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两次抽象实现算理理解

2022-03-28刘红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符号化珠子小棒

刘红阳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将“20以内进位加法”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可以称之为计算教学的“种子课”。笔者结合《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遵循数学抽象的层次,引领学生实现“9加几”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一、分析教材情境,明确算理指向

本节课教材呈现了“9加几”的情境图:有两个盒子,每个盒子都有10个小格子,左边盒子里有9瓶牛奶(空了1格),右边盒子里有5瓶牛奶(空了5格),问题是“一共有几瓶牛奶?”。学生能理解问题情境,并列出算式“9+5”。如何得到结果?此前,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有能力计算“9+1=10”“10+4=14”这样的题目。基于此,笔者构想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对算式“9+5”做拆分或转换,将其转化为学生有能力计算的题目。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办法。从情境图看,部分学生发现了左边的10个格子装了9瓶牛奶,如果把空的那1格补上,就刚好装满一盒,也就是10瓶。如何补呢?根据生活经验,从右边盒子里的5瓶中拿出1瓶,补到左边的盒子里,凑成10瓶,再加上右边的4瓶,就得到一共14瓶。教材意图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算理。

二、结合认知基础,确立教学重点

学习“9加几”这部分内容重在掌握“凑十”的算理。“凑十”是基于十进制计数法而来的一种原理和思维。如果教师只是单纯教学生计算方法,学生不能建立“凑十”模型,就会导致这样的现象:①计算“9+5”时,不管9需要添几,就随便拆另一个加数,如把5拆成3和2,得出错误结果12或13;②不能迁移,遇到“8加几”“7加几”等,依旧给8或7添1。因此,这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凑十”思维,而后再掌握“凑十法”。而“凑十”思维及其具体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三、利用两次抽象,助力“理”“法”融通

如何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在“直观—半符号化—符号化”的两次抽象过程中理解算理、归纳算法,实现算理与算法的融通,进而感悟“凑整”思想呢?

1.在看、摆、拨、圈中根植算理

看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是学生把握算理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可能只有部分学生能感知到,因为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即使有类似的生活经验,也不一定能一下子捕捉到。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到缺的那一格,为“凑十”做铺垫:“小朋友们,先看看左边盒子里有几瓶牛奶?”此时学生可能通过数一数说出“9瓶”。“原来是9瓶,如果没有空1格,就刚好是一整盒,也就是10瓶。”在教师别具用心的引导下,学生马上想到“从右边盒子里拿出1瓶牛奶,补过来就可以了”。这样引导,学生都能关注到空的那1格,进而想到从5瓶中拿出1瓶去凑整。这一步是“凑十”的雏形,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操作实物完成。

第二步是摆。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棒,用小棒代替牛奶摆一摆,并借助小棒完成“9+5”的计算。这里可能产生几种情况:①学生通过从9往后一一点数的方式得到结果“14”;②有了前面“补空”的经验,一些学生会想到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与9根凑成1捆,1捆加剩下的4根,就是14根;③可能存在少数学生从9根中拿出5根,去跟右边的5根凑成1捆,1捆加剩下的4根,也可得到14根。对于这三种情况,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而对第②③两种方法要给予强化,帮助学生建立“凑十”模型。

第三步是拨。完成了前面两步后,绝大多数学生脑中都有了初步的“凑十”模型。此时教师应拿出计数器,帮助学生将“凑十”模型清晰化。在计数器个位拨了9颗珠子后,要继续加5,直接拨是完成不了的,教材把加的5颗珠子用白色显示,学生也难以看懂。怎么办呢?由于有了前面两步对“凑十”的初步渗透,教师再有意识地提醒:“个位上的珠子不够拨,能不能从十位上想想办法呢?”学生马上就能领会教师的意思,边操作边解释:先把个位上最后1颗珠子拨上去,就满了10,满了10就要换到十位上去,用十位上的1颗珠子代替個位上的10颗珠子,再将剩下的4颗珠子拨到个位就成功了。如果说前面的“看”与“摆”两步,学生还有选择其他方式得到结果的余地,那么拨计数器这一步,学生一般只能先凑满“十”,因而这是将“凑十”模型牢固化、清晰化的一步。

最后一步是圈。教师通过设计练习,在半符号化的图形不能移动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用铅笔“圈一圈”,巩固“凑十”的思维模型,完成从实物向半符号化过渡的抽象过程。

2.从“凑十”到“凑十法”,实现“理”“法”融合

教材并没有在“9加几”这一节的内容中直接呈现“凑十法”,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凑十”的思维模型。学生经历看、摆、拨、圈之后,脑中已经建构起初步的算理,也就是说,在借助学具的情况下,看到“9加几”,他们能有意识的先给9“凑十”,再计算“10加几”。到了这一步,即使教师还未引出“凑十法”,实际上学生已经有了“凑十”的思维。此时,教师出示算式“9+6”,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得到结果,将脑中“凑十”的算理进行输出,再利用摆小棒或拨计数器的过程,引导学生将物与数对应起来,实现算理向算法的过渡,就会事半功倍。如利用摆小棒的方式来说明:把6分成1和5,“1”表示从6根中移出的与9根凑成10的那1根,“5”表示“凑十”后剩下的5根,因此9+6=15。这样教学,能帮助学生基本实现算理与算法的融合,完成从半符号化向符号化过渡的抽象过程。

3.迁移运用“凑十法”,感悟“凑整”思想

撤去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后,学生还能计算“9加几”吗?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可以脱离实物,利用数的分解、组成完成“凑十”过程,快速得到正确结果。为此,教师给出算式“9+4”,要求学生尽量不使用学具来计算。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看到9时很快想到把4分成1和3,拿1跟9“凑十”,10加3的结果就是13。此时算理已经渗透到算法中,但这还不够,学生若能将9的“凑十”方法迁移,准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才算真正掌握了“凑十法”。基于此,教师向学生出示“8+7=”“7+6=”等算式,引导学生尝试计算,说明算理并归纳算法。至此,学生掌握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感悟了“凑整”思想。

从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看,“9加几”这节课不但要教会学生计算“9加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凑十”思维,建构“凑十”模型,为以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法奠定基础。从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来讲,计算教学要有理有法,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前提,而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基于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特别是针对低年级段学生,教师应重视算理教学,帮助学生从算理理解自然过渡到算法掌握。

(作者单位: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庄溪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符号化珠子小棒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一起数小棒
摆珠子
巧移小棒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猜珠子
从艺术区到艺术节:“蓝顶”的符号化进程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