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文比较阅读中理解托物言志
2022-03-28陈春华
陈春华
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笔者将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及从课外读物中精选的《白杨礼赞》三篇文章进行整合,设计了四个环节,通过群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落实单元人文主题“哲理之思”,准确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表达。
一、品读,析语言之美
《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她内心悲痛,徘徊于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花儿的衰而又盛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因而增加了生活的勇气。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珍爱生命,勇往直前。
作者是如何展现紫藤萝之美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究,又要适度点拨。比如: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紫藤萝花美在何处?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作者紧扣“盛”,先整体感受紫藤萝“像一条瀑布”,盛大而壮观;然后局部细写,依次描写花瀑、花穗、花朵。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启发学生认识到:从整体到局部是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作者描绘紫藤萝花,也遵循这一观察顺序。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炼美,受到美的熏陶。如,为了准确地塑造紫藤萝花的形象,作者调动各种感官,选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生动的形容词及一部分副词,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多角度地加以描绘,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惊喜、赞叹等情感。对于第三个问题,即遣词造句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细细品味,充分体味作者寓于字里行间的情感,领略文字之美、情感之美,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获得写景状物的理性认识。
二、精读,探哲理之美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作者面对衰而又盛的紫藤萝花悟出的生命哲理。七年级学生理解这个哲理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写作背景资料帮助学生阅读、思考,同时还应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将难度分解。
实际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问,设计了3个由易到难的小组合作探究问题:①作者面对盛开的藤萝有了哪些情感变化?②面对一枯一荣的紫藤萝花,作者产生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③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谈谈你是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的。
因为降低难度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抓手,所以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紧扣文本、积极讨论,做出了很多有深度的思考。如,学生联系到海伦·凯勒、霍金、袁隆平,以及中国战胜新冠疫情的英雄事跡等,产生了这样的认识:正如一朵一朵的花的绚丽组成了花瀑的热烈辉煌,每个人奋发进取才能创造社会的勃勃生机;个体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渺小的,而由无数个体生命构成的生命长河却是奔流不息的、永恒的;保持对生命美好坚定的信念,保持乐观、昂扬、顽强的斗志,勇于迎接挑战,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这个哲理。
三、研读,悟写法之妙
作者写紫藤萝花,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其繁盛美丽,而是为了写人,即托物言志。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因为上一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都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写法,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初步理解了托物言志这种常见的、重要的写作手法,如怎样把握物与人的相似点,怎样由物及人进行联想,以及物是“志”的生发点、依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物的形象越具体生动,与人的相似点越高、越契合,联想就越自然贴切,“志”的表达就越能水到渠成,等等。
有了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基础,再经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探究,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剩下的两篇文章,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很快找到了路径。如,通过圈点勾画《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中描写景物的语句,抓特点、赏美点、析品质、悟精神,很快找到了“物”和“志”的契合点,明白了《一棵小桃树》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斗争,不懈追求;而《白杨礼赞》借西北高原上笔直挺立的白杨,赞美先辈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质朴坚强、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精神。
四、练笔,谱生命之歌
如何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学生经过归纳,达成如下共识:第一,由“物”的特征联想到所言之“志”,找到“物”和“志”的契合点;第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要仔细观察、饱含感情地把物写好;第三,提炼出精辟的抒情议论语句,有了点睛之笔,文章就有了灵性。掌握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后,笔者立即安排学生练笔:
自然界中的花草总能引起我们的联想,也总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我们也来学习作者,倾听自然,展开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怀,如梅花、小草、菊花、莲花、梨花、昙花、向日葵等,你能从中读出怎样的生命启示?
将托物言志写法具体运用到实践中,能架起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桥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写作效果来看,他们或以小草、昙花为托物言志的对象,或以向日葵、蒲公英、狗尾巴草等为托物言志的对象。不论所选的对象是什么,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到“物”与“志”的结合点,进而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
(作者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