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育经历会影响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吗?
——来自重点财经院校的证据
2022-03-29陈沛
陈 沛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愈发强调跨学科教育的意义。“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文件也多次提及“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1-2]等。跨学科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未来趋势[3-4]。虽然国内外文献对“跨学科”的定义各不相同[5-9],但就跨学科教育而言,其基本形式在于学生同时主修和辅修不同学科的专业,或在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进入不同学科学习。前者被称为横向跨学科教育,涉及知识、课程、科研、组织等要素的跨领域整合[10-11];后者是纵向跨学科教育,也叫历时跨学科教育,强调个体受教育经历的跨学科特征[12]。已有研究表明,诺贝尔奖得主[13-14]、世界知名大学校长[15]、中国科学院院士[16]、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7]等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人才多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对科研工作而言,跨学科教育经历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构筑差异化的思维模式,促进个体职业发展[18-19]。科研人才成长离不开科研生产活动,而论文发表是科研生产活动的主要形式。尽管跨学科教育经历在科研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已成为研究共识,然而跨学科教育经历在科研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却并未得到足够的证据支持。本研究以重点财经院校教师作为分析样本,通过15 年的期刊论文发表数据,探寻跨学科教育经历与教师科研产出之间的内在关联,深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教师职业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等领域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探讨了高校教师科研产出问题。尽管已有研究尚未对哪些因素影响高校教师科研产出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但归结起来这些因素大概由三个维度构成:外部环境、组织机构、教师个体。
就外部环境而言,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可能影响教师的科研生产行为,进而作用于科研产出。从制度环境看,科研竞争机制在不同学术环境中体现鲜明[20];管理机制和绩效奖励能够改变教师科研产出的方式[21-22];教师处于“不发表,就出局”的“非升即走”制度环境中,因科研压力会导致产出数量明显上升[23]。从政策环境看,我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实现了科研产出的快速进步,但也拉大了不同层级院校之间的差距[24];在开放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中,人才可以借助流动政策促进科研产出[25]。除上述分析外,学者们还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研环境进行个案研究,论证了相应政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就组织机构而言,领导因素在教师科研产出的研究中被经常提及。在科研组织之中,领导者个人风格、科研水平以及领导方式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组织氛围,而且可能直接作用于内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26-27]。与此同时,组织规模被视作影响科研产出的重要变量,而究竟大规模组织还是小规模组织有助于科研产出存在争议[28-29]。此外,组织结构[30]、教学负担[31]、科研辅助人员[32]等影响因素也得到了实证检验。
就教师个体而言,人口统计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最受关注。在人口统计特征方面,有学者从性别视角观测高校教师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认为女性教师因缺乏社会资本导致科研产出显著低于男性[33-34];也有学者关注年龄对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35-36];还有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背景越高的教师科研产出相对越高[37]。在人力资本特征方面,学历背景、毕业院校、博士后经历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科研产出,从而衍生出学术“近亲繁殖”、学术职业选择、教师学术履历等系列议题。譬如,在学术“近亲繁殖”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毕业留校对博士教师科研产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8],这在同行合作和国际期刊发表上得到体现[39];在学术职业选择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高毕低就”将造成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相对偏低[40];而在教师学术履历之中,霍尔塔(Horta)的研究表明博士后经历对于教师融入学术共同体、实现科研产出有所裨益[41]。
综合来看,在既定的外部环境和组织机构因素下,人力资本特征可从微观视角阐释科研产出背后的个体差异。虽然上述文献注意到人力资本在分析教师科研生产行为中的理论价值,但鲜有研究触及跨学科议题,揭示跨学科教育经历在教师科研产出中的政策意涵。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在相关概念基础上,拓展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特征的讨论范畴,运用计量模型揭示教师学术履历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凸显人力资本理论在教师科研产出研究中的价值。
(二)概念界定
跨学科教育经历 结合相关文献[12],本研究中的“跨学科教育经历”指教师在不同学位层次(本科、硕士、博士)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位。
跨学科论文发表 借鉴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提出的“弱关系”和“强关系”概念[42],本研究认为教师在科研生产活动中存在“弱意义”和“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其中“弱意义”“强意义”分别与教师的博士阶段教育经历、全部阶段的高等教育经历相关。
“弱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 从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学术关系上看,博士阶段应是教师接受系统科研训练的职业准备期,因而在进入高校工作后,教师或许依然会沿袭博士阶段的科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研究取向和期刊发表的“路径依赖”。对此,需观测教师发文期刊与博士学位的学科属性,从“弱意义”上界定跨学科论文发表——如果某位教师发文期刊的学科属性与其博士学位的学科属性不同,则该教师进行了跨学科论文发表。
“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 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也与其科研活动具有一定意义的社会性联结。考虑到高等教育在科研人才培养中的贯通性特征,这里界定“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如果某位教师发文期刊的学科属性与其高等教育阶段全部学位的学科属性均不相同,则该教师进行了跨学科论文发表。
科研生产偏好 偏好是对于特定事物或事件偏爱或喜好的描述,消费偏好或生产偏好在经济学中被视为一种选择行为。在文献计量学领域,有学者提出“学术偏好”概念[43-45],主要针对科研生产过程中的选择行为。从实际含义看,“学术偏好”其实更接近“科研生产偏好”。相关研究显示,海归教师更倾向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6],“近亲学缘”教师在发表论文过程中更依赖机构内合作而非机构外合作[47]。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取重点财经院校教师作为分析样本。重点财经院校为原“211 工程”高校、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发展目标、教师规模、科研水平、政策导向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同于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体系,财经院校不同院系的科研生产模式相对趋同,教师的科研行动具有一致性;凭借近些年的“财经热”,财经院校在招生和教师招聘中吸收了大量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的人才,在研究取向上强调“跨学科”,同时也鼓励跨学科论文发表,跨学科教育经历与教师科研生产行为具有关联性。样本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和单一学科教育经历的教师样本分布
(二)数据采集
教师所在院系的官方网站和中国知网数据平台是数据采集的主要渠道。
通过院系官方网站,本研究手工提取每一名教师的任职机构、性别、职称、毕业院校、毕业时间、所获学位、所学专业等信息,共采集到2650 个有效样本。样本均为在教学科研岗或科研岗实际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不包含客座教授、名誉教师、行政以及其他科研辅助人员。
针对教师发表的中文学术论文,本研究采用“一校一匹配”的方法,对人员姓名、期刊名称、论文发表时间等逐一对应,最大程度上规避教师重名问题;参照我国现行学位授予标准将CSSCI期刊的学科类别对应至学位目录的14个学科门类中,以此判断教师发文期刊的学科属性;选取2004 年至2018 年作为期刊数据的时间检索跨度,并按照作者的第一机构予以识别。针对教师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本研究采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SSCI期刊目录,依据与中文期刊学科属性相一致的判断方法,对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机构加以识别。
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网络查找、邮件问询、学位论文识别等多种方式对缺失信息的样本加以补充;通过建立全国大学校名比对库,精准查找教师毕业院校中的“历史校名”,解决院校更名、裁撤、并校、升格等问题造成的计量困扰。
(三)变量设定
被解释变量包括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质量、科研生产偏好三类(详见表1)。
表1 相关测量指标含义及说明
核心解释变量为跨学科教育经历,以教师在不同学位层次(本科、硕士、博士)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位作为判断标准(跨学科=1,单一学科=0)。本研究还区分了“本硕跨学科”与“硕博跨学科”两类不同的跨学科教育经历:如果某位教师的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学科属性不同,那么该教师具有“本硕跨学科”经历;如果某位教师的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学科属性不同,则具有“硕博跨学科”经历。
控制变量(其他解释变量)主要包括性别(男=1,女=0)、职称(中级及以下=0,为参照组)、任职院校(固定效应)[48]、博士毕业院校(“双一流”院校=1,其他院校=0)、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数等。性别和职称是反映人口统计特征的常规控制变量。选择任职院校变量是为了控制组织制度环境对跨学科论文发表的影响。选择博士毕业院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两个变量是为了控制教师入职前的个体能力差异,以降低内生性程度。
(四)模型建构
鉴于因变量为存在大量0 值的计数型变量,研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预测教师发表的全部论文数、第一作者论文数、跨学科论文数;采用Probit模型预测教师跨学科发文倾向;根据删失数据(censored data)特征,采用Tobit模型预测论文的篇均复合影响力和综合影响力、跨学科论文的篇均复合影响力和综合影响力、跨学科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比例。
三、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教师科研产出主要有中文论文、外文论文、著作、译著等不同形式。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文学术论文是衡量教师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其中CSSCI 期刊因其受到的广泛认可在测量科研产出中得到应用。对我国高校教师而言,中文学术论文更能体现中国学术研究的话语体系、逻辑范式、现实问题等。因此,本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前四部分主要针对教师在CSSCI 期刊上发表的中文论文测量跨学科教育经历的影响效应;而在第五部分——敏感性分析中,以SSCI 期刊数据反映教师外文学术论文的产出情况,对前述结论加以检验。
(一)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数量的影响
从重点财经院校的教师样本看,在既定条件下,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具有显著影响(见表2)。针对全部论文数和第一作者论文数的负二项回归显示,跨学科教育经历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76 和-0.189,且在1%水平显著。也就是说,与单一学科教育经历相比,跨学科教育经历不仅不能促进教师多发表论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论文数量。由此推测,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的教师似乎并不擅长或不倾向大量生产论文。然而,对于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发表论文而言,跨学科教育经历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跨学科论文数的回归显示,按照“弱意义”和“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观测,跨学科教育经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38 和0.342,且在1%水平显著。这说明跨学科教育经历能促进教师跨学科科研产出数量的增加。
表2 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数量的影响
(二)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质量的影响
科研产出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49]。跨学科教育经历是否会影响教师科研产出质量?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期刊的学科属性时,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的第一作者论文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考虑期刊的学科属性时,跨学科教育经历会影响教师的跨学科论文质量(见表3)。
表3 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质量的影响
就具体指标而言,以篇均复合影响力测量质量时,跨学科教育经历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224(弱意义)和1.545(强意义);以篇均综合影响力测量质量时,跨学科教育经历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99(弱意义)和0.896(强意义)。两组系数均在1%水平显著为正,并且“强意义”的系数更大。由此可知,跨学科教育经历虽然不会影响教师科研产出的“整体”质量,但会提高教师跨学科科研产出质量;对于“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跨学科教育经历的影响效应更大。
(三)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生产偏好的影响
科研生产偏好可以揭示出教师在不同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意愿和程度。从“弱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看,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的教师倾向在与自己博士学位学科属性不同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见表4)。在Probit 模型预测下,跨学科教育经历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332,且在1%水平显著,说明跨学科教育经历能增加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发表论文的可能性。在Tobit 模型中,跨学科教育经历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211,且在1%水平显著,说明跨学科教育经历有助于提升教师跨学科论文数在全部论文数中的比例。跨学科教育经历能够对教师的科研生产偏好产生影响。
表4 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生产偏好的影响
“弱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主要反映了教师不同于博士学位所属学科的科研生产行为,却无法排除教师在工作后重新“回归”本科或硕士阶段研究领域的可能。倘若“强意义”的科研生产偏好存在,那么教师探索新学科领域的动因就能得到进一步证明。从回归结果看,跨学科教育经历解释了教师在不同于自己全部学位所属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行为,跨学科发文倾向、跨学科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比例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36 和0.224,且在1%水平显著。可见,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的教师愿意到自己未曾攻读过学位的学科领域进行科研生产活动。跨学科教育经历确实在“强意义”上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生产偏好。
(四)不同类型的跨学科教育经历的影响效应分析
在高等教育阶段,个体跨学科学习主要发生在“本科毕业攻读硕士学位”与“硕士毕业攻读博士学位”两个衔接时段,因而“本硕跨学科”与“硕博跨学科”被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跨学科教育经历。对于“弱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硕博跨学科”经历的影响效应更大。如表5 所示,“硕博跨学科”变量在解释教师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质量以及科研生产偏好时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分别大于“本硕跨学科”变量的相应系数。对于“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本硕跨学科”经历的影响效应更大。首先,在测量跨学科论文数量时,“本硕跨学科”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硕博跨学科”变量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其次,无论使用篇均复合影响力还是篇均综合影响力测量质量,与“硕博跨学科”相比,“本硕跨学科”变量的回归系数更大且显著程度更高;最后,对科研生产偏好分析,“本硕跨学科”与“硕博跨学科”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263 和0.158,“本硕跨学科”经历更有助于提升教师跨学科论文数在全部论文数中的比例。
表5 不同类型跨学科教育经历的影响效应
以上结果表明,具有“硕博跨学科”经历的教师更善于在不同于自己博士学位所属学科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而具有“本硕跨学科”经历的教师则勇于在不同于自己全部学位所属学科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由此判断,“本硕跨学科”经历对教师探索新学科领域意义更大,其中硕士阶段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通过本科到硕士阶段的学科转换,教师增强了跨学科研究意识,在从事学术职业后表现出更强的跨学科研究取向与研究能力。
(五)敏感性分析
15 年的CSSCI 期刊数据证实了跨学科教育经历对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接下来,本研究以SSCI期刊数据对上述结论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以此检验跨学科教育经历在教师英文学术论文发表中的作用。如表6 所示,教师的跨学科教育经历对英文论文的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以及生产偏好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弱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本硕跨学科”经历对教师的跨学科论文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硕博跨学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本硕跨学科”经历对教师跨学科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比例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本硕跨学科”经历对英文论文的篇均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亦对教师跨学科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比例具有促进作用。“本硕跨学科”经历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印证。
表6 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发表英文学术论文的影响
以上回归结果证实了教师的跨学科教育经历对于不同形式学术成果产出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跨学科教育经历在高校教师科研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分析了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验证了人力资本特征在教师科研产出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的整体数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跨学科科研产出数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教师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和第一作者论文数而言,跨学科教育经历有显著负向影响;针对教师发表的跨学科论文数而言,跨学科教育经历有显著正向影响。
第二,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科研产出的整体质量影响并不显著,但对跨学科科研产出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弱意义”和“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均显示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促进作用,其中“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跨学科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跨学科教育经历能够对教师的科研生产偏好产生影响。跨学科教育经历有助于增加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可能性,提升教师跨学科论文数在全部论文数中的比例。与“弱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相比,“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在严格尺度上验证了教师的科研生产偏好,解释了教师在不同于自己全部学位所属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行为。
第四,不同类型的跨学科教育经历的影响效应不同。对于教师跨学科论文发表,“硕博跨学科”经历在“弱意义”上的影响效应相对更大;在“强意义”的跨学科论文发表上,“本硕跨学科”经历的影响效应相对更大。“本硕跨学科”经历突出反映了硕士阶段对于探索新学科领域、增强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二)政策建议
跨学科科研生产突破了固有的学科边界,加速了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本研究认为,对教师跨学科论文发表的理解应嵌入科研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之中。
首先,应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纵向体系,建立不同学科间的学位衔接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相对重视同一学位层次中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而比较忽视不同学位层次的跨学科学位衔接。在“基地班”“试点班”“双学位”等制度设计下,高校普遍关注本科生的跨学科培养,而对于研究生的跨学科教育相对不足。许多院校的“推免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等研究生招生政策严格限定了学科甚至专业边界,导致跨学科人才并未获得足够的识别机会,其上升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高校需考虑打破研究生招生选拔中的学科壁垒,强化研究生教育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不同学科在纵向层次上的学位衔接机制,进一步挖掘具有跨学科研究潜质的人才。
其次,应适当放宽教师招聘中的学科条件,促进学术团队的学科结构多元化。在高校教师招聘中,科研人才需求计划往往围绕特定学科或专业岗位设定,部分院校甚至提出“本硕博学科须一致”的限制性条件。此类招聘政策不利于高校吸收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的人才,易造成学科团队结构同质化,从而抑制学术创新。建议高校人事部门与基层院系组织充分协商,根据不同科研团队特点、现有师资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柔性招聘政策,适当放宽学科和专业限制,避免“一刀切”政策对跨学科人才的挤出。
最后,应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创新评价制度,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与发表。科研评价制度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导向,进而影响高校教师的科研生产行为。对于学术成果认定,如果教育管理部门在学科评估时强调学科与期刊的“对应性”,那么高校就会将这一信号传导至职称评审与科研绩效考核中,从而弱化教师的跨学科科研生产偏好;相反,如果教育管理部门在各类评估中鼓励跨学科研究与发表,那么高校也将采取相应策略,激励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和交叉领域发表学术成果。
(三)研究局限
尽管本研究证实跨学科教育经历会对高校教师科研产出产生影响,但仍存在以下研究局限,拟在未来研究中完善:其一,以财经院校作为观测对象,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类型院校是否适用尚需检验,今后将扩大样本范畴,通过更广泛的院校调查揭示共性与差异;其二,尽管控制了教师任职院校这一关键变量,但对于不同基层院系组织在教师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还需进行调研,从而进一步掌握教师跨学科发表的驱动机制;其三,从期刊的学科属性判断教师跨学科发表,无法根据论文内容阐释跨学科研究的创新含义,跨学科研究带来的创新效应亦值得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