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生成
2022-03-29陈璇
陈璇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先进的心理教育理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确立积极的价值观,更好的发展自身的各项学习能力。现代心理研究的纵深拓展使学习的内涵界定更完整、更系统、更主体化,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自我发展,从积极学习教育的取向来分析中学生学习力的生成,可以从学业心态、学业体验、学业意识和学业品质等方面着手,帮助他们形塑积极的心理状态,为中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持续发生和心理资本的积累提供可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学习力; 教学生成
一、学习力的积极教育内涵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学习力的积极教育价值,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四个要素。学习动力,通俗理解为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发展的各项素质,指学习者对学习行为本身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习驱动力,是由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可以激发和推动个体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行为的持续出现。学习毅力,主要指学习者对于学习活动的坚持性,以及个体在面对学业困难时的反应力和抵抗性,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更重要的是在面对学业困难和经历学业失败后,能学会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保持积极良好的学习反应力和韧性;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能否胜任学习任务和学习困难的一种能力,是否可以及时总结,自我反思。
二、中学生积极学习力的教学生成
1.培养积极学习心态。中学生面对学习的态度和想法可以直接决定他们学习的效果,积极的心态使学生自信、乐观、充实而有力量。首先,精化评价机制,教师的评价要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表现力,多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既具有学习任务范围内的自主性,又可以在自己擅长的学习领域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释放学习活力。如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团体活动任务,对于每个学生在团体中表现出的优势和特色,积极鼓励,也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其次,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鼓励,自我促进。中学生成就感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同伴群体的积极反馈,这种反馈有很强的稳定性,可以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及时调动这部分积极力量,促进自我积极暗示。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和延长分享内容,请每位同学组内或全班分享自己在本次任务中的优势和好处在哪里,发现并寻找自己的特长,对于不了解自己优势的同学,请小组其他同学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看待自我。
2.增进学业沉浸体验。学习沉浸体验是指学生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时所产生的任务定向、认知高效和情绪愉悦的心理状态。[2]学生对于学习持续的加工和探索过程伴随积极感受,会带给他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与期望,因此,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教师设置的学业任务之间的层差是提升学生积极体验的重要手段,这种合理匹配优化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保持目标与动力,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其次,也可以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触等感官,运用感知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感官优势。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的课堂作业可以尽量与众不用,如心理课堂上,讲到情绪情感这一内容,对待活跃一点的学生,可以请这位同学自我设计并表现出不同情绪下的个体的外在表现,对于富有观察力的学生而言,可以请他根据前一同学的表现总结情绪的表现方式。也可以结合当下有趣的社会现象,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3.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中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并未将学习这一主体任务内化为自身责任,他们缺乏对学习任务的专属感,意义价值感缺失。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学习内容与自身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前提。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任务和管理范围可以灵活设置,根据课程性质、课程特点、学生优势等合理选派学生来承担,促使班级责任制形成,也可以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帮助中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责任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价值感;其次,选派进行过程中,确定对应的奖惩机制,教师选取形式多样而且具有意义感的奖惩方式,如表演、作品展示、集体夸奖、自我批评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班级和学业的发展与自己息息相关,时刻保持高度的自觉和警醒状态。如在班干部的选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选择,也可以每一个阶段之后,教師在班会课上指出班干部表现出的积极品质,树立榜样作用,也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体会班级管理者的重要作用。
“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3]学习力的积极发展为中学生的学习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它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郭文娟,刘洁玲. 核心素养框架构建: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 (03):16-28.
[2]刘甜芳,杨莉萍.高职生学习沉浸体验的量表编制与特点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 38(13):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