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供应链背景下广东省企业离岸外包影响分析

2022-03-29段文韬

国际商务财会 2022年4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段文韬

【摘要】广东省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的外贸发展优势,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同时,也为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章通过对广东省企业离岸外包分析,从离岸外包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角度出发并构建SWOT-PEST分析矩阵,提出了“发展离岸外包需要全球供应链的支持,离岸外包业务需要人才尤其是制造业人才的引进,疫情对离岸外包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三个结论,为广东省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全球供应链;离岸外包;粤港澳大湾区

【中图分类号】F752.8

一、引言

2021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为21 341亿元,同比增长25.4%,执行额为14 972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为11 295亿元,同比增长16.0%,执行额为8600亿元,同比增长17.8%。我国离岸外包虽然受到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冲击,但在相对稳定控制疫情影响之后实现了反弹。

广东省提供了大量的对外开放口岸,并给予对外贸易企业一定的支持,直至2020年末,广东省对外开放口岸达到了57个,其中水运35个,陆运17个,空运5个(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21》),这都给广东省企业离岸外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球化也为企业提供了同时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的机会。

同时,由于出口政策的变动以及外汇管制的变化,广东省的进出口额呈现了先滑落后增长的趋势(见图1),由2013年的10 918.22亿美元到2020年的10 239.02亿美元,除了2016年受国家外汇政策的影响为9 552.86亿美元,基本稳定且维持在10 000亿美元左右。虽然最近两年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有所缩水,但仍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这为广东省企业离岸服务外包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广东省企业离岸外包SWOT-PEST分析

(一)基于优势的PEST分析

2019年7月,商务部公示了最新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申请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佛山市的综合得分在11个申请城市中位列第一。据佛山市商务局统计,2019年全年佛山市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为21.9亿美元,同比增长47%。截至2019年11月底,佛山已累计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共873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22.55万人。

“9+2”城市群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为对外投资与贸易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为全球供应链的构造以及离岸外包发展环境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拥有了面向新一代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所必须具备的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实力,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形成交融互补,如广汽、比亚迪、美的、格力等先进制造龙头企业与华为、腾讯等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公司引领带动,同时还有大疆、名创优品、柔宇科技、小鹏汽车、微众银行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的不断崛起,为广东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奠定了一定的优势。

(二)基于劣势的PEST分析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017年国家出台外汇管制新政策,央行发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对于对外贸易的额度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这无疑对全球供应链构造以及离岸外包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2020年前5个月,长三角区域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 003.8亿元,占全国52.5%,仍保持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主要集聚区的地位,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势头也保持全国领先。前5个月承接离岸外包执行额172.1亿元,同比增长46.6%。而粤港澳大湾区、东三省2019年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分别为824亿元和246.2亿元,且增速与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相比较为缓慢,竞争优势不足。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多国出现“闭关锁国”现象,世界经济与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全球供应链网络的构建,致使很长一段时间内离岸外包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会流失大批的订单,维持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

(三)基于机遇的PEST分析

与世界上其他三大灣区美国的旧金山湾与纽约湾,以及日本的东京湾区的资本体制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仅有的多制度以及多关税区结合的湾区,包括“一国两制”的制度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与中国澳门三个关税区。从长远来看,这非常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新一代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打造以及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有利结合。随着国内相关的优惠政策不断改变与释放,粤港澳大湾区有机会能被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并逐步形成二、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耦合,其所释放的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机会将可以预测。

(四)基于威胁的PEST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国两制’三关税区”多样化制度环境是一把“双刃剑”,至少从短期内来看是如此。广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各自分属于不同的关税区,在此基础上,其经济制度、行政与法律体系等方面仍然体现较大的差异性。

广东省虽然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这一超大城市群与经济带,但是也存在不少经济落后地区,致使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会给整个广东省整体商贸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2020年,肇庆市的常住农村人口为49%,其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2020年肇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627.5元,占肇庆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34.1%;肇庆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 789.0元,占肇庆市人均消费支出比例为35.1%。城镇与农村之间商贸活动差异过大,且农村的商贸流通产业不发达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使得城乡资源难以充分结合与利用,难以形成耦合关系。

综上所述,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对广东省企业离岸外包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方面的梳理与分析,归纳形成广东省企业服务外包的SWOT-PEST的分析矩阵(见表1)。

三、总结与展望

(一)离岸外包业务仍需要考虑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在做离岸外包业务决策时需要考虑劳动力成本与固定成本带来的影响,以及税收、仓储与库存等。当劳动力价格偏低时,以劳动替代资本可以给离岸外包提供相应的好处。因此,离岸外包到一个低成本的国家对于劳动力含量高、生产批量大、选对品种少的国家而言是具有绝对吸引力的。广东省企业可以利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为大湾区离岸外包业务提供劳动力优势,或进行跨国投资或并购,如在相对具备人口红利的东南亚国家越南、泰国等国家设厂,可以大大减缓成本的压力。

但是离岸外包最大的挑战是增加风险以及对应的潜在成本。如此次全球化疫情的影响对于全球的冲击致使全球供应链受损,订单与需求大大降低。因此,拥有一个能吸收变化的柔性岸上设施尤为关键,其能显著降低供应链中的库存成本,从而降低总到岸成本。

(二)离岸外包业务仍需人才的引进

我国离岸外包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技术也相对薄弱,相关的配套体系不够完善,更重要的是缺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离岸外包缺乏的不仅是国际贸易人才,更重要的是制造业人才。离岸外包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制造业水平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但是我国制造业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和知识体系更新滞后,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工科方面的师资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亟待加强,加强制造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离岸外包业务的发展,达到去空心化的效果。

(三)离岸外包业务受疫情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全球化疫情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较多行业受到冲击,致使行业政策发生了改变,订单在短期内呈现较大的波动性。

这无疑加速了离岸外包产业的转移,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是疫情防控做得相对较好的国家之一,在受到全球化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的GDP与外贸服务水平仍然处于不断攀升的阶段。尤其是医疗制造行业的发展更能在当前经济环境形势下拔得头筹,因此诸如广州医药集团、康美药业、华润广东医药企业这些进入全国百强的医疗企业到了一展身手的好时机,另外一品红药业、康美药业、大参林医药集团、创美药业等进入全国五百强的医疗行业也能借助广东这一庞大的外贸市场接受全球的订单与需求,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为离岸外包业务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鸿浩,黄玉莊.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市場论坛,2019(8):16-20.

[2]李剑,姜宝,邢晓丹.全球供应链视角下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新常态[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11):38-46.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
以自贸区法治创新推进深港深度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化深港合作创新
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的建议
以“双转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从设想走向实践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