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君子之道与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2022-03-29王永灿刘建芳

唯实 2022年3期
关键词:孟子君子理想信念

王永灿 刘建芳

党内政治文化是一个政党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广义而言,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全体党员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在行为和制度层面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先进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追求的,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指向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文化形态。党内政治文化因此体现出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并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文化特征。当前一些不良文化如“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好人主义”等,影响和腐蚀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

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统一。这种人格类型既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又赋予了现实性意义。其根本特质表现为:崇高道德理想与具体道德要求的统一;正确道德认知与坚韧道德实践的统一;坚持个体修养与注重社会奉献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精神基础。党内政治文化是共产党人政治行为与政治实践的统一,其目标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这种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应当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追求、以高尚的价值观为引领,表现为公正无私的政治品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人生哲学。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无论在政治品质、价值追求还是在实践内容上都具有高度一致性。弘扬君子之道,对于切实加强党内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修道:以德存心与坚定党性

君子人格所具有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注重道德实践逐渐养成的。这种道德修养较为侧重道德自律性,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从孔子注重的“为仁由己”到孟子的“求放心”、荀子的“化性起伪”、《中庸》提出的“慎独”,再到宋明理学主张的“格物穷理”“主敬”“致良知”及“功过格”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通过心性修养功夫和具体道德实践不断实现君子理想。

道,原意为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和目标等。朱熹认为:“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道”具有普遍性原则,是人所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或规范。“道”分为“天道、地道与人道”。“天道”与“地道”有各自运行的自然法则,但缺乏自觉性与目的性。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因而除了“天道”“地道”之外还有“人道”。而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能够主动认识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并能够自觉服从和利用“道”。对“道”的认识、把握和利用,正是君子所追求的。所以荀子说:“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者,君子之所道也。”对君子而言,要上达于“道”,首先要注重自身德性的培养,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偏离君子之“道”。因此儒家文化首重修身。《大学》强调“皆以修身为本”。《中庸》篇首便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认为君子“必慎其独也”。君子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道”的层次。因此“德”是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孔子说“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孟子·离娄下》);荀子说“积礼义而为君子”。由此可见,君子人格以“德”为本。君子所具有的德性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人格,并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来实现德性人格。其具体德性特征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君子以“仁”为根本。“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特征,是诸“德”之全。体现在现实层面,“仁”是人最真实的情感,表现为由亲人到陌生人、由内而外的感情关怀。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并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作为为“仁之方”,也就是实现“仁”的基本方法。二是君子要以“礼”为范。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反映的是尊卑差等的社会秩序,是用来维护社会关系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纽带。对于个体而言,“礼”则是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因此“礼”虽然表现为外在的言行,但更体现了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只有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统一,才能称其为君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而管仲虽然被孔子许以“仁”,但仍然被孔子批评不知“礼”。所以君子不仅要心存仁爱,而且在外在行为上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使自己的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三是君子要有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君子虽然在品质上具有普遍的道德感情、在行为上符合道德规范,但这对于君子而言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道德情感需要理性的判断和引导,否则孝便成了“愚孝”、忠便成了“愚忠”,道德行为也变成了僵化的道德教条。君子虽然有高尚的品德,但也不能够被随便欺骗。君子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认知和判断,才能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才能做到“知者不惑”的人格境界。孟子主张“经权一致”,实际上就是强调理性判断在引导道德行为中的重要性。

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应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上最先进、最进步的政党,因此共产党人在道德品质上应当比普通群众更加先进、更加高尚。为保持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共产党人就需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的“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2],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插队时,便把修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多次提醒党员干部“要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并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的重要命题。对于广大共产党员而言,首先要做到以道修身、以德润身。一是注重学习,提高道德理性。学习是进德修业的前提。要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注重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的历史,深刻把握黨的性质、宗旨及其崇高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党的情感认同,从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分清是非、辨清真伪,从而坚定党性。二是注重修养方法,加强党性修养。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从个人价值取向到社会关系再到国家利益,不断反思有没有违反道德规范的地方、有没有违反集体及国家利益的地方;三是注重道德实践。君子注重“礼”也就是注重道德规范的遵守。共产党人在注重自然感情的同时,也应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首先要转化为对党规党纪的遵守。党规党纪是对共产党人更高的道德要求,并且比道德规范更具有强制性。通过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体现在党员行为上,能够做到主动奉献、集体为上;能够做到自我净化、责任担当;能够做到自觉服从、遵守纪律。这对于破除党内政治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党内政治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志于道:修己以安百姓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儒家之道与道家之道,均具有本体论特征。道家之道侧重于“道”的自然性特征,而儒家之道则更侧重于道德规范特征,因此儒家哲学又被称之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形上学。具体的道德规范经过本体论的提升,成为君子所追求的道德理想。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人具有“仁”的属性,并依“仁”而行就实现了“道”。孔子之“仁”被称之为“仁道”,孔子所认为的“君子志于道”,也就是有志于“仁之道”。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的最高理想并不是把功名利益作为自身追求的最高目标,而是把修身作为个体的道德追求,把实现经世抱负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即把修身与经世结合起来。因此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何为君子时,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可见孔子强调在修身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实践和社会奉献,而孟子也提出大丈夫应当具有“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

君子理想的实现,首先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在孔子看来,君子担心的不是贫穷而是“道”的不能实现,君子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道德理想能否实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如果一个人向往“道”但又追求物质享受或者被现实生活所困扰,即便是有人生理想也不会实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也,未足议也。”(《论语·里仁》)在孟子看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坚定志向,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遭遇,在行为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理想信念的树立是一种思想和态度,但其实现的过程需要通过现实中的努力。一是需要学习。《荀子·劝学》指出:“学不可以已。”《中庸》提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强调为学与为德的统一。二是要注重在行为中不断实现君子“成己成物”的人生理想。在学的基础上,儒家更加强调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中》)。孔子认为:“好学近乎勇”,而“力行近乎仁”。荀子认为:“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由此可见,君子理想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党要时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共产主义,具有科学性、崇高性和实践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写进了党的纲领并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下,我们党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都是朝着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理想而奋斗的。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共产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础上逐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一崇高理想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当坚信并为之奋斗终生的政治理想。对于普通共产党员而言,只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抵御各种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不断的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明确个人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标,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并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个人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旦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而言,理想信念是全体党员共同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是全体党员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基础。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党的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全体党员紧紧团结起来为实现崇高目标而共同努力,使党组织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才能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堅定理想信念,实际上就是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要树立远大志向、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立志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只有通过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才能不断深化认识水平、提高辨别能力、坚定人生追求、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积极向上、奋力追求的战斗堡垒,从而在党内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

行道:以义为上与人民至上

“义”是儒家重要道德范畴之一,也是君子最根本的精神品质。其基本内涵为所当然之“理”与所当行之“道”,即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孟子把“义”解释为:“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尔。”(《孟子·告子上》)“人行之道”首先要符合“义之道”,并将“义”定义为道德规范的基本属性。《中庸》解释:“义者宜也”,把“义”解释为所当行之“道”。“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孟子·离娄上》)。儒家重视“义”,并把“义”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基本原则。如孔子把“义”看作君子人格的根本品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把“义”看作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所追求的是义理之道,而小人则注重眼前的利益。儒家崇高的道德理想,就在于对“义道”的尊崇,在“生”与“义”之间,儒家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义”既然作为君子最宝贵的品质,体现在外在行为上,就要符合“义”的要求。一是见得思“义”。孔子提出:君子有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当君子看见可以获取的,就需要考虑一下是否该得的问题。二是“义”以为上。君子对“义”的追求比生命还重要,如果君子行为符合“义道”,那么舍生取义也未尝不可。靠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与贵,君子是不会去追求的。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三是由仁义行。孟子赞美舜:“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舜作为儒家圣贤的榜样,在明察世间万物及人伦之后,能够自觉“行仁义”,这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也是孔子所讲的从“修己”到“安人”最后到“安百姓”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由仁义行”的过程,君子正是在自觉“由仁义行”过程中实现了最高的“义道”,同时君子也在不断“行仁义”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君子。

对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而言,弘扬君子之道,应当坚持以“义”为上,坚持道德操守,明确道德原则,指引道德方向,把“义”作为党员取舍的基本原则,同时把自觉行“义”作为党员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的无产阶级政党,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政党。对于广大党员而言,其科学性表现为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的科学性,表现为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科学性。其先进性一方面表现为时代性,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性,能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3]对于每一位共产党人而言,要摒弃一己之私利,以民族国家大义为本,坚持崇高的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注重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在具体行为中要弘扬君子之道,坚持以“义”为上。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无产阶级政党是没有自身私利的,所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与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而普通党员则是有个人正当利益的。作为一名党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见利思义、以义为上,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首先满足群众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够自觉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集体利益,在维护好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正当利益。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的思想和行为,是与党的性质、宗旨及党的纪律相违背的,必须坚决杜绝和防止。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群己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义”,就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和牺牲。这种“义”,我们称之为民族大义,这体现了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的大小是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来衡量的,人对社会奉献越多,其社会价值越大,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就越大,其自我价值也就越大。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而言,其对社会贡献越大,个人自我价值就越大,其所行之“义”就越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党员对社会的貢献,实际上就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做人民的公仆,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自觉做人民的学生,向人民学习,汲取群众智慧,服务发展大局;就是要自觉扎根人民,做人民中的一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

弘扬君子之义道,对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把党的性质、宗旨与党员基本要求、价值追求及奋斗方向统一起来,使全体党员能够进一步与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能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转变党的作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弘扬君子之义道,坚持义以为上,坚持党的性质、宗旨至上,坚持人民至上。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0.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孟子君子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磨刀不误砍柴工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