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扬州样板

2022-03-29张宝娟

唯实 2022年3期
关键词:扬州园区绿色

张宝娟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动员令,为江苏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目标任务和路径举措。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殷切嘱托,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部署要求,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全力打造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美丽宜居、文旅共兴、城乡融合、治理高效“六个好地方”,努力在全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扬州担当、做出扬州贡献。

聚焦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

创新引领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产业兴旺是“好地方”的坚实根基。我们将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扬州经济发展的硬核,把企业作为扬州经济发展的命脉,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动能,全面实施支柱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扩量等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六大行动”,建立产业链发展“十个一”推进机制,大力实施百项智能化改造、百项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百项数字标杆创建等智改数转“三百”项目,持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的政务服务品牌和“追梦来扬·‘州’到爱才”的人才政策品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经过五年努力,力争全市制造业总量突破“万亿大关”,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突破2200家和3000家,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10万名以上。坚持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实行项目观摩“家家到、月月看”、项目建设“季度比”、项目业绩“半年评、年度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使”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和以商引商,优化实施市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政务服务专员和早茶会、亲商会、会办会等制度,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坚持以开发园区为主力军,持续推进园区“二次创业”,制定完善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分类考核办法和激励扶持政策,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围绕“千亿”抓进位、工业集中区围绕“百亿”创特色、高新区围绕新兴产业抓培育,每个园区打造1—2个主导产业,培育1—2个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省级以上超千亿元园区达6家以上,推动园区在全省同类园区中整体持续进位、在全市经济大盘中比重加快提升。

聚焦提升协调发展水平,

全力打造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好地方”

协同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是“好地方”的应有之义。我们将抢抓国家和省委重大战略在扬州交汇叠加的机遇,加快推动形成区域合作、板块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把宁镇扬一体化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做大做强以高铁、航空、港口为支撑的枢纽经济,建成扬泰机场二期、北沿江高铁扬州段、宁扬城际、龙潭过江通道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润扬第二过江通道、扬镇宁马城际扬州段等区域通道,规划建设G328科创走廊、宁扬康养产业带和宁镇扬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加快江河联动发展。呼应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沿江地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园区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努力实现主要发展指标达到苏南地区平均水平。支持宝应、高邮等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积极打造全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示范区和生态碳汇的试验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推进古城重点片区整治修复利用项目,推动“老字号”与新业态融合共生,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示范城市建设的“扬州样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村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重点工作,建设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镇50个以上,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聚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美丽宜居的“好地方”

绿色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美丽宜居是“好地方”的显著特色。我们将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厚植生态基底,精心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扬州”。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放大“江河湖一水贯通”的自然生态优势,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大力推进沿江产业“降黑增绿”“腾笼换鸟”“破旧立新”三大行动,实施一批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优质绿色产业项目,构建起更加稳固的江淮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江河湖风光相映生辉。加快美丽城乡建设。持续打好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六场硬仗”,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无废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公园城市。扎实推动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打造100个有影响力的特色田园乡村,加快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全面彰显“鱼米之乡”时代风貌。加速绿色低碳发展。编制实施碳达峰总体方案和“1+6”行动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推进生活方式转变。

聚焦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全力打造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好地方”

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人民幸福是“好地方”的最终追求。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交出更有温度、更加厚实的民生答卷。围绕做大富民文章,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统筹推进创业富民、技能富民、政策富民,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和创新创业增收致富,推动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高于省均水平,加快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分配结构。围绕做优利民文章,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各方面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生“七有”的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让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讓孩子们都有快乐童年,让所有在扬州工作生活的人都能享受高品质生活。围绕做足惠民文章,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高质量出台民生“一号文件”,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突出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兜底保障,更加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

聚焦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

文化繁荣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文旅共兴是“好地方”的鲜明标识。我们将持续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文化名片,一体推进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加快实现文化文明互融共进。打造文明城市新典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城乡全覆盖,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快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市县全覆盖。着力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让扬州的文明文化在全国更有分量。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使命。聚焦“让古运河重生”,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精心打造运河文化“八大片区”,深入实施运河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全力承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活动,推动运河三湾风景区和凤凰岛生态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瘦西湖景区创建世界级景区。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加快建成光线(扬州)中国电影世界、东亚文化产业合作(扬州)园区、万有(扬州)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加强县域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全力打响 “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构建以主城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推动旅游业成为扬州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聚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全力打造治理高效、活力彰显的“好地方”

治理高效是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活动彰显是“好地方”的重要特征。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各种风险和挑战将伴随始终,我们将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打响社会治理“扬州工”品牌。推进更高质量的法治建设。一体建设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积极探索“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打造“人民满意、社会公认”的法治名城,努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真正让法治成为全民共同信仰和最好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扬州。科学精准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扎紧织密疫情防控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健全食品药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切实加强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方面的风险防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实现更高效能的基层治理。深化基层“三整合”改革,完善市县乡三级联动社会治理指挥体系,系统建设“城市智脑”,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建立“微网格”工作体系,加強治理队伍建设和保障,促进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扬州园区绿色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扬州茶韵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追踪绿色的秘密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