组织目标等认同。

(二)队前教育主要内容

队前教育内容要坚持儿童性与时代性,梳理队前教育相关文件,概括队前教育基本内容。全国少工委发布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日活动通知,组织开展入队仪式活动规定深入开展基本知识教育,向少年儿童讲解党对少先队员的要求,鼓励少年儿童向队组织提出申请,队前教育内容包括党团队关系,提出入队申请等。队章提出少先队活动实施参考一年级活动,内容是接受队前教育,激发对少先队组织向往。少工委发布《“喜迎十九大”主题队日活动通知》提出要把握开展主题活动作为队前教育重要内容。对队前教育内容规定开展队章队史等基本知识教育。少先队队前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有关文件未详细指出每部分具体内容,要求掌握少先队队章等常规性知识,同时反映新时期少先队队前教育新要求。少先队队前教育基本内容包括了解队伍历史知识,理解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希望要求,掌握队伍基本礼仪。少先队基本知识是初步了解队伍组织,通过学习了解队伍知识,激发儿童对组织的好奇心,对提升儿童组织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少先队基本知识包括队伍创立领导者,队员队委标志等。少先队是具有丰富历史积淀的集体,队伍组织经历1924-1927年劳动童子团,1927-1937年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1945年抗日儿童团,1946-1948年地下少先队,1949年至今少先队五个阶段。队史体现少先队组织良好声誉,组织声誉影响组织认同,准入队儿童通过学习少先队历史了解历次革命运动中的贡献,培养儿童传承优良传统的意识,提升对组织的自豪感。

三、队前教育的路径

当前全童入队背景下,如何确保适龄儿童接受队前教育是少先队工作者面临的挑战,队前教育是少年儿童接受组织教育的开端。少先队队前教育路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确定的渠道,要协调队前教育各部分相互关系,促进队前教育综合发展,体现于队前教育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队前教育路径包括结合图例讲授学习,少先队阵地宣传,主题活动开展,网络平台创建利用等。

(一)将队课方式与图例相结合开展教育

作为保证少先队各项活动课程有效开展的方式之一,队课是青少年学习少先队基本知识和礼仪的主要方式,以讨论、讲授、问答、练习等方式为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讲授内容尽可能清楚、直观,使小学生能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充分感受体验;讲授内容要与小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衔接,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加深小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问答、讨论、练习等多样化方式,讨论例如红领巾的技法等相关问题,通过教师亲自示范以及学生互相对照,使学生明确了解佩戴红领巾的步骤。教师在队前内容讲授的过程当中需要尤为关注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根据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保障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是队前教育在实践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内容是作用于小学学生主观观念上的教育,而想要让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思想态度都受到有效的影响和帮助,教师在队前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讨论和练习当中,在实践分析探究和讨论的过程当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学生在理解认知上更加清晰,也更可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提高队前教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喜欢玩各种玩具,更喜欢与同伴在一起开展各项娱乐活动,获得快乐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与玩耍有关。因此在开展队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依靠单独讲解,还要带领小学生开展趣味性活动,使小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感受少先队组织的良好氛围,体验少先队的实际生活,提高小学生加入少先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是对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高度尊重,而且还能将队前教育具有的活泼性和生动性充分呈现出来。开展新队员游戏通关队前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队前教育知识,激发学生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向往。把传统争章活动融入其中,有效激励儿童积极追求进步,活动鼓励儿童通过自学,班主任讲解等方式学习了解少先队知识,辅导员教师讲解活动,通过黑板报呈现活动,深化学生对少先队知识的认识。相关教师需要认识到在队前教育中主题活动有效开展所能起到的效益和影响,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于参与少先队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为此教师就需要对主题活动做出有效的构建优化和改良,利用主题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少先队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悟得到成长得到发展,教师在主题活动构建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教师需要关注起主题活动的趣味性,保障主题活动开展的氛围,其次教师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认可和鼓励,一方面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一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需要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对活动流程活动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开展多样性组织活动,发挥主题活动所能起到的实践教育价值和影响。

(三)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有效建立和积极利用

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小学生从出生就会接触大量电子产品,因此在开展队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比如,将班级作为单位,创建对应的队前教育平台,将开展队前教育过程中拍摄的学生学习敬队礼、佩戴红领巾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到平台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队前教育中可以结合儿童特点开发网上游戏及动漫视频,如少工委办制作推出宣教微视频《入队第一课》,各地区学校可根据实际制作特色队前教育动漫。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传递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索视频。根据小学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规律,选择一些小学学生能够接受且在观看之后能够得到收获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得到培养和教育,同时将这些教育资源引入到队前教育当中,也可以提高队前教育和影响,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队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改良。

(四)以参观考察为主的实践体验

对于实践体验而言,主要是通过具体操作和感受,对新鲜事物进行认知的一种有效教育措施,主要分为内心体验和行为体验两方面。行为体验是一种小学生亲身经历的动态实践过程;内心体验是以小学生行为体验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的升华和内化,二者不仅互相依赖,而且互相发挥作用。实践体验教育不仅是提升小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少先队组织各项教育活动的有效方法。在小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少先队组织所策划、安排的任何实践体验活动都能使正面教育的效果得到强化。小学生通过参与少先队组织工作、各类社会实践,体验教育、学习榜样等活动,能够对社会生活产生全面、正确、积极、向上的认知,对社会主流价值思想观念全面接收,从而形成朴素的情感认知。在开展对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使小学生感受、认知组织,这对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组织认知以及组织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对实践体验具有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明确了解,为小学生在对前教育中更多的体验和感知创建良好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大量能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确保对前教育能够在室内、室外与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环境下顺利开展。开展实践体验教学的方式具有多元化特征,比如,调查访问、参考观察、社会参与、加色扮演等,鉴于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和年龄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参考观察方式对小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教学具有较高有效性。比如,可以带领小学生参观英雄故居、少年宫、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基地等,使小学生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在队组织伟大的奋斗历程中,顽强不屈、英勇向前的精神。

综上所述,提高队前教育效果的路径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以队课为主要形式,将图例结合其中,对学生讲解并传授相关知识;制定一个主題,围绕该主题开展队前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对不同主题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感;将少先队阵地宣传活动以及其他活动内容合理渗透到队前教育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创建网络平台,对平台中的丰富内容进行充分利用。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入队少先队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今天我入队——入队仪式
自从马上入队了
加入少先队
我入队了
入队
活用物理基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