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塞内加尔将深耕数字合作

2022-03-29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1期
关键词:塞内加尔中非数字

刘馨蔚

塞内加尔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西端,与毛里塔尼亚、马里、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接壤,国土面积19.6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0万,有20多个民族。

中塞两国于2005年10月复交。自复交以来,双边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两国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日益加深。

振兴计划有效推动塞经济稳步发展

自1960年独立以来,塞内加尔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现任总统马基·萨勒于2012年当选。萨勒当选总统后,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出台《经济振兴计划》(下称《计划》),旨在《2003—2010年国家减贫战略》和《2013—2017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该《计划》规划了27个发展项目,总投资200亿美元,重点涉及农业、能源、矿业、基础设施、旅游等领域。其目标是到2035年,塞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7%。

2019年,萨勒开始其总统第二任期,并宣布进入《计划》第二阶段,即塞政府计划于2019—2023年融资14.1万亿西郎,建设700个项目,并实现9.1%的增长率目标。

中塞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优势明显。近年,双边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也是该《计划》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在吸引外资方面,塞政府修改了《投资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政策和措施,使其投资环境更具吸引力。

塞内加尔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资源相对贫乏,56%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花生、棉花为主,渔业、花生、磷酸盐和旅游为四大创汇产业。同时,塞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其中,旅游、金融、教育、物流等服务业颇具特色,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6%、25.2%和56.2%,服务业成为塞经济的重头。

据IMF预测,塞2022年经济增长将达5.5%,2023年将达10.8%。IMF指出,塞政府实行的振兴计划及工业发展和农业增产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使得近年塞经济持续稳步增長。而且,塞海上油田将于2023年投产,或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另据经合组织近期披露,基于出口信贷与公共支出情况而进行分类的国家风险排名,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并列所有非洲国家中的第五名,说明在这两个国家进行投资相对其他非洲国家来说风险较小。

塞内加尔还是西非经济共同体(CEDEAO,简称西共体)和西非经济货币联盟(UEMOA)成员国。西共体15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共同对外关税,统一市场初步形成,商品出口西非14个国家都享受免税待遇,作为地区交通枢纽,辐射西非、北非、欧洲和美洲大片市场。

中塞合作在中非框架下不断加深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损失。在百年变局和疫情的严峻考验下,中非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2020年,中非贸易额接近1800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其中,对非直接投资额达29.6亿美元,同比增长9.5%,在国际投资严重缩水时逆势上扬。中方还同非洲16国签署缓债协议,减免15国到期无息贷款,成为G20成员中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同时,中非合作迸发出强劲活力,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不断涌现。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抗疫物资捐助过程中,实现了对非洲国家的全覆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向非方提供疫苗,让受困“疫苗鸿沟”的非洲人民挽救了上亿人的生命。

除抗疫合作外,中非在数字经济、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领域合作成果初现。以塞内加尔为例,中方提供融资和技术支持的国家数据中心、国家宽带网、电子政务平台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智慧塞内加尔”项目也即将交付,为塞数字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29—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下称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主题为“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疫情下中非双方坚持如期办会,体现了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大陆的相互信任与支持,以及共同回答时代课题、应对世界变局的决心、勇气和担当。”中国驻塞内加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肖晗称。

萨勒表示,中塞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两国务实合作促进了塞内陆地区发展,深刻改变了塞国家面貌,有效提升了塞经济竞争力。塞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各领域合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是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的旗帜和南南合作的典范。感谢塞方在担任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期间为论坛建设和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方一贯主张,非洲应成为国际合作的大舞台,而不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中国将永远是非洲发展振兴最真诚可靠的伙伴。

中塞数字合作为塞带来多轮溢出效应

会议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塞内加尔贸易和中小企业部部长阿米娜塔·阿索姆·迪亚塔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塞内加尔共和国贸易和中小企业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简称《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加强政策沟通,支持企业合作,通过电子商务促进市场繁荣和优质特色产品进出口贸易,鼓励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交流,探索移动支付、物流服务等领域合作,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和联合研究,促进地方合作,为两国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备忘录》的签署,将拓展两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和电信合作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

早在2018年,中塞双方便签署了中塞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智慧塞内加尔”项目优惠贷款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两国在经贸特别是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该协议的签署助力塞打造成为西非信息、物流中心、区域旅游中心、ITC中心等,在由中国政府融资的“国家宽带网”项目基础上提升国家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信息化程度,推动经济发展。

塞内加尔经济、财政和计划部长阿马杜·巴称,“智慧塞内加尔”项目是电子政务项目的完善。继由中国政府融资支持的2007年一期光纤网、2012年二期光纤网、2016年三期宽带网项目后,中国政府又贷款支持“智慧塞内加尔”项目。该协议将为推动落实振兴塞内加尔计划注入新动力,加快塞数字经济和创新型经济发展。

疫情期间,中国华为公司应塞国家信息总署要求,克服人手紧、任务重、时间短、风险高等困难,在4天内为塞政府搭建了一套“智真”会议平台及配套设备,全力保障了塞卫生和其他政府部门远程高效办公。据悉,该平台也是“智慧塞内加尔”项目的一部分。塞政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有助于政府以更高效率和更及时的协调应对疫情。萨勒还表示,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将在抗疫期间一直使用该系统。

肖晗表示,中塞数字经济合作对塞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轮溢出效应。一是补强基建短板,推动产业升级,使塞人民共享数字经济的发展红利。二是支持技术转移,撬动科创未来。中方通过技术支持,帮助塞快速成长为西非信息通信枢纽,在全球数字经济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三是培养青年人才,提供就业机遇。中方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项下的政府奖学金、研修培训等渠道,为塞提供了多门类和多层次的培训机会。如,华为举办ICT大赛、“未来种子”培训计划,路桥公司提供的留学名额,有效帮助塞青年快速成长为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塞内加尔中非数字
狂欢祈福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答数字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塞内加尔邀 海地灾民“回家”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