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子的生死观

2022-03-28陈宇婧

牡丹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死观不争世间

陈宇婧

生死问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也是哲学必须讨论的问题之一。研究老子围绕着“道法自然”这一法则建构起来的自然无为、死而不亡生命观,有助于进一步思考生命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帮助当今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视生存与死亡,珍爱生命。

一、“道”——生命之源

《道德经》是由老子所著,老子的主要思想都在《道德经》中有所体现,研究《道德经》中老子对生死的论述,可了解老子的生死观。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道德经》第一篇就提出“道”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宇宙万物之源,它使宇宙万物“无”中生“有”,化生有名之万物,它无形、无名、玄妙,是唯一绝对的永恒存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进一步说明了“道”为“天地之始”、为“万物之母”,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宇宙、天地、万物之间,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根源,拥有永不消亡的生命力,是生命之泉。

但是,作为宇宙之源的“道”是如何化生出世间万物的呢?老子将生命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气”的变化,他认为天下诸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互和合而形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老子用“一”代表“道”的绝对无偶。老子认为“道”是独一无二的,“道”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当阴阳二气相交时,就会生出第三、第四乃至更多的有形之物,万物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

老子认为,“道”同时主宰着万物。宇宙中有四大,分别是“道”“天”“地”“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冥冥之中主宰着世间万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万物应该顺应自然大道,只有法天效地、乐天知命、顺应自然,这才是符合“道”的,“道法自然”是世间万物最终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法则。

二、“道法自然”的生死观

老子的哲学是以“道”为最高范畴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而“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因此老子围绕着“道法自然”这条终极法则,对人世间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老子生与死的观点也是以这条法则为基础不断建构起来的。

(一)自然无为的生命观

老子反对人为矫正修饰,追求自然无为、本真素朴的生命状态。“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在老子看来,世间一切万物都有其根源,那就是“道”,而“道”在孕育世间万物的整个过程中是无意识、无特定目的、自然而然的,“道”孕育滋养世间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却不骄傲自满,引导化育万物但不自认为是主宰。“道”只是辅助万物自然成长,在这过程中没有一点后天的雕刻、伪造与造作。因此,生命的存在是以“自然”为前提的,这是生命存在必须遵循的规律法则。人只有始终保持自己像婴儿一般的天真、单纯与纯洁,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存在的本性,所谓“质真若渝”“自然朴真”,这正是老子所追求的人最本然、最自然的一种生存状态。

老子追求无为不争的人生境界。“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顺势而为的自然之举。老子认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生命处于自由、宁静、充实完整的状态,这才是最理想的。“无为而治”不仅是老子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思想寄托,更是对人生老病死的期冀,他希望人民能自然而生,无为而生,循道而逝,自然复归。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则是以“无为”作为修身原则的重要体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看来,水是道之德的有形化。老子认为,最好的美德就像水一样,它甘居人后,谦虚处事,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它柔软无比同时坚强有力。老子认为,水这种润物细无声、不与万物相争的品性,与大道大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它最接近“道”。圣人的品行有着水一般的特性,谦虚低调,内心沉稳而平静,可以把握有利的机缘,发挥其专长。“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老子看来,君子要安身立命,就需要遵循“道法自然”的法則,为而不争、利而不害,谦卑处下。唯有与人不争,才可无与之争,无往而不胜。

老子推崇少私寡欲清静的生活方式。老子认为,自私和欲望会使人一点点丧失本性,要想追求自然朴真、无为不争的良好人生状态,就要做到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老子看来,国家战乱纷争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贪得无厌,野心勃勃,永不满足。而知足者则使心不乱,即“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认为,抛弃聪明和智巧,抛弃技巧和私立,人们才能返归于孝慈和真正的仁义,生命个体才有可能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心灵境界。返归的方法则是回归纯洁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杂念。首先必须“致虚极,守静笃”,即保持内心空虚、寂静,忘掉对世界的认知,也忘掉自身,达到空和静的精神状态,这样就等于物物同化。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空虚平静,就可以览观万物、知晓世间,从而在更高的境界来审视欲望。老子主张要保持知足的良好心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的主旨是让人民懂得知足知止,但知止并非意味着停滞,而是对自己所得与所失的一种深刻认识,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止就不会受到危害,这是一种智慧、崇高的人生态度。“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本意为知道自身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也就是说,懂得自我的满足才会有长久的富足。人的欲望如同沟壑,永远也填不满,对物质财富的需求更是无边。但其实人生在世,所需的并不多,与钱财名利等身外之物相比,人生的充实快乐和内心的清净恬淡才是更应该

追寻的。

(二)精神不灭的死亡观

老子在“道法自然”这一法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死而不亡、精神不灭和超越生死的死亡哲学。

“生死”是符合“道”的自然之事,老子在谈论生与死的时候提到“出生入死”,他认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对于“生”,应该顺其自然,保持平常顺从的心态。老子对于“死”体现出客观理性的態度:“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除了“道”之外,一切都是有始有终,有生有死的。

老子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精神是无限的。“死而不亡者寿。”肉体虽死精神不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可见,死与亡在老子这里并不等同,肉体的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消失,一个人即便是肉体已逝,但精神仍留存于世,那么他便不算是真正的死亡。老子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长寿,通过自身的修养可以使精神生命得以展开,这才是真正的长寿。这种永恒的存在就是人道合一境界的实现,世间的一切都是昙花一现,只有“道”是永恒的、不朽的。因此,领悟自然之道,实现人道合一境界的人,能够达到永生不朽的境界,使其精神超越时间、空间而万古长存。老子主张“生”源于“道”,“死”亦源于“道”,“生死”也应同时与“道”相结合,这就凌驾于生死之上,为精神生命开辟出一条通往永生的道路。有了这样以死观生、死而不亡的“死”观,“生”就变成天道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异化”,变成了人们名利、欲望的重担。因此,老子极力要求人们摆脱物质对人的束缚,追求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与自然无为的人生状态,过逍遥快乐的生活。

三、老子生死观的启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各种价值观充斥其中,人心浮躁、焦虑、空虚,而细观老子生死观,便可从中寻得安生之学。

(一)丰富精神世界,追求高质量人生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厚度是无限的,人们应该追求有高度、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提高生命的精神价值。老子死而不亡的观点告诫人们,人的肉体终究会逝去的,唯有精神方可留存世间不朽。一个不失自我、精神富足的人,哪怕居于陋室,也志存高远,情趣高雅。一个以个人精神惠及天下的人,即便身死,其精神也会在不同的时代历久弥新,薪火相传。老子逝世两百多年后,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同时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控制物欲,知足知止

老子少私寡欲的人生感悟启示人们,人不能只是为了追求名利物欲而生存,人生来就有欲望,追求名利金钱这很正常,但可悲的是欲望不满,贪心不足。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只有自然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沉迷于物欲,才不会被外物所左右,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没有什么比生命的充实和精神的满足更重要。因此,老子教导世人“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让世人站到大道的角度来观察世间,恢复内心的空虚寂静,在平静中回归本真,这样的人方可包容一切,领悟自然之道,超凡入圣,那么解开世俗给人的精神枷锁则不再是问题了。

(三)正视死亡,珍爱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死亡避而不谈,对死亡有着恐惧心理,但人们终究不能把“生”“死”割裂开来,正因为有“死”,才突显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老子对生死的感悟帮人们解答了人生困惑。“生”与“死”都是自然而然的,“生”产生于“道”,“死”回归于“道”,有“生”便有“死”,看淡生死,顺应自然,努力提升精神境界,领悟自然之道,实现人道合一,就能达到永生不朽。孔子面对死亡时也体现出超然的人生态度。在孔子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苟且偷安地活着。孔子认为,不应该以生命的长短去评价人生的价值,而应该用道德的高低去评判,践行仁义,弘扬仁义便是最大限度实现了人生意义。死亡使生命变得短暂,让生命在漫漫的时光长河中弥足珍贵。人们逃避不了死亡,但人们可以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可以决定人生的质量。纵然身已死,精神也会传至百代。正视死亡能够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进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青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生死观不争世间
张之洞的“三不争”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艾草
持己心,行世间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世间最贫穷的人
世间的美好都来去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