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武安市大贺庄村空间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29李春青张大玉
李春青, 张 睿, 张 曼, 张大玉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00044)
村落空间形态是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村落发展演变的记录载体。邯郸市武安市午汲镇大贺庄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其历史文化资源众多,文物古迹保存良好,村落空间形态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关于该村的空间形态专题研究还很薄弱,不利于对该村历史价值的科学认知。在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方面,前辈学者已经从定性分析[1]、量化分析[2]、发展演变[3]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但对空间形态演变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刘雨晴[4]从自然、社会因素出发分析许昌市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贺鼎等[5]结合历史学、自然地理学采用定性分析法,从宏观到微观层面解析白洋淀区域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明月等[6]运用空间句法梳理曲靖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特征。总体看来,学者对城乡空间形态的研究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外在物质到内在影响因素研究的过程,这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因此,本文拟在文献查阅与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学和人文地理学视角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大贺庄村的空间形态变化,并分析其村落空间形态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以利于研究该村保护对象的内容与价值,推进传统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利用。
1 概念与方法
形态在《汉语词典》中有2种含义,一是形状、神态或姿态,二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因此空间形态是指空间在一定因素和条件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王昀[7]认为可以通过远观聚落的远景、聚落内部的中景、住屋内部的近景3个层次全面认知村落的空间形态。这提出了空间形态研究的尺度层级性。武进[8]认为空间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意向的总体,进一步强调了空间形态是受到特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本文在2位学者的基础上,结合村落历史文化,从规划层面的村落外部整体、村落内部空间2种尺度研究大贺庄村空间形态,建筑层面的内部空间形态研究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将另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尝试研究村落空间形态的内在影响因素,以利于对该村落的科学认知。
2 历史沿革与空间形态
大贺庄村位于武安市午汲镇境内西南4 km处,该村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北有玉峰山,南有黑山,西北为虎山,东面为平原。村北有青龙河主河道流过,村南由青龙河支流沙岗沟河环绕,形成了山环水抱的双环型格局(图1)。
图1 大贺庄村环境格局Fig.1 Environmental pattern of Dahezhuang Village
大贺庄村整体格局保存较完整,被誉为“玉峰山下第一古村落”,村中保留有大量的古遗址、塔、阁、影壁、祠堂、民居等,其中较著名的有玉峰塔、大贺庄影壁、常家庄园、崇实阁等。村北有横贯北方诸省的古商道“通晋大道”,现为309国道。该村于2017年入选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同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通过查阅村史、地方志及走访中村民的回忆,归纳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大贺庄村空间形态的阶段性特征(表1,图2)。
表1 大贺庄村空间形态的演变阶段
图2 大贺庄村格局变化的5个阶段Fig.2 Five-stage diagram of the pattern change of Dahezhuang Village
2.1 孕育时期:唐宋至元
2.1.1 历史:两姓首居,因水得名
大贺庄村最早建于唐代,据《武安县志》记载:“李、常二姓首至于此,李姓祖上是唐朝大将,因犯事被满门抄斩,其一后人选择隐身此地拓荒耕田,因这里南北东三面环沟,西连太行山,交通又闭塞,是易守可退的隐居之地”[9]。村名的由来有2种:一是民国版《武安县志》中记载:“村分南北两段,中间一沟,曩缺水井,居者苦之,后村东突现龙井泉,甘洌可饮,村人大贺,因以命庄”[10];二是因村西面山势较高,环村之河从西向东流,雨季西山来水很大,汇入村周河流,故名“大河庄”,今村内龙井泉处地名仍叫“大河”,后因河水常引起洪灾,因避讳故取谐音为“大贺庄”[11]。
2.1.2 形态:负阴包阳,背山面水
该时期大贺庄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呈现出风水选址和防御性的特征。村北和村西有高大的玉峰山和虎山,四周环绕有青龙河和沙岗沟河,南边跨过沙岗沟河较远处有黑山。根据风水选址理论可以看出,玉峰山为主山,虎山为白虎,青龙河为青龙,黑山为朝山,西南侧邻近村庄的小山为案山,该村居于中间,遵循了风水学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选址原则。大贺庄村这种枕山、环水、面屏、“藏风聚气”的山水环抱式风水格局,既挡住了冬季北风,又可以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避免洪水侵袭,还具有防御安全性。此时村中居民人数少,村庄规模小,还未形成明显的街巷,呈散点状空间形态。
2.2 起源时期:元末明初至清
2.2.1 历史:晋民迁至,兴于药商
元末明初自然灾害与战火不断,导致中原地区人口数量下降严重,明政府为恢复经济实行了从山西往中原移民的政策。当时政府为解决北部边境的军粮问题,号召商人帮助运送沉重利薄的粮食到山西,作为回报给商人做高利润的贩盐生意,在此背景下形成了著名的由山西人构成的晋商,而这些晋商也成了移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从明洪武六年(1373)到永乐十四年(1416),山西规模较大的移民有13次[12]。据村史记载,明初就有村民从山西洪洞迁到大贺庄村,明中后期大贺庄村逐渐形成人多地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村民开始外出经商。山西移民不仅增加了村中的人口数量,也带来了晋民独特的经商思想,而大贺庄村所在的武安地区盛产各种中药材,这些因素对大贺庄村药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据《武安县志》记载,自清乾隆年间,大批武安人外出经商,至清咸丰末年仅药商就有300余家。1938年到达鼎盛,商号遍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按照地域分为关东、河南、冀鲁、热察绥、山陕甘和苏皖诸帮[13]。
2.2.2 形态:街巷初现,建阁为门
此时随着人口增多和商业的发展,大贺庄村的空间形态呈现出以东西向的前街为轴、两侧鱼骨状延伸的线状特征。各宗族民居以前街为轴线,以宗祠、庙宇为核心形成了线状聚居区,村民主要沿前街两侧修筑房屋与商铺,小巷也随之产生并垂直于前街展开。前街东侧修建的“崇实阁”作为村民外出经商必经的村门,限定了大贺庄古村落的东部边界。
2.3 兴盛时期:清末至民国
2.3.1 历史:药商鼎盛,商号众多
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武安药材商业不断发展,至清道光年间村内就有十余家商号。咸丰末年,村里的胡连元在“天下第一药市”祁州作为发起人之一号召药商成立了以县立帮的彰德府武安帮,简称彰武帮[14]。到民国之前,从该村走出了百余家药商,形成了“家家有商号,人人做买卖”的鼎盛期,因此该村堪称是武安药商的发源地。村内商铺林立,村民不但行医卖药,还经营茶叶、丝绸、杂货等,商业收入约占村经济的3/4[15]。
2.3.2 形态:三街、二十四巷格局
此时大贺庄村的空间形态呈现南北扩展的状态,村庄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完整的方形格局。村落变为以前街、后街2条东西向的大街为主要轴线,以北侧的后地街为村庄北界,二十四条巷道垂直主街贯穿其中。街巷宽敞规整,布局协调严谨,形成了三街、二十四巷的格局。
商业发展带来村庄繁荣,大量村民返乡兴建宅居,宗族思想使这些民居多围绕祠堂建造,其主朝向垂直于主街,平行于小巷,安全的要求使得很多院墙砌筑较高。由于2条主要商业街的沿街用地有限,村民开始在两街南北两侧延伸建造房屋,村中的建筑分布更为紧密。开放的2条主街、交错其中的巷道、封闭的高墙大院使得整个村庄形成以两街为轴、一街为界、二十四巷的空间特征,村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2.4 衰败时期: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
2.4.1 历史:灾害频发,药商衰败
九一八事变之后,关内关外交通的阻绝、日本侵略者的欺凌及西医西药的大举引入使我国的中药行业举步维艰。1938年日寇开始开采村南的露天铁矿,对大贺庄村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16]。之后日伪军又夜袭大贺庄村,很多村民流离失所。1963年大贺庄村又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房屋损毁严重。这些破坏极大地重创了村落的药商产业。
2.4.2 形态:一环八门,二商街六主路,二十四巷
该时期大贺庄村的对外防御性增强,呈现出完整且封闭的形态特征。村民为求自保在村周筑起八座大门,分别是崇实门、鼓岫门、虎山门、玉虎门、青龙门、玉峰门、龙井门、迎峰门(表2)。既有村门,推测一般应有村墙,但目前无论是文献还是实物都没有相关证据,这种村墙围合的格局具有良好的防御效果。
表2 大贺庄村八座村门的信息统计
根据八座村门的分布位置,可以推断出古村范围大致为正方形。将每座村门正对的街巷画出并向村内延伸,与现状街巷进行对标,可以看出6条垂直于村墙的道路,构成了当时村中的主路系统(图3)。分析其村落和道路布局,可以看出村庄格局与《周礼·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方九里、旁三门”有相似之处(图4[17]),只不过不是严格按照其规定数量而已。前街、后街是由于商业发展而来,也是村内最繁华的2条商业街,因此其布局是贯穿古村东西,前街东、西侧分别对着崇实门、虎山门,后街东、西侧分别对着龙井门、玉虎门。而六主路中的其他几条都是连接村门、但不贯通全村的主路,可以看出这些道路是为防御而设置的,即如有敌人外侵,交通必须能够迂回,利于防守阻攻。同时,从六主路的分布来看,它们在村中分布匀质,利于发挥交通的作用。至此,村落形成一环、八门、二商街、六主路、二十四巷的村落格局(图5、图6)。
图6 推测的大贺庄古村落整体格局Fig.6 Inferred overall structure of Dahezhuang Ancient Village
2.5 转型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2.5.1 历史:产业转型,谋求发展
这段时期,随着药商产业走向衰败,村庄开始谋求新的产业发展。在第一产业上,建设农田水利、修建水库、购置农业机械等,使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在第二产业上,大力发展煤炭、铁矿产业,村北有享誉武安的“贺庄煤矿”,1958年磁山铁矿在大贺庄村西筹建的 “玉泉岭铁矿”,1972年扶贫县办在村西建造的“广平铁矿”等,鼎盛时期村中有大小矿数十个。后因国家出台保护资源环境的政策,矿业陆续停产,至今仅保留3家。其中2003年村里引进外资“文丰钢铁”西区项目,现在归属冀南集团文丰钢铁公司。这样,村中出现了产业单一、劳动力外流、传统建筑失修、人口老龄化严重、村落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如何以保护促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村庄特色IP(特色产业)成为大贺庄村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因而村里积极编制保护与发展规划,指导村落健康发展。
2.5.2 形态:内疏外聚,格局变化
此时村内形成了内疏外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新村扩展后,村庄形成六横街、六纵路、二十四古巷的新格局(图7),整体呈现出由古村向周边外围扩展的不规则形态。受区位交通及村北矿场因素的影响,新村在老村周边拓展的同时,更偏向北侧。在交通方面,为了加强村庄与矿场及周边村落的交通便利,新村的主路以南北向道路为主,东西向道路为辅;在建筑层面,老村受宗族观念影响民居多为多进多跨院落,而新村因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宗族观念的弱化,新村建造房屋多为小型家庭为主,新民居多为建筑形制单一的单进单跨院落。对于新村的建设,建议今后尽量偏北侧建设,防止其将老村围合,避免对老村的风貌和格局产生影响。
图7 大贺庄村新村、老村街巷格局对比Fig.7 Comparison of street and lane pattern of Dahezhuang Village between the new village and the old village
3 空间形态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村镇聚落形态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18],本文通过对大贺庄村历史沿革与空间形态分析,得出影响其空间形态演变的3个因素。
3.1 风水堪舆理论决定村落选址
村庄选址多受到自然山水格局影响,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观紧密联系。清代姚延銮的《阳宅集成》中对村落最佳风水选址写道:“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做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19]。大贺庄村坐落在三面拱山、四面环水、一面旷达的“船型”平原上,且地势比周围高。据风水学理论分析可见,村北的玉峰山为主山,东部的青龙河主流为青龙,西部虎山为白虎,南部近处的小山为案山,南部远处的黑山为朝山,是典型的理想选址格局。另外,风水中认为水流会影响气场,水为财富,因此把水口看作村庄前途的象征。水口要在来水处开敞,在去水处封闭,因此要在水口的位置建造建(构)筑物来封锁[20]。大贺庄村的水口在村西,比较开放,而去水口位于村东,筑有龙井桥形成封闭的锁钥气势,形成理想水口布局。另外,环绕大贺庄村的河道蜿蜒、流速平缓,且该村位于两河河道内测,即凸岸(汭位),这也符合风水学中 “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及河流宜“曲”“环”的要求,能够确保村落充分利用水源及避免洪水侵袭(图8、图9[21])。可见,该村的选址非常符合风水理论,且这种格局一直在村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8 大贺庄村风水格局分析Fig.8 Fengshui layout analysis of Dahezhuang Village
图9 最佳选址格局Fig.9 Optimal site selection pattern
3.2 药商产业与宗族观念推动老村空间形态结构完善
武安境内山地与丘陵占土地的2/3,其西、北、南三面有太行山脉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不适合农作物种植;其次,武安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通晋大道使武安道路通达,为武药商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另外,武安地处当时国内中药材市场和集散地——祁州与禹州中间。匮乏的土地资源、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地理位置促使武安人在两州之间发展药材生意,促进了药商文化的繁荣发展。
大贺庄村地处武安西南部,同样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以及山西移民带来的经商思想,因此,该村药商文化也很繁盛。为了更好与外界连通,村庄以前街为轴线,开始向北部延伸,此时人口有限,村庄结构相对简单。后期药商的繁荣发展使大量村民投奔商号经商,家中土地多雇人或外村代种,大量的种地之人来此定居。受宗族观念的影响,原有村民以家族为中心聚居,使得老村内部空间更加紧密,同时也在向外扩张,村落空间结构由之前散点状、局部片状向片状、团块状的特征转变。由于商业发展易带来匪患,因此民居的院墙通常高大且具有封闭性,村庄整体形态呈现出从开放到封闭的特征。
3.3 区位交通与经济发展促进新村空间形态转变
改革开放后,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使村庄与外界交流更加紧密,大贺庄村依托本村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业和煤炭、铁矿业,后因政策等原因,目前以农业、铁矿以及周边餐饮等服务业为主。产业的发展使村民经济水平提高,进而促进了村庄格局、街巷空间及民居建筑的风貌的转变。由于老村与新村相比存在房屋破旧、基础生活设施不完善、道路过窄、通行不便等问题,且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人们对于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的追求,所以村民外出打工或向新村迁移,老村空心化日益严重。街巷空间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格局、宽度及空间界面上:受外部交通的影响,为了更方便快捷地与外界联系,与老村多样的街巷空间类型不同,新村采用单一的行列式街巷布局,道路更加宽敞,底界面也由泥土路面或是石板路面变为水泥路面。民居格局由传统民居的单进单跨或两跨、两进单跨或多跨等多种形式变为单进单跨,建筑材料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民居就地取材,多采用砖、虎皮石及花岗岩等一种或多种材质相结合,而新建房屋采用水泥抹面或瓷砖贴面。
4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大贺庄村的历史沿革与空间形态演变,进而分析其深层的风水堪舆选址、药商产业、宗族观念、区位交通和经济发展等内在影响因素。该村的空间形态是动态演变发展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孕育期受风水堪舆选址理论影响,村落整体形态呈分散状;在发展期受到移民政策、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村落整体为散点和局部片状,并形成街巷;在兴盛期受经济、人口因素影响,呈现出三街、二十四巷的开放式格局;在衰败期受到战争及自然灾害影响,对外防御性增强,呈现出一环、八门、二商街、六主路、二十四巷的防卫封闭式格局;在转型发展期受经济和人口影响,围绕老村营建新村,老村人口向新村转移,形成外聚内疏的状态。
在该村未来发展方面,建议首先要对其山水环境、村落格局、传统建筑进行严格的整体保护,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传统建(构)筑物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同时,要发挥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再利用设计,并结合新型的产业策划,提升村落整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