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与特点调查研究
2022-03-28刘在花
刘在花
摘要:学习满意度被视为学习质量的主体性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为了解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与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41名7~12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89.34%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较低;高中生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学生干部学习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贫困家庭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最低,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据此,提出了提升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三条路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主动改进教学;提高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学习满意度;中学生;教育质量;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9-0014-06
一、问题提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是学校的基本使命之一,更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关心的热门话题。学习满意度是学生满意度最重要的方面,对促进教学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有深远影响[1]。学习满意度是指学习者对参与学习活动的感觉或态度,这种感觉或态度表明了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喜欢程度或愿望、需求获得满足或目标达成的程度[2]。学生学习肯定会有一定的需求和期望,如果学校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满足需求和期望,那么学生就会有高的学习满意度,反之则会有低的学习满意度。
学习满意度可以考察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满意程度,可以有效预测生涯规划、学习成效、学习动机、教学效果和心理健康等[3]。因此,学习满意度被视为学习质量的主体性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重视学生的满意度体验,深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之一。
我国关于学习满意度的研究起步较晚,2010年之后研究开始增多。文献分析表明,截至目前,我国学习满意度已有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对中学生的关注不够,相关研究寥寥无几。例如,徐玲洁[4]研究发现,我国学生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占总研究(869篇)的89%;对成人教育的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占发文总量的8%;对普通初中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研究仅占发文总量的3%。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学业成绩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升入高中或大学,而学习满意度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因而我国急需开展和加强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为此,本研究拟调查当前我国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与特点,为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并据此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从山东、河南各选取一所完全中学,从中整群抽取1041名7~12年级学生进行学习满意度现状与特点调查。其中,初中生530名,高中生509名,学段缺失者2名;男生498名,女生538名,性别缺失者5名;7年级182名,8年级181名,9年级166名,10年级173名,11年级177名,12年级159名,年级缺失者3名。
(二)研究工具
根据学习满意度相关文献和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学生的教育现状和身心发展特点,自编中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该量表为4点量表,包括课堂环境、教学技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学业成就6个维度,共38个条目。该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2,分半信度系数为0.8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各项目在其所属维度的载荷在0.55~0.83之间,说明整个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整体拟合指标:χ2/df=4.78(<5),NFI=0.97,TLI=0.98,CFI=0.93,RMSEA=0.06(<0.08)。可见,该量表信效度较高,适用于中学生。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现状
对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现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分析。因为每个维度的题目数不同,所以平均数和标准差是中学生在各维度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最高分4分,最低分1分,中点分即中位数为2.5分。(见表1)
表1显示,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关系、学业成就、课堂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教学技能。从整体上看,中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低于中位数2.5分。单一样本t检验表明,中学生家庭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中位数,而学习满意度其他维度和总分显著低于中位数2.5分。本研究统计了中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低于中位数2.5分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结果表明,89.34%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较低。
(二)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发展特点
1.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学段差异
初中生、高中生学习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不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高中生对教学技能、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业成就的满意度及学习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初中生。(见表2)
2.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得分不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生对教学技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对家庭关系、学业成就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见表3)
3.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級学生学习满意度得分不同。F检验表明,在教学技能、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业成就和学习满意度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在教学技能满意度上,初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得分,初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二和高三学生得分;在师生关系满意度上,初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二、高二、高三学生得分,初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二和高二学生得分;在家庭关系满意度上,初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三学生得分,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得分,高一、高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得分,高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一、高二学生得分;在学业成就满意度上,初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二、高一、高二学生得分,初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三、高三学生得分,初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一学生得分,高一和高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三学生得分;在学习满意度总分上,初二和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得分,初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得分,初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一学生得分。从整体上看,初二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初一学生学习满意度最低。 (见表4)
4.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差异
担任学生干部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学生干部在教学技能、同学关系、学业成就方面的得分和学习满意度总分显著低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见表5)
5.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差异
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得分存在差异。F检验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中学生在教学技能、家庭关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贫困家庭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而其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从整体上看,贫困家庭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见表6)
6.学业成绩不同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差异
学业成绩不同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得分不同。F检验表明,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技能、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学业成就和学习满意度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教学技能、同学关系、学业成就的满意度和学习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优秀、良好和中等的学生,而其家庭关系满意度低于学业成绩良好和中等的学生;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学业成就满意度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学业成绩良好和中等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高于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从整体上看,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最低,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见表7)
四、讨论与分析
(一)89.34%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较低
学习满意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这其中包括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学习结果等方面,是一个综合的主观感受,是对学习质量的一种自我综合评价。本调查发现,89.34%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较低。这说明,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较低,对自己的学习质量自我评价较低,对学校生活的感受较差。从学习满意度各维度来看,教学技能得分最低,其次是师生关系。这说明,本研究调研学校的教师亟须提升专业素养,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受众,他们对学习满意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建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进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二)不同亚群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本调查发现,不同学段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生对教学技能、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业成就的满意度及学习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初中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被调查高中教师教学技能过硬,专业素质较高,教学质量较高。该结果提示我们可以以高中生对教师的高满意度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教师对高中生的引导作用,促进其全面发展。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满意度比较高,说明高中生与教师、家长的关系比较融洽。这可能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能够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与教师和父母的冲突、隔阂减少,因而其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较好。
本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满意度性别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男女生性别角色、思维特点、学习需求等不同造成的。例如,男生对学业成就的满意度比女生低,可能是因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认为男生在整体素质和能力上应该高于女生,因而对男生的期望更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对性别角色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将导致男生承受更大压力,对自身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从而导致其学习满意度下降[5]。已有研究发现,男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中,创造性思维、思维层次和精致性以及看待问题的准确性优于女生[6-7],然而由于我国中学教育的课程开展方式和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单一,使得男生必须面对枯燥的课堂学习和考核评价体系,也会造成其学习满意度比较低。此外,本研究发现,男生对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该研究结果与马原、薛桂英[3]对师范生学习满意度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造成的。
从整体上看,初二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初一学生学习满意度最低,这可能是学校适应能力不同造成的。从小学升入初中,初一學生对学校环境比较陌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处理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因而学习满意度比较低。
本研究表明,学生干部学习满意度显著低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这是因为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相比,学生干部学习能力往往比较强,对学习的要求比较高,导致其对教学技能和学业成就的满意度比较低。由于学生干部与同学们的沟通协调比较多,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影响同学关系,因而其同学关系满意度比非学生干部低。
本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这可能是因为与温饱家庭、小康家庭和富裕家庭相比,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会降低,因而贫困生的学习压力比其他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小,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容易满足,所以学习满意度较高。
本调查表明,学业成绩不同的中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从整体上看,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最低,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满意度最高。这是因为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自律性比较强,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比较高,父母和教师也会对其有更高的期望,因而他们承受的学习压力比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大,这迫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业成绩优秀学生对学习满意度的评价,从而印证了“满意度是根据内在标准的一种主观判断”这一观点。
五、教育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研究指出,学生学习满意度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8]。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成就感和获得感维持学生长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良好体验。
第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打破那些僵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教学中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创设平等、理解、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学校应从人文性的角度构建包含教师、学生及其辐射关系在内的一贯的、系统的支持。当学生在学习上有疑惑或困难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向教师求助,教师要乐于为其答疑解惑。提倡学生间互帮互助,可以通过优秀生与成绩落后的学生“结对子”的方式,帮助成绩落后学生,让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最终帮助其在积极、愉快的支持性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第三,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良好的秩序和纪律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保障学生在良好氛围下形成和提高学习力的重要心理氛围因素[9]。教师可从树立民主班规、奖惩分明、坚守原则等方面来保障稳定的课堂秩序和纪律。
(二)教师主动改进教学
Ali、Ramay等[10]调查发现,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可以通过保障师生之间能有效沟通、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等来实现。教师设置生动的导入、多元化地评价学生、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等措施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进度、作业难度与数量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11]。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学习效果;要多鼓励和肯定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维持长期的学习内驱力,在学习上更努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业情境中对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感知,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决定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困难的持久程度及学习中焦虑或平静的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和取得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12]。研究表明,可以利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对学习满意度进行预测[13]。因而,教师可以运用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增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学习满意度。
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要重视中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学习乐观水平,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和评价自我,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能否合理归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把失败和成功归因于可以改变的因素,不要自我贬低和骄傲自大。要让学生明白努力是可控的唯一因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或者努力的方向、途径不对,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付诸实践,学习肯定会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康弟,康保超,陈春莲,等.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研究现状、内涵及要素结构[J].高校领导智慧,2014(12):33-35.
[2]郝建春.生活压力、负向情绪调整、学习满意度与学习成效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3]马原,薛桂英.师范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5):132-135.
[4]徐玲洁.国内学习满意度期刊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16):187-192.
[5]张清.中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的初步编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6]申继亮,师保国.创造性测验的性别与材料差异效应[J].心理科学,2007,30(2):285-288.
[7]陈丽君.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思维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4):513-520.
[8] Rahman N A A,Hussein N,Aluwi A H. Satisfaction on blended learning in a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what factors matter [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211(25):768-775.
[9]鄒维兴,王洪礼.班级心理氛围对中学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12):31-33.
[10]Ali A,Ramay M I,Shahzad M. Key factors for determin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s: a study of Allama Iqbal Open University (AIOU)[J].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11,12(2):114-127.
[11]王宁,琚向红,葛正鹏.开放教育网络课程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J].开放教育研究,2014(6):111-118.
[12]蔡恒.培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测量探析[J].天津教育,2021(4):58-59.
[13]Shen D,Cho M H,Tsai C L,et al. Unpacking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s:online learning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3,19(19):10-17.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