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向太空梦——杨利伟

2022-03-28白劲光

连环画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杨利伟航天员载人

白劲光

本期“课本绘”向大家推荐连环画《飞向太空梦——杨利伟》。“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是我国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并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

1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2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作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中的佼佼者,杨利伟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梦想实现的“飞天梦”。

3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绥中县靠近渤海湾,儿时的杨利伟常常到海边玩水。望着在大海上空飞翔着的一只只海鸥,杨利伟渐渐萌生了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在蓝天中翱翔。

4 1983年6月,十八岁的高三学生杨利伟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空军招飞人员在当地高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杨利伟第一个报了名。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他正式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的一名学生。

5 在飞行学院四年的学习和训练中,杨利伟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每个科目都是第一个“放单飞”。从飞行学院毕业后,杨利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在空军服役的十年间,他飞遍了祖国的万里蓝天,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6 1996年初夏,杨利伟接到上级通知,赴青岛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在接到通知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他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梦竟然会飞得那么远。他想飞向遥远的太空,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7 初检顺利通过,他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又高兴又激动,提前三天就到了北京。接待他的护士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杨利伟笑着回答:“航天员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职业,我期待着能加入这支队伍。”

8 临床体检通过后,他又接受了更加苛刻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在离心机上测试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前庭功能……面对堪比航天员训练难度的各项检查,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

9 经过几个月的检测遴选,最初报名的八百八十六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而杨利伟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优秀标准。1998年1月5日,杨利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十三名优秀飞行员一起,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中光荣的一员。

遴lín 选/ 选拔(人才)。

10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杨利伟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基础理论学习。这是实现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转变的第一道难关。杨利伟至今仍记得原空军飞行部队师长为他送行时说的话:“利伟,你飞了十年,操作没问题,你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11 航天员要学的课程非常多,与载人航天有关的知识都要学,包括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外语等十几个门类、三十多个学科。杨利伟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困了就喝茶水提神。

12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考试,杨利伟就得了九十三分。除了两位曾经在俄罗斯接受过培训的航天员外,杨利伟的成绩在新入选的航天员中名列第一。有一次,他的英语考试获得了一百分。基础理论学习结束时,杨利伟的各科成绩全获优秀。

13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理论,还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体素质,接受严格的特殊训练,其中就包括超重耐力的训练。在超重耐力训练中,杨利伟被要求坐进一只由八米多长的铁臂夹着的圆筒里。3BF5A383-A483-4BF2-A7C3-556E1C681769

14 训练开始了。离心机在加速旋转,在时速一百千米的高速旋转中,杨利伟在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的同时,还要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15 随着负荷的逐渐加大,杨利伟时而感到头脑缺血、头晕目眩,时而感到前胸后背像被巨石压迫,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他的身旁有一个红色的按钮,如果忍受不住,可以按按钮叫停训练。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接受了数次离心机训练,从未碰过这个按钮。

16 在做转椅训练时,每分钟转速达二十四圈的转椅不仅以一百八十度顺时针和逆时针快速旋转,而且还上下前后摆动。但杨利伟的身体素质太好了,在十五分钟的训练时间里,如果不是教练提醒他要不停摆头的话,他几乎在转椅上睡着了。教练干脆说:“你可以免试了。”

17 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准备阶段,由专家组无记名投票评选航天员,杨利伟以优异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三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强化训练”中。

18 飞船模拟器是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和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舱内仪器众多、程序复杂,要熟悉掌握这些仪器,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反复演练。为了方便空闲时间学习,杨利伟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的设备和结构都录了下来。

19 他把录下来的舱内影像刻录成光盘,一有空就在宿舍的电脑上播放,努力记住舱内设备及操作的所有细节。很快,他就记住了舱内所有设备的颜色、位置、作用,甚至记住了操作手册中的每一条要领。

20 进入专业技术考核的最后阶段,教练设置了很多的故障陷阱,但杨利伟每次都能很快发现并迅速排除故障。每次考核结束后,教练都要问他:“操作有没有失误?”他总是自信地回答:“没有失误!”

21 首飞选拔要经过五次飞行程序考试。在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九十九分、三个一百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位列第一。杨利伟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潜质,被确定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22 飞船发射前夕,杨利伟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联合测试演练。他的心理教练曾问过他:“你有没有想过真正坐上飞船去飞行,会是什么心情?”杨利伟面带微笑回答:“我想,我会比平时训练更放松。就让我平静地去飞吧!”

23 2003年10月15日清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身着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矗立在发射台上的火箭走去。欢送的人群看到杨利伟时,立刻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这将是一次伟大的出征。

矗立/高耸地立着。

24 进入飞船并按照规定程序将发射前的各项检查工作完成之后,杨利伟目视前方,静静地等待着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他的心率为每分钟七十六次,而国外有资料显示,在飞船发射前,航天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甚至达到每分钟一百四十次。

25 还有一分钟,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充满了紧张的气氛。随着指挥大厅里传出的清晰的口令声:十、九、八、七、六、五、四……突然,屏幕上的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26 “……三、二、一,点火!”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火箭底部火光四溢,白色的气雾喷涌而出,大地为之颤抖。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缓缓升起,加速飞向太空。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旅。

27 从飞船的舷窗向外望去,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蔚蓝色的地球覆盖着淡淡的云层,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海岸线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以九十分钟一圈的速度高速飞行着。白天与黑夜交替变换,地球的边缘仿佛被镶了一道漂亮的金邊,景色十分迷人。

28 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杨利伟拿起摄像机,把这壮美的景象记录了下来。他的心里不由得升腾起强烈的自豪感,为中国人飞上太空而感到骄傲。他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道:“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29 当飞船飞行到第七圈时,杨利伟又在船舱中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30 10月16日凌晨,杨利伟接到了返航的指令。二十多个小时后,他乘坐返回舱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最终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腹地,距离理论着陆点不到五千米。随着杨利伟跨出飞船返回舱,中国人首次太空之行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1 从飞行员到宇航员,从普通军人到航天勇士,杨利伟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的“飞天梦”一天也没有停止过。2003年11月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敬请关注已出版图书“中国中小学生连环画分级读库·课本绘”系列之《飞向太空梦——杨利伟》)3BF5A383-A483-4BF2-A7C3-556E1C681769

猜你喜欢

杨利伟航天员载人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航天英雄杨利伟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要当航天员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来吧,少年航天员
杨利伟坦承受伤也是航天科普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
载人火星何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