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28王晓莹邓琪光
王晓莹 邓琪光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的图片思维工具,它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学习内容,把新学的知识融入或同化到已有知识结构中,以加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的阅读文章——Western Table Manners为例,展示阅读课上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整堂课以Mr.Bean在餐馆就餐的视频开始。观看视频前,笔者设问:While watching, please remember Mr.Bean’s behavior. 学生欣赏完以后,笔者展示Mr.Bean饮酒的图片并提问:When Mr.Bean sat at the table, the waiter poured him a of wine, and he drank it up.当学生回答“glass”之后,笔者引出宾语从句“Do you think whether/if it’s polite or not to drink it up?”,并引导学生回答:“No, I don’t.”随后,笔者展示三张图片(分别是Mr.Bean在餐桌上敲打酒杯和盘子、Mr.Bean把餐巾布挂在脖子下、Mr.Bean用手抓食物吃),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宾语从句探讨:Do you think whether/if it’s polite or not to...?学生回答:“No, I don’t think it’s polite.”
Step 2 While-reading
Skimming環节。笔者借助对比正误餐桌礼仪的图片过渡到文本学习,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出示“A.Western food B.Western table manners C.Western dinner party”三个标题,请学生找出适合本文的标题。通过浏览文本,学生很快找出本课标题为B选项。笔者归纳第一个阅读策略——通常可以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找到主要思想。
Scanning环节。首先,笔者提出问题:Read again and mark T(True) or F(False),请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句子来证明观点的对错。学生完成题目后,笔者归纳第二个阅读策略——细节可以帮助你正确理解文章。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设计、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带着“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Para 2?” “How many parts can you divide into?”的问题,讨论该段内容,并生成思维导图。然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该段的“part 1——before eating”,自主完成新的思维导图。随后,笔者要求学生继续阅读这一段剩下的部分,找出就餐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合力完成第三幅思维导图。通过两次阅读和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对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笔者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连接词,形成整体的思维导图,并据此复述课文。在此基础上,笔者顺势归纳第三个阅读策略——思维导图可以让你更清晰、彻底地理解文章。
Step 3 Post-reading
课文学习结束后,笔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文章缺失的部分——after eating,并用“What can we do after eating?”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尝试不同的回答。笔者板书总结,并要求学生思考:Why the writer didn’t say anything about after eating?最后,笔者出示思维导图,要求学生从before eating, after eating, while eating三个方面来写一篇主题为Chinese Table Manners的小作文。
写作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触发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赤壁市蒲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