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视阈下武术文化的层化梳理
2022-03-29冯柯豪
冯柯豪
摘 要 本研究采用了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立足于社会分层的基点,来窥探武术文化的层化现象。研究认为,武术文化以静为端,折射武术文化的分层状态;由表及里,深化武术文化的认知体系。正因如此,本研究打破固有框架,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试图为武术文化的层化现象做出合理阐述。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武术文化 层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026-0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正逐步“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演进” [1]。马克思将这种演进过程视为特定阶段出现的必然现象,即所谓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武术的发展亦同样符合社会分层的发展趋向,武术作为内隐的文化力量,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承担了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角色。因此,本研究从社会分层中各元素交织的视角,对武术“社会分层”作用的层级进行梳理,深度理解武术文化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发展。
一、以静为端:透视武术文化分层状态
众所周知,文化资源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资源整合发展的重要部分,这就意味着拥有较多文化资源的人更易获得较高社会地位,也可以看出其对擢升民族文化极具现实意义。武术是文化资源的组成元素,技术又可看做武术的基本单位。传统文化的浸染,使得武术已然由暴力走向文明,由野蛮走向规范,“原生态的武术,似乎悄然变为追求和谐的文化资源”[2]。尽管武术的技术动作大多具有格斗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其在保留格斗技术的外显行为时转而更多追求呈现格斗技术的方法。换言之,武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不再过多追求实用价值。尽管如此,将武术中的攻防要义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也相当具有难度,这离不开习武者经年不断的体悟与沉思。基于此,可以以技术为标准将习武者划分为不同层级。从学理状态上厘清武术文化的分层机制,首要的实现理解什么是武术文化。武术文化的载体是人,武术并不是主体,而武术文化同样不是武术内部独有的文化,其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层面之上的。事实上,文化认同在某种层面上,是对武术文化在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层面的接受。
原始社会,生活方式的封闭与落后,无形之中建立了一种血缘体系之外的屏障。也就是说,除了血缘联结的总宗族关系之外,在地缘与业缘的基础上,人们所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让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达到了稳定的状态。农村场域中以村落为单位,表现出法外礼治的文化认同。在传统认知上,传统武术中的拳种源流有序,拳理明晰,自成一派。在熟人社会中,立足于血缘、亲缘、地缘等宗法结构,各个拳种似乎都体现出一种独属于自家拳种的本位文化。这种本位文化堪称文化体验者对文化的切身体悟。同时,这种文化本位的认知也离不开外界因素的引导与助推。在武术文化的认知中,亟需构建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顶层设计,引导社会大众积极主动的探寻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客观、整体地看待传统拳种,并建构正确的历史记忆。如若以理论水平为标准,或可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武术研究者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等级。武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自身拥有技术体系,同时兼具学术功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为武术文化研究作出适当贡献,以此观照武术范畴的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群体,便不难发现在理论水平层面上,这一领域内博士、硕士以及本科生之间呈现明显层级划分现象。诚然,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武术都应建立在坚持练习与磨炼顿悟的基础上,才能体悟到武术的真谛,对武术内涵的理解也会高于他人,这在某种意义上间接促成了习武者的分层。
二、由表及里:持续深化武术认知境界
传统文化孕育下的武术文化,似乎成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代表之一。从技击性而言,武术文化有别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从文化性而言,武术文化具有其他运动不能兼具的文化属性。技击元素与文化元素的糅合,映射出武术不单是身体运动的表征,还是与历史景观一脉相连的社会资源。武术习练者对于相关社会资源的占有便會通过技术水平、理论水平以及武术资源给予的社会地位等呈现出来。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武术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每个习武者在一定程度上均与武术文化背后的社会资源息息相关,并随之在武术领域具有相应的位置。
新时代,传统文化俨然不能依靠单打独斗立足于现代社会。由此,对于文化的创新就进入了历史舞台。文化创新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不同运动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大众的需求,进而借助相应手段而形成的创新型实践。在对武术文化的持续性深化认知中,文化创新就融摄了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并耦合形成了彼此互相关联的价值体系。的确,创新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十九大报告中曾经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激发民族对于文化的创新创造力。由此可见,武术文化的创新同样是武术文化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武术文化的创新性,既呈现出推动主体发展,又体现出促进文化整体向前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如若传统武术失去了创新性,似乎就意味着武术文化缺少了前进的机能。实质上,武术文化的创新一定要立足于宏观层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导向,进而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不可置否,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绝不是推翻传统菁华,打着传统的旗号来哗众取宠。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创新务必要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运动中,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切实为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认知提供理论参考。
新中国成立前,习武者间的社会关系与现在相比较为单一,习武者以血缘或模拟血缘的形式,从自身出发,纷纷构建出“差序格局特性的社会关系网络”[3]。在这张差序网络中,习武者之间血缘成为联结纽带。反观当下,竞技武术的萌芽与发展促使习武者之间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虽然说传统意义上的武术领域仍然保存着过去的血缘记忆,但也衍生出不具任何血缘关系的学员体系。除此之外,为了迎合体育在现代社会的竞技表达,逐渐衍生出武术运动员等不依靠血缘进行认知的习武者。尽管形式上较之从前有一定差异,但都是以身体表观层面的技击行为为原点,立足于传统文化理论层面,继而进行文化传承的“社会文本活动”[4]。基于此,试图通过对习武者进行社会分层研究,以及对习武者分层标准的确定,达到对武术全方位认知。
三、以动为归:建构武术文化现代通道
武术领域内的人才流动建立在习武者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依据一定的划分标准,习武者被划分到不同水平的层级中,也因而在不同领域中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进而构成分层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就是在这种态势下,将人们从一个位置推向另外位置的流动过程。诚然,各级层次的习武者在各自的位置上为武术文化的传播贡献者独属自身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各个阶层的习武者依据自己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理解,进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方法对武术文化进行延续。每个个体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对相同的文化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态度与看法。
建构武术文化的现代通道,首先要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那么,如何强化人们对于武术文化历史记忆的认同感则成为当前武术文化普及发展的重要诉求。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强化武术文化的认同感。首先,需要传承人积极参与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这是武术立足于现代的本质要求,更是未来发展的坚实根基。武术文化始终与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始终具有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也是武术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符号标识。正如西方人习练武术,尽管能够把表层的技术动作模仿到位,但却难以体悟到来自上下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这种内在的文化记忆恰恰是历史发展给予我们的文化标识。其次,现代媒体同样要自觉承担起向社会大众积极传递武术文化的历史重任。当前已是信息化时代,媒体所占据的重要社会地位仍然一以贯之。因此,现代媒体一定要杜绝“流量之上”的低劣现象,绝不能“刻意夸大、甚至捏造博人眼球的噱头”,如2020年马保国相關内容的报道及传播,就使社会大众陷入武术文化认知的误区中。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传播内容会大大影响武术文化在当前的传播,阻碍了社会群众对武术文化的深度认同。因而,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媒体就扮演了想社会大众传播积极信息的重要角色,通过所传播信息的积极向上,建构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进而形成长效发展机制。最后,地方拳种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到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群众的社会参与,在对地域文化进行积极申请非遗保护的同时,塑造“一校一拳”的地方特色,横穿教育结构,从学校场域布下增进武术文化认同的大旗。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拳种,一方面达成增强学生体质的宏观目标,另一方面还能保护地方传统文化,深化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认知,促进青少年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整体认同。
在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合理利用习武者心理与生理等维度的差异,以及对武术文化认知与需求不同,筛选出合理有效的方法与方式,进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这对武术而言极具意义。因此,对于以往将武术简化为套路并进行大范围统一推广的行为应予以改进。武术领域中社会分层的目标正是驱使习武者正确认知自身在武术领域中社会地位的利器,从而以自己的方式来发扬传统文化。换言之,应根据习武者的差异性有选择地进行武术文化传播,这样能够较大程度满足习练者对武术的需求,从而促进武术文化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延伸与发展。
四、结语
在社会结构持续性变革的影响下,本研究试图通过社会学视角实现武术认知与现代社会的对接。现代社会勃兴的发展图景下,武术分层仅是社会分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间阶层占据主导地位的橄榄型社会分层结构,还需要持续性开发武术资源,继而通过社会流动来触发武术“社会分层”的发展进程。因此,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的结合点上,深入阐述武术文化的分层机制不仅是对武术文化在新时代复归的重新认识,同时还是强化武术文化在当前发展的问题。基于此,助推武术文化成为极具中国元素的重要表征。
参考文献:
[1]李春玲.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70年[J].社会学研究,2019,34(06):27-40+243.
[2]周昇媚,温搏.论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起点[J].体育文化导刊,2019(05):31-40.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