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发生动力与体验障碍研究
2022-03-29余志远杨振宇陈思悟
余志远,杨振宇,陈思悟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 言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积极寻求他们的旅游参与对自我提升及对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影响。这种向更高意义和价值目标追求的转变促使一些新的旅游方式的兴起和发展,其中增长最明显的例子是公益旅游。作为“志愿服务”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体,公益旅游最初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的欧美发达国家,然后扩展到美洲、亚洲和非洲[1]。它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都受到欢迎,尤其获得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原国家旅游局2015年发布的“中国旅游志愿者”行动计划,旨在提高中国公益旅游者的数量和质量。在公益旅游发展过程中,国内不少高校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项目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平台。很多大学生参加完公益旅游项目后,明确表示获得内在的充实和成长的满足。相关研究揭示,个体通过公益旅游体验会获得或提升诸如自我认同、自我效能感、社交网络变化、意识提高、合作、利他主义、同情心、亲密关系、共同规范等价值[2-5]。但有国外学者表示,尽管大多数公益旅游者表示公益旅游项目总体令人满意,但仍有改进的空间,这种改进无论是对志愿者还是对东道主社区都有利[6]。事实上,国内有不少大学生公益旅游者反映他们参与公益旅游项目后并非都因此而获得积极体验,同时伴随有各种负面的体验,导致一些参与者对公益旅游项目产生担忧、抵触的情绪[5]56。因此,如何推动国内公益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该行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以国内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为案例,从体验的视角对该类特殊的亚文化群体开展的公益旅游活动展开分析,进而为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出解决策略。具体的分析路径为:(1)讨论该群体开展公益旅游的发生动力,并以此作为理解体验的基点,系统性地了解大学生为什么参加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这个根本性的问题;(2)重点关注他们对负面体验经历的倾诉,并从这些经历中获悉体验障碍的因素;(3)据此提出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从理论价值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本研究比较系统地探讨国内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的发生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前人研究尤其是西方学者更多侧重于对公益旅游体验积极影响等问题的分析,而本研究关注东方文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海外志愿者的公益旅游体验,尤其突出对公益旅游负面体验进行探索而体现本研究的理论创新。从实践价值的角度而言,该研究能够帮助公益旅游目的地、公益旅游项目组织者深入系统地了解公益旅游者的需求,帮助公益旅游者获得更优的体验,并促进该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国内部分参与过海外公益旅游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来源包括:(1)通过滚雪球抽样法邀请到28名志愿者作为研究被试,对其在2014—2019年间参加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项目经历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访谈获得的文本资料作为重点分析数据。访谈主要围绕受访者及项目的基本信息、参与动机、消极体验经历、针对项目方的建议等提要展开,同时根据受访者的反应,调整具体的语言表述及作补充性的追问。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为30—50分钟。(2)从知乎、简书、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收集到10份2014—2019年内海外志愿者的归国报告、游记以及回忆文章等作为补充性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对这些数据来源进行编号,其中访谈获得的文本编号为FT01—FT28,网络平台收集的文本编号为WL01—WL10。从隐私保护的角度,每位海外志愿者在本研究中只使用他们的网络昵称。这些海外志愿者参加的公益旅游活动以儿童及青少年教育为主,另外包括环境保护、医护支持等;到访的目的地国包括斯里兰卡、罗马尼亚、泰国、黑山、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摩洛哥、阿曼、印度、突尼斯、尼泊尔、土耳其、捷克、柬埔寨和乌干达等。
(二)材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提炼、识别类属概念,并结合情境探索概念之间的关系,以此构建相关命题。结合质性研究方法的优势,本研究可依此获得对研究现象的情境化理解,关注意义的生成过程[7]。本研究使用MAXQDA 10质性分析软件对研究文本进行编码。
三、公益旅游发生的内部驱动与外部力量:理解体验的基点
根据编码分析,归纳获得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发生动力因素,包括驱动公益旅游参与的内部力量以及拉动、推动及制约性的外部力量,总共识别出4大类别18个细分项目因素,概括如表1所示。结合主要因素,本研究做出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表1 公益旅游发生动力因素
(一)利他和利己动机的交织: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的内部驱动力
从编码结果来看,驱动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参与的内部力量主要包括利他主义及提升语言、升学就业、开拓眼界、借机旅游、求新求异、尝试独立、发现自我等利己方面的动机,由此反映了海外志愿者的内部驱动力量表现为利他和利己混合交织的特征。从受访者反馈来看,利他主义是驱动海外志愿者开展公益旅游最主要的内部力量。公益旅游具有利他(亲社会)旅游属性,不仅为志愿者提供真实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目的地社区做出直接的贡献。志愿者不从事传统的有偿服务交换,不是奴役或强迫劳动,而是自发的帮助[8]4。海外志愿者群体大多是青年学生,具有相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助人热情,并且易于被网络上的亲社会宣传所影响[9]。沛沛表示:“报名的时候是听了AIESEC的宣传,觉得帮帮别人挺好的。”(FT08)海外志愿者正是以这种认真、虔诚的态度参与公益行动,成人达己,实现自己的精神升华[10]。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公益旅游活动中,利他主义动机与休闲观光、自我实现等动机并不相互排斥[11]。实际上,在针对公益旅游动机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有学者指出绝对的利他或利己都是片面的[12]126。海外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我价值。有志愿者表示,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还是与不同文化人群交际的训练,都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面对未来的挑战”(FT15)。这些可以为他们在今后的升学或工作积攒更多的优势。许多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对异国文化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摆脱“生活世界”[13]的束缚,出于对存在主义真实性[14]2的追求,不愿参加传统旅行社安排组织的走马观花式的大众旅游项目,而是愿意参加更有意义的可替代性的旅游。公益旅游在激发“利他主义”动机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这些愿望得以实现的机会,通过“文化沉浸”的方式进行深度的体验,产生深层次的情感互动[15]。来自不同国家的海外志愿者从抵达陌生土地的第一天起,就从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由旅行而带来视野的开阔、见识的增长,甚至价值观的提升。
(二)影响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参与的几种外部力量
通过编码分析,本研究从受访者的表述中提炼并概括获得影响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参与的拉力、推力和阻力等因素。(1)外部拉动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参与的力量来源于旅游目的地国,主要包括想体验异国风光和异域文化、当地人友好、接触同龄人等,很多的受访者表示这些是公益旅游项目宣传过程中投射给他们的意象感知,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旅游决策行为。(2)外部推力主要来自身边人的支持、项目的安全保障和项目时间灵活度等3个方面。受访者们表示,公益旅游决策过程中,志愿者的家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强调了他们家庭环境的自由宽松与开明。Shirle和沛沛在分享他们的经验时,着重提到他们前期担任过志愿者的组织工作,由于对项目比较了解,因此认为项目的安全性具有保障,愿意成为海外志愿者(FT04;FT23)。本研究还发现,由本校组织、本校老师带队的公益旅游项目往往让受访者感觉安全性更有保证,更愿意接受。项目的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弹性与志愿者的参与倾向性具有正向的关联。本研究案例中,有部分项目考虑到初次参加公益旅游的志愿者的需求,特别设计了1周左右的短期项目供志愿者体验与尝试,因此而受到志愿者的青睐。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表的灵活性是吸引志愿服务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也提示那些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机构需要更多地倾听志愿者的声音,在项目需要的基础上设计能匹配他们需求的日程偏好和活动安排。(3)在前期决策过程中,让这些志愿者产生顾虑的制约性因素主要体现在负面案例引发的担忧、国际关系紧张和项目费用偏高等方面。在接受访谈的志愿者中,有几位同学表示亲身经历过骚扰和威胁,而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听说过身边人遭遇负面案例。国际关系方面,志愿者丛林和鸣参加的都是印度支教项目,都提到了当时中印冲突带来两国关系的紧张并对他们决策的影响。根据海外志愿者的反馈和公益组织的介绍,海外公益项目通常都会有一笔开销,人均基本上是2 000-3 000元人民币,但也有部分项目费用高达10 000元。因此,部分项目收费过高也构成了阻止及制约很多青年大学生选择从事海外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因素。
四、大学生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体验障碍因素分析
从这些受访者的倾诉中,我们发现他们经历过文化不适应、交流困难、成就感低、被(语言)骚扰等各种各样的负面体验。通过编码分析,本研究归纳总结了以下影响大学生海外志愿者积极体验的障碍因素,主要从项目组织方和目的地受助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项目组织方:作为海外志愿者项目活动体验的组织者
项目组织方是指志愿者所在国负责宣传公益旅游项目、组织本国志愿者前往国外目的地进行志愿活动的机构组织。项目组织方不仅与志愿者从属于相同的国家、语言和文化,还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因此在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体验中占据重要位置。本研究显示,集中在项目组织方而引发的公益旅游体验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组织。项目组织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项目众多、分散,导致组织方力不从心、各自为政。公益旅游的组织方大多数都是全球性的大型机构。以AIESEC为例,这是全球最大的学生组织,机构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庞大而分散的机构和数量众多的项目有时让项目组织方力不从心,极易导致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2.项目设计。项目设计不科学是导致海外志愿者负面体验的关键因素,根据受访者的表述呈现出的相关具体内容包括:(1)项目收费制度设计不合理,例如志愿者和目的地国受助方都要向组织方缴纳费用。(2)项目流程设计不科学,活动前没有让参与者深度了解项目,例如没有告诉受访者具体的行程安排与活动流程。(3)项目时间安排设计不合理。项目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包括项目时间与国内假期存在冲突以及公益服务与旅游的时间占比不合理等问题。例如,有组织方考虑到志愿者培训成本高、组织难度大等因素,常常选择易于安排和管理的旅游活动,导致项目花在休闲方面的时间远大于公益服务时间,这让受访者Caroline“感觉只是顶着公益的噱头出去玩了一圈而已,并没有感受到自己为公益贡献了什么价值”。志愿者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付出了金钱和时间,同样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体现价值[16]。而目前存在某些公益旅游组织受利益驱动,呈商业化趋势的现象[12]126,不仅目的地社区的需求和利益将会被忽视,志愿者的利他动机同样受到影响。倘若公益项目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公益组织与志愿者就应当持有一致的动机和目标[17]69。而现实中,部分项目的名不副实让志愿者的满腔热情被泼了冷水,从而影响了公益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4)项目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难以帮助组织方有效评估项目,完善项目的组织与运营。
3.项目培训与服务保障。项目培训与服务保障包括项目缺少培训、项目人员匹配不当和项目服务配套不健全等3个维度。具体阐释如下:(1)项目缺少培训。大部分的海外志愿者都是尚未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怀有极大的热情,但技能水平相对较弱。入职培训与志愿者满意度呈正相关,培训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公益活动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服务能力,以实现组织的使命[18],可以帮助志愿者理解组织安排的事项以及做这些事情背后的哲学[19]27。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培训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泛泛而谈,甚至不提供相关培训,志愿者只能靠自己摸索,“项目中完全没有培训,项目方没有提供任何指导,志愿者到当地之后就直接开始工作了”。(FT01)(2)项目服务人员匹配不当。这里的服务人员主要指的是项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首先,工作人员安排和项目透明度是志愿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给人以确定性[20]。有受访者提到,项目组织方派遣的带队老师配给数量不足或领导混乱,导致项目差错频出。其次,志愿者的前期工作安排与实际工作岗位不一致也会影响志愿者的积极体验。Louis反馈先前制定的计划与目的地实际需求并不匹配,致使志愿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实际工作,纷纷选择了返程回国。由于志愿者是被利他主义和慈善精神服务他人的愿望所驱动,没有结构化的志愿者工作计划和任务极大地减少了内在奖励[17]69。这种情况也反映出公益项目需要一个合理的规划。缺乏合理规划,反复无常的安排会失去志愿者的信任,项目也无法产生任何公益效应。(3)项目服务配套不健全。项目服务配套指的是项目组织方应尽量帮助志愿者解决服务前期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例如,协助志愿者办理好签证(有些目的地国家自行办理签证很麻烦)、帮助他们在目的地国解决交通通勤问题等。
4.信息沟通。信息是当代社会最普遍的联系形式,它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编码分析结果来看,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匹配、信息不及时与信息沟通不畅等3个维度。(1)信息不匹配是指志愿者在目的地国实际感知到的信息与旅行前获得的信息不一致,包括实际看到的与想象不符以及实际情况与项目组织方的宣传不符。有学者指出,提高项目和活动的透明度是提升志愿者信任的重要途径,使志愿者的内在回报更加切实[19]30。(2)信息沟通不及时也是体验障碍的重要因素。由于海外志愿者在目的地进行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单一的,他们会在公益服务过程中穿插观光、参加交流会等各种其他活动。因此,志愿者身处陌生的语言与文化环境中,非常依赖组织方的安排与通知,而信息不及时极易导致志愿者在等待过程中产生焦躁和惶恐等负面情绪。虽然志愿者一方面希望逃离家乡生活的无聊和压力,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在“家外的家”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秩序和常规[14]10。(3)信息沟通不畅也容易给志愿者带来焦虑的情绪。例如,旅行之前,有些项目组织方并没有告知志愿者目的地国情、项目安排等比较详尽的信息。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沟通不畅问题主要包括沟通产生歧义和误会、沟通中项目方语气不佳、对突发情况的处理不当等。这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海外志愿者远离家乡来到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具有独立性和依赖性的双重特征[12]130,尤其是初次参加公益项目的学生,其依赖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对组织方的话语和态度也会极为在意,需要组织方尽量以温和详尽的方式进行解释并安抚。
5.人性化关怀。远离熟悉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可以促使志愿者发现及建构新的自我,但同时也会因为太大的差异而导致焦虑与不适[14]10。由于志愿者在公益旅游项目参与过程中会面临着心理上的挑战和焦虑,身处异国他乡的志愿者常常渴望交流与倾诉[21]。显然,与志愿者来自同样语言文化国家的组织方正是最佳的沟通对象。然而很多时候组织方的关怀是缺失的,从受访者的反馈中,我们识别归纳出项目方对志愿者缺乏主动关怀、项目方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离场等问题。有受访者说:“都是当地志愿者找的活动,他们(组织方)只是把我们扔在那一个月,然后好好来接我们而已。”(FT19)与之相反,在Freidus和Caro的一项研究中,美国Justin教授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到马拉维某孤儿院做志愿者,他善于利用积极的情感管理这些志愿者,让学生们将自己经历的痛苦转变成收获[22]。难忘的体验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可以促进利他意愿的培养,为了做到这一点,项目方应该更具体地设计并为参与者记录难忘和有意义的时刻,由此产生心理上的好处(如自我实现、自豪感、生活满意度等)[23]。
(二)作为东道主的公益旅游目的地接待方
目的地接待方是指志愿者前往并在此进行公益活动的国家或地区,不仅指国际志愿者组织在目的地的分部,也包括受助对象、本地居民、目的地整体环境等,是志愿者公益旅游体验最直接的对象。目的地接待方带给海外志愿者体验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属性。目的地的物理属性主要分为自然环境不适应与硬件设施简陋两大类。本研究的部分受访者参与的公益旅游项目位于热带地区,例如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具有高温高湿、蚊虫猖獗的特点,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防护措施不足,导致部分志愿者对当地气候环境非常不适应。根据Fox的描述,他所在的寄宿家庭在当地算是比较不错的生活水平,但是卫生和自己的想象还是相去甚远(FT12)。尽管他在访谈中还是很开心地讲述着这段经历,但仍然可以通过其言语察觉到他对这次经历有些不太满意。除此之外,海外志愿者还提到其他关于生活条件方面的问题,包括伙食不好、配套设施差、交通不便以及卫生恶劣等。即便大部分海外志愿者并不追求物质享受,但他们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去适应其所在的环境。另外,除了个别项目外,大部分项目都是需要收费的,不菲的项目费用和实际体验对比,造成较大的反差,加剧志愿者心中的失落感。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受限于公益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与公益项目组织方的准备不足有关。
2.社会文化差异。空间距离既是旅游需求的促进因素,也是制约因素;同样,公益旅游目的地与本国迥然相异的社会文化环境既是吸引物,也是阻力与负面体验的来源。社会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会治安条件不佳、语言障碍和观念差异等3个维度。(1)社会治安条件不佳。海外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国家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部分地区治安环境不佳,导致志愿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有研究统计发现,因为当前公益项目中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志愿者主观意愿上倾向于参加较为成熟的社会公益服务[24],而更加需要帮助的地区则被忽视,这已经成为影响公益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语言障碍。陌生的语言虽然能给志愿者带来新奇的体验,但也成为他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障碍。绝大多数中国志愿者都是以中文为母语,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但目的地国通常语言种类繁多,不仅有泰语、印地语等官方语言,还有众多连翻译软件都无法识别的当地方言,语言障碍导致工作现场的混乱,并且减少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3)观念差异。观念差异主要指时间观念、饮食习惯等而非身份与文化价值观,志愿者们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同时有多位抱怨过当地人时间观念与国内不一致,例如,“当地人非常nice,但守时观念会差一些”。(FT15)这些情况有时会影响到活动安排,导致负面体验的产生。
3.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同龄人管理的局限性。目的地接待方与海外志愿者日常对接协助的人员大多是当地学生,他们同样拥有课业与考试压力,只能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会带来志愿者的负面体验。例如,丛林分享道:“到孟买的时候是凌晨,一个人也没去过印度,到那边就是没有人接我,我得一个人在孟买机场呆到第二天早上,原因是他们那边大学生出不了宿舍。”(FT24)虽然东道主社区人员意识到志愿者在访问他们的社区时的良好意图后往往会采取亲和的态度[25]987,但是部分当地协助者在没有硬性的任务要求和奖惩措施的情况下,偶尔会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此外,海外志愿者参加文化交流类活动时,他们不满足于只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同龄人之间认知层次接近,虽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角度下看待问题的方式,但倘若缺乏专家指导,终究难以突破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2条结论:(1)中国大学生海外志愿者的公益旅游发生动力系统包括内部驱动和外部力量两大因素,其中,公益旅游发生的内部驱动力具有利他和利己两方面的混合特性,既强调帮助他者、关爱他人,又希望借此机会提升语言、开阔视野、了解异域文化,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发现自我,同时为自己的履历增添光彩等。此外,其体验动力产生过程中受到旅游目的地国,包括异国风光、异域文化、当地人友好和接触同龄人等外部力量的拉动作用,而身边人的支持、项目的安全保障性和项目时间灵活度等起到外部推动性的作用,负面案例引发的担忧、国际关系紧张和项目费用偏高等则会产生制约性的阻碍影响。(2)借助受访者分享的亲身经历,本研究从项目组织方和目的地方两个角度,识别归纳了体验障碍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公益旅游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从而促进海外志愿者获得更加满意的积极体验。但需要说明的是,建立公益旅游的支持与保障体系并非意味着要排除全部障碍因素。首先,空间隔障、时间约束、文化差异等阻碍因素客观存在[25]983,且无法被人为取缔。其次,这些障碍事实上也构成了旅游的魅力之源[26]。志愿者在忍受硬件条件、包容文化差异、克服语言障碍的过程中获得别样文化的体验、自我意识的塑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也由此而带来更大的自信[27]。
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通过公益组织、公益旅游目的地以及行业监管等3个层面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而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立由海外公益组织为主导的前端支持与保障子系统。参与志愿者旅游运营的组织方是最大化潜在利益和减少潜在负面影响的关键因素[19]33。公益组织需要形成必要的规范制度,来规范自身的宣传模式以及志愿者招募方式,避免因夸大宣传导致与志愿者之间的对立;在此基础上,完善公益项目规划,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升项目透明度,掌握目的地社区需求,仔细制定工作计划,使志愿者技能与目的地需求相匹配;尽量为志愿者提供包括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培训指导,志愿者良好的服务和参与技能可以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效率及专业化水平,保证海外志愿者能够顺利完成海外公益旅游活动,便于了解传统目的地与现代志愿者在观念和措施上的差异,提高对目的地社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供必要、全面的安全保障是海外公益组织的责任,保证海外志愿者的出行安全、合法权益;应当由公益组织建立志愿者信息资料库,也可以借此满足海外志愿者获取证书及相关证明的需求;提高海外志愿者体验还需要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生活有更多的关注,避免志愿者受到冷落或遇到食宿条件过于恶劣的情况;项目方应建立完善的考评与信息反馈机制。
2.受助地区应积极配合,提供完成公益项目的必要资源与保障。公益项目受助地区通常是欠发达地区,因此保障海外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是需要当地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事项。与此同时,缓解、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引导当地民众接受外来志愿者,并且在不影响当地文化的大前提下,培训当地志愿者使其时间观念、通用礼仪方面适当与国际接轨,这些是保证公益项目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管理方面除了雇佣当地学生担任志愿者的协助者之外,应适当安排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指导管理,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出面协调。
3.健全的支持与保障体系必须要包含上层监管体系。政府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兴起的最重要推动力、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8]3。海外公益项目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了公益性质的联系,为了保障公益项目及海外志愿者的权益,不同地区之间应当建立与公益相关的保障制度;同时,对于开展的每一项公益项目,应当由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备案监督。对于海外志愿者公益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不能以旅游行为的视角来简单看待,应当更多地从“公益旅游”这一专属行为的视角来规范、保障海外志愿者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