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创新视角的浙江省传统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28王舒阳
王舒阳 叶 婧
(1.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省抓住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一跃成为制造业大省。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浙江省拥有成熟规模产业集群120个,其中年产值超百亿元制造业集群共有80余个,产值超千亿集群12个。以纺织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不仅在过去30年对浙江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仍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贡献了大部分的GDP、出口值和就业机会。然而长期以来,浙江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存在“三高一低”的特点,即成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经济低产出。GDP高速增长的代价是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系统恶化。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产品准入门槛上升,环保法律法规日益严苛,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传统制造产业粗放式发展模式已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企业需兼顾商业和环境双重绩效才能获得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如何实现双重绩效是争议已久的问题。古典经济学认为,环境绩效与商业绩效是矛盾对立的,考虑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将稀缺资源投资于非生产性活动将减弱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有学者认为,环境绩效间接促进商业绩效,如通过建立声誉、关系网络、合法性等获得财务绩效[1];美国战略学家波特认为,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业务优势解决社会相关问题,如通过内部价值创造和外部环境改善,创造社会、环境和企业的共享价值[2];学者普遍认同实现企业和环境双重绩效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绿色创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知识创造活动,涉及绿色工艺、循环生产、排污处理、节能、废物回收、绿色产品设计等多个技术领域[3]。考虑到绿色创新存在资源投入密集性、产出不确定性、技术和环境的“双重外部性”,制造企业普遍对是否以及如何开展绿色创新缺乏信心。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制造业企业要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污染排放。浙江省经信厅2020年发布《关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制造业要向产业结构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绿色制造方向迈进。因此,目前浙江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优化的关键时期,秉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基本战略方针,传统制造企业要进一步探明绿色创新机制在实现双重绩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有效路径。
一、浙江传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1.传统制造业仍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传统制造业在浙江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浙江传统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塑料制品、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抓住关键机遇,通过发展“块状经济”或“产业集群”而获得了巨大成功。以纺织业为代表的浙江传统制造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不仅在过去30年对浙江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仍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第二次浙江省经济普查资料显示(表1),截至2018年底,传统制造业企业占浙江工业企业单位数的83%、资产总额的49.5%,提供了77.5%的就业机会,创造了44%的工业总利润。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企业数、资产总额和解决就业人数方面,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传统制造业仍维持着“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日益提升,其他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吸纳”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已经对我省制造业产生双重挤压效应。此外,浙江应警惕“制造业空心化”现象。根据官方公布数据,2019年杭州GDP为1.54万亿;其中第二产业占比只有31.7%。而在2009年,杭州第二产业占比为50%。短短10年里,占比下降了18.3%。为避免制造业空心化,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预期由2020年的32.7%提高至33.3%左右,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此可见,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表1 传统制造业在浙江工业中的地位
2.传统制造企业高污染高能耗的现象普遍存在
首先,传统制造企业的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据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河北五省污染源数量占据全国总数的52.94%。另据《浙江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反映,浙江工业污染源主要来自制造企业,其中污染物主要可分为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和工业固体废物。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位居前列的行业均来自传统制造行业,如水污染物主要来自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次,传统制造企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大。以纺织印染为例,传统化纤染色工艺生产每吨绣花线需消耗8300度电、180吨水、130KG染辅料,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原料消耗标准。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我省印染行业排放废水总量位于全国制造业排放总量的前5名,印染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每吨产品取水量250吨以上,产生污水232.5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7%;最后,企业末端治污能力弱。浙江省政府一直重视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治理工作,以工业废水的治理为例,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报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6个,污水处理能力达1570 万吨/日,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执行一级A及以上标准,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4.7万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7%。然而因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浙江制造企业的废水治理还存在中小城市废水处理率低,设备投资不平衡,现有设备负荷率低、工艺适应性差、排放和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二、传统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限制下的资源局限
浙江经济的优势在于民营经济繁荣、产业集群化程度高。但也普遍存在组织规模偏小的问题。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工业企业5.1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4477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量的九成。2020年,绍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48.63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51.1%。中小微企业在为浙江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日益面临资源、环保约束的困境。
绿色创新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价值链从投入到产出的各个环节,需要人力、资金、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各方面的资源投入。绿色创新前期投入所形成的巨大成本,会导致营运成本和投资风险增加,考虑到市场动荡性和产出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在制定绿色创新战略时将面临决策压力。因此,较大规模的企业存在资源冗余,更容易承担绿色创新成本。较小的组织规模意味着有限的组织资源和能力,难以承受绿色创新引发的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考虑到浙江制造业以民营中小微企业为主,受组织资源有限性约束,较小的组织规模客观上不利于绿色创新的开展与执行。
2.一线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绿色创新本质上是复杂、系统和不确定的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科研人员培养和科研经费投入。浙江传统制造企业的高层次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支出均十分匮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浙江十大传统制造行业中,研发机构仅有3924个,与研发相关的从业人员不到12万人,其中硕士、博士比例不到3%。高学历科研从业人员匮乏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浙江传统制造企业平均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平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R&D项目支出、平均新产品开发支出分别为726.47万元、78.92万元、3023万元和3491万元。从国际经验看,R&D项目支出占销售收入1%以下的企业难以实现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按此标准浙江传统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严重制约了绿色化发展。
3.中小企业合作创新体系缺位
浙江省传统制造产业的特点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有助于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通过空间聚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分担。浙江民营经济通过集群化实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成功案例,如绍兴纺织、龙游造纸、舟山石化、永康五金、桐乡毛衫等。尽管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化模式在市场信息共享、政策优惠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实现了优化,然而由于绿色创新存在技术和环境双重外部性特点,民营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意愿不足、资源匮乏、诚信缺失等特点。如何联合企业、政府、消费者、大专院校、金融机构等各利益相关者群体,设计绿色创新协同机制,是传统制造产业集群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浙江省传统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对策
1.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领导者须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嵌入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资源利用方面,坚持以循环利用为导向,采用工艺创新、流程创新、设备创新,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再生资源,把资源消耗控制在资源再生的阈值之内。在环境保护方面,将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全程清洁”模式。在价值链起始端,实现绿色能源创新,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在制造行业的应用;在价值链增值过程中,引进先进制造设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水平;在末端治理环境,投资先进污染治理设备,杜绝有害物质排放,营造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
2.加强绿色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绿色创新是智力密集型的团队合作活动,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依托国家各类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企业需要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引进和培养从事环保产品生产、设备研发制造、工程技术设计、管理咨询服务等生态环保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奖励机制,探索设立“企业引才与奖补专项资金”,实施引才、用才主体与奖补特别支持计划,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制造企业共建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保障绿色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
3.强化创新体系支撑,促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绿色创新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各类型的创新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政府、高校、科研院校和中介机构等)在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动力(市场拉动、技术推动、环境规制)和创新过程(研发、制造、营销)联结成的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善于联动利益相关者,协同金融机构引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协同政府机构设立绿色创新基金,确保资金优先布局于绿色技术开发领域,与各方投资群体共建、共享、共用绿色创新成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率。企业应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科研优势,共同研究解决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问题。企业应健全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害有毒材料替代、污染治理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废物“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