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考古材料解读早期中华文明史
2022-03-30卢晓华
卢晓华
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1]在史前史研究中,考古材料对建构历史发挥了主要作用。考古出土的非文字资料往往涉及各种超过了已知文字材料和传世文献的问题——环境、适应、生存、定居、自然资源的开发、工艺、技术,以及贸易——将会大幅拓宽历史研究的范围。[2]对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笔者以“何谓早期中国?”之问为课魂,试以考古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时空下“中国”之内涵。
一、运用考古材料还原历史场景
《中外历史纲要》以“纲要”形式叙述历史,抽去了历史现场的丰富信息,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学生难以理解。考古材料引入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拼凑出一幅相对完整的原始人生活图景。
材料1:由龙骨山洞取出四十多个北京人的遗骨,上十万件的已制成或未制成的劳动工具——石器,成批的骨器、角器,上百种野兽化石,还有用火的遗迹。在灰烬层里,发现了除了鼠的骨骼之外,许多烧过的破碎兽骨。北京人肢骨基本上已具有现代人的形状了。他们的寿命短促,据遗骨统计,死于约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占39.5%;死于约三十岁以下的占7%;死于五十至六十岁之间的占2.6%。
——贾兰坡等《中国历史的童年》
设问:依据考古材料开展合理想象,以“北京人的一天”为主题写一篇历史记述文。
历史是需要想象的,因为“古代史的材料绝大部分零星片段,如何在片段之间发现和建立“意义之网”,有时靠运气,更多的靠想象。[3]根据考古材料,我们不难想象北京人生活的艰苦(简陋的劳动工具和短促的寿命可证实)。工具简陋使北京人不可能经常获得巨兽。所以采集是北京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另外,原始人群的考古发现,绝大部分不在中原地区。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那时中原河谷地带经常遭到洪水袭击,显然不能成为猿人聚居之地。由此教师追问: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唯物史观哪些观点?这样得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世界”水到渠成。
二、运用考古材料比较阶段特征
“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哪个先出现?”乍一看,这个问题没难度。看一下教材怎么说就行。但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来看,这需要基于考古证据的历史阶段特征比较。
材料2:陶寺遗址早期城址总面积为56万平方米。遗址内有宫城、外城,平民居住区和仓储区,还有礼制建筑。……发掘王墓6座,使用木棺,每座随葬品均在百件以上。大贵族墓数十座,也使用木棺,随葬品几件至几十件不等。近千座小墓大多没有随葬品。陶寺中期王墓……其中的6柄玉石列钺,不仅象征王权和军权,而且与公猪下颌骨共同组成了表达修兵不战的“上政”治国理念。陶寺晚期宫城内遗址还出土了3件写有朱书陶文的扁壶残片,虽然对它具体是什么字,专家解读不同,但这些字符与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之间的明显传承源流关系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摘编自李琳之《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
设问:依据考古发掘的成果判断陶寺处于部落还是国家阶段?讨论:陶寺遗址发现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材料3:二里头文化二期遗址总面积超过了300万平方米。……宫殿院内出土了一具年龄大约在30—35岁的男子骨架,骨架上部还摆放着一条大约由2000块绿松石和一些玉料制成的“龙”。在所有出土的工具中,农具占有42%的比例。……二里头文化四期遗址规模和建筑布局一如既往,但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数量、种类明显增多,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箭镞数量比前几期增加了很多。
——摘编自杜金鹏、许宏《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
材料4:长江上游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出土的变形兽面纹铜牌饰,一般认为是以二里头文化的同类器为原型仿制而成。在黄河支流渭河流域的甘肃天水,也采集到了一件兽面纹铜牌饰,与二里头遗址出土铜牌饰相类。
——许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设问:根据材料3,归纳二里头遗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与陶寺遗址文化相比,二里头文化有何特点?材料4又说明什么?
二里头是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它以中原为中心建立,以军事、政治的纽带把中华两河流域文化圈进一步联结,加速了各区文明发展的进程,从而产生了具有双重来源或多源的商代方国文化、周代侯国文化。[4]通过考古比较,学生对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关联性以及二里头文化对于商周的影响等疑问豁然开朗。
三、运用考古材料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背景。考古学在地理和历史之间建立起一种天然的联系,因为每一件来自受到控制的考古发掘中的器物都具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历史背景,另一个是地理背景。考古发掘使得这两个背景相互结合,从而使得历史事件能够确实地和它们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5]以“分封制”概念为例,考古资料能帮助学生解读。
材料5:宜侯夨簋及部分铭文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迁侯於宜。赐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赐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廿,厥宅邑卅又五,……百又四十。赐在宜王人〔十〕又七裏。赐奠七伯,厥〔庐〕〔千〕又五十夫。赐宜庶人六百又……六夫。
注:宜是地名,侯是官名,夨是人名,簋是器名。
设问:宜侯夨簋铭文反映了西周分封制是如何操作的?“封建诸侯”为何能保证周王室对天下的有效统治?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说明周王授土是有“图”作为依据的,这可以让周王对封地情况了然于胸。分封时要“赐土”(厥川三百)和“授民”,授民包括担任官职的人(如“王人”和“奠七伯”)。这种人员分配方式,不仅是周王在帮助诸侯生存,也是加强中央对诸侯的控制。还有土著居民(宜庶人六百又……六夫);还要“分物”,颁给诸侯带有带有“文武之道”的象征含义的器物(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还有宗庙祭祀之器(商瓒),表明诸侯与周之间拥有紧密的血缘关系。
考古资料反映了分封制的政治智慧:第一,周代封建是一种统治方式。在天下范围内建立若干以王室懿亲及功臣谋士之国为首的统治区域,瓦解、分割殷人势力,对广袤地区进行有效控制。第二,周代封建是建立在族群大迁移基础上的人口重新编组,促使诸侯国一级的政治组织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第三,周初封建是周人集团内部对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形式,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6]
四、运用考古材料深化历史认识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孕育、誕生和初步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如何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时期“最初中国”的历史地位,考古资料最具说服力。
材料6: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但由于缺少易于开采和冶炼的金属矿藏,这里金属农具的使用远远晚于其他古代文明地区。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四千纪即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出现了铜刀、铜斧、铜锄等农具。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时代也出现了铜制工具。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在公元前三千纪已广泛使用铜制鹤嘴锄。而黄河流域直到夏代才出现铜器。春秋时期青铜还十分珍贵,被称为“美金”,只用来制造礼器和兵器,很少用来制造农具。发明冶铁术之后金属农具才被普遍使用。
——马振铎等《儒家文明》
设问:依据考古材料分析为什么中国上古时代国家产生而氏族制却未解体?
面对严峻自然环境、落后的工具,中国先民只有依赖群体才能生存。其他古代文明地区的国家,一般是在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以新的权力机关代替原来的氏族制机关而产生。中国古代国家产生却是氏族制强化的结果。如“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7]考古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从部落到国家”和“商和西周”子目的内在逻辑,明白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材料7:中华文明起源如“满天星斗”般遍布华夏大地。当陶寺贵族偏居晋南一隅坐享荣华时,嵩山南麓则是一片“天下万国”场景。随着瓦店、王城岗、古城寨等河南龙山城址相继衰落,新砦大邑崛起并迈开社会整合步伐。经历几百年逐鹿中原,东亚历史上最早广域王权国家在洛阳盆地崛起——二里头,正处在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节点上。
——桂娟《二里头:从多元走向一体》
设问:结合材料7和本课教学所有线索,谈谈你对“何谓早期中国”的理解。
“古国—王国—帝国”是中国考古学工作者用来表示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术语。古国时代,也被称作邦国时代,用最初提出者苏秉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满天星斗”,是一种无中心的万邦文化多源时代。王国的特征是“国上之国”,即各诸侯国或酋邦之上还有一个中央王朝存在。但各诸侯国还有独立的血缘继承权和其他政治权利。帝国已经是成熟的国家形态。皇帝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8]国家发展形态是理解“何谓早期中国”的一条线索。“中国”也是一个地理概念,即中国是居于“天下之中”的“中央王国”。“中国”作为词组,最早出现于《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可见在周人眼中,“中国”即指周王朝中心地区,即成周一带。“天下之中”的说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看法,认为洛阳一带是大地的中心。另一方面,这里确是当时朝会、商业、文化及交通的中心。[9]“中国”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即各古国、各诸侯国所共同认定的“华夏”文化共识圈。对陶寺到西周遗址中发掘的大量礼器说明“中国”这个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敬天祭祖”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更为广泛的政治意义而言,文化中国和地理中国也都是政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10]
五、结语
史学不是对过去的研究,而是对过去在现在所造成的结果(遗迹、残迹等)的研究,是一种从遗迹到事实的推理艺术。[11]历史教学若想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就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历史遗迹,发挥历史想象与推理能力。历史课上考古资料的运用不是为了追求形式。如果文献资料能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引入考古资料。但文献往往反映的是贵族、官僚和知识精英的事迹和观点,而工匠与商人在文献记载中很少提到。与后世文献相比之下,不会说话的考古材料还是具有很强质朴性,可以提供丰富的历史线索。
【注释】
[1]王巍总:《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1页。
[2][美]罗泰:《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3页。
[3]邢义田:《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216页。
[4]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北京:三联书店,2016年,第163页。
[5]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24—25页。
[6]黄爱梅:《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3页。
[7]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5—6页。
[8]李琳之:《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4、14页。
[9]杨海中:《图说河洛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10] 李琳之:《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第14页。
[11][澳]塔克尔:《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史学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