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
2022-03-28赵梓瑶
赵梓瑶
摘要:近年来,抑郁已成为21世纪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的特点使其在遭受压力和不良情绪后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引发抑郁情绪。我国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出年龄逐渐下降的趋势,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发生受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学校环境、个体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应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加强监管等方面加强预防。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9-0058-03
一、青少年抑郁现状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抑郁障碍的多发期。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的青少年会出现各种情绪障碍,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抑郁[1]。其中,美国有12.17%的青少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荷兰13~17岁的青少年中,有21.4%的人在随机一周内出现抑郁症状。我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每年有3%~8%的青少年会经历严重的抑郁症,超过40%的青少年报告自己有抑郁情绪或症状[2]。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力度,并将抑郁筛查纳入初高中学生的健康体检内容[3]。
抑郁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心境恶劣、感到绝望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有轻度和重度之分。轻度抑郁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人际交往,重度抑郁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与一般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抑郁障碍者通常学业成绩差,有人际关系困扰、攻击行为、自杀风险、自我伤害、物质滥用等问题。青少年抑郁的发生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学校环境、个体性格特点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抑郁的普遍性与多发性,是個体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物因素
行为遗传学证明了抑郁是具有遗传性的。遗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是人类生命的根基,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外在形体特质,也会对内在的心理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者很早就注意到抑郁和遗传间的关系,与健康人群相比,患有抑郁症的父母的后代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了3~4倍。不仅如此,同一家族内患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群体的8~20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抑郁发病率越高,且遗传因素对个体抑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遗传影响,青少年受遗传因素影响大于儿童[4]。
当然,除了遗传因素,抑郁也与个体的大脑结构功能异常有关。与一般青少年相比,抑郁青少年的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体等大脑内结构区域存在显著差异。
(二)个体因素
对青少年抑郁有影响的个体因素包括气质类型、人格、自我效能等。已有研究表明,高依赖型及自我批评型人格、自主型及自我奖赏型人格及低自信容易导致抑郁。杜保国、李玉玺和杜小对[5]研究表明,自我评价低的青少年,性格偏内向,较孤僻,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抑郁。婴儿期气质类型为难养气质类型的青少年更容易发展为重度抑郁症。另外,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失败等应激性生活事件后,可能会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部分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毫无能力,由此发展出不良的自我评价,进而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中对青少年抑郁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6]。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人格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缺乏父母关心、父母严格程度、过分干涉与抑郁存在正相关;与父母异地、家庭关系不和睦、离异、单亲的青少年抑郁得分较高。关于家庭关系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情绪[7]。
学校环境中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类型、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学习成绩等。研究发现,教师的教育方式与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而学习成绩是引发中学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类型及年级等变量与青少年抑郁情绪存在相关,寄宿类学校的青少年随着年级的升高,抑郁情绪出现的概率越大[7-8]。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从家人、朋友及群体中所获得的支持越多,体验到的被尊重、被理解的程度越高,其主观幸福感也就越高;父母的溺爱、家人给予的过度保护与支持、不良同伴关系等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8-9]。由此得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预防青少年抑郁有着积极作用,而不良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有负性作用。
三、青少年抑郁的预防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成长环境,家庭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积极特征[10]。这是因为青少年在这种家庭氛围中能感到被爱与被尊重,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更为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中汲取力量、得到指引,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重方式方法,学会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去教育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理解和关爱,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当发觉孩子有焦虑、抑郁、悲伤等消极情绪时,及时与孩子沟通,排除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在温暖、和谐、包容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会更加健康,态度会更加积极,在人际交往和学业方面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学校加强监管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预防青少年抑郁。首先,建议学校开设宣传栏,或者聘请专家到校为学生做讲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抑郁及抑郁的主要症状,普及关于抑郁的知识;其次,按照国家要求,每年按时对学生进行抑郁筛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建立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再次,密切关注青少年抑郁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对他们进行情绪疏导;最后,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线上和线下的咨询通道,在青少年面临抑郁或者其他心理困扰时,为其提供私密、及时的咨询辅导服务。
(三)青少年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青少年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首先,应加强锻炼,每周至少要参加三次大强度体育活动,减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事实证明,多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预防抑郁等消极情绪,使心理更加健康,还会交到更多朋友,充实自己的人际关系。其次,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这样实行起来才不会有很大压力,能体验到快乐感和成就感。
四、小结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前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青少年抑郁是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家庭必须联合起来,做好青少年抑郁的筛查、预防和早期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Lipari R N,Hughes A,Williams M. State estimates of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among adolescents:2013 and 2014[J]. The CBHSQ Report,2016.
[2] 马胜旗,慈海彤,吕军城.山东省青少年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5):839-8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解读《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EB/OL]. http://www.nhc.gov.cn.2020-09-11.
[4] Scourfield J,Rice F,Thapar A,et al.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hanging aetiological influences with development.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3,44(7):968-976.
[5] 杜保國,李玉玺,杜小对.10-12岁儿童性格及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3):241- 242.
[6]何丹.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12):723-727.
[7] 胡赤怡,李维榕,吴敏伦.儿童青少年与父母婚姻冲突及破裂[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32-134.
[8] 冯正直,张大均,汪凤.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46-448.
[9]张凡,王佳宁,金童林. 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11):665-671.
[10]郑雯,胡竹.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175-178.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