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中与“过去”和解
2022-03-28邓秀平
邓秀平
摘要:一名高二学生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疏离,想退学。叙事疗法认为,当来访学生陷在自己的问题故事里,他会被自己创造的“真相”所影响,失去面对生活挑战的动力与信心。辅导老师通过叙事中故事叙说、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帮助来访学生走出自己的问题故事,发展出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支线故事,最终找到面对困扰的信心。
关键词:叙事疗法;故事叙说;自我否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8-0043-05
一、个案背景
来访学生小唐(化名),男,在读高二学生,17岁,是家中独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关系较为疏远。
个人成长史:小唐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出生及发育均正常,无家族精神病史。小唐很小的时候与父亲在一起生活,但因父亲需要经营家族生意,在他上小学后就不在家居住了。父子二人聚少离多,加之父亲脾气暴躁,亲子关系也不和谐。小唐自身内向自卑,但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初二升初三时曾经历情感挫折,情绪一度非常低落。考上高中以后,决定投入学习来改变自己,但是由于情绪一直不稳定,导致难以投入学习。到了高二,学习、情绪状态每况愈下,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心理状态:意识清晰,感知觉正常,上课学习时常回忆过去,自诉脑海里有声音出现干扰自己;情绪低落,安静内向,情绪表述准确,主客观世界统一;语言表达逻辑清晰,不够连贯,声音小而不清晰;人格稳定,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助。
身体状态:睡眠不良,身体状态无异常。
社会功能:人际关系疏离,学习兴趣与动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食欲不佳。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情绪低落,学习与人际兴趣减退,亲子关系不良,学习专注差,睡眠不良。
个人陈述:总感觉脑海里有个声音在干扰自己,叫自己不要挣扎努力,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导致自己学习效率下降,内心倍感痛苦。小的时候父亲便很少在身边,即使在身边,对自己也很凶。4岁的时候,在快要洗澡的时候,自己跑去看电视,没有及时洗澡,爸爸见了突然很凶地大吼大叫起来,还要打自己,幸好媽妈护在身前。从此以后,看见年长的权威就会感到害怕,甚至上课的时候都不敢看老师,上课容易走神,总是想起过去的事情。
初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阳光开朗、热情善良的女孩子,她会主动关怀与鼓励自己,日久生情,两个人建立了恋爱关系。两个人在一起学习、谈心,让来访学生也慢慢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但在老师的提醒下,因为担心影响女孩与自己的成绩便选择与女孩保持距离,结果女孩很快与其他男生成了好朋友。感觉到背叛与伤害,变得沉默寡言。因为要考高中的目标很明确,自己还能压抑情绪投入学习,但是内心却没有真正的平静,内心的声音一直在不停地干扰自己,导致自己越来越消沉,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三、辅导老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小唐来咨询室后,表情淡漠,低着头,声音很小,言语逻辑清晰,但是语句不太连贯。说起往事,表现出了较强烈的痛苦与无助。求助意愿较为强烈,很想改变现状。
班主任反馈:小唐有责任心,面对班级事务勇于担当(曾经是班干部),执行力较强。平时言语不多,但是高二以来情绪低落,表示要退学。
四、评估与分析
(一)评估
根据心理辅导老师的初步了解和来访学生的个人陈述,来访学生的情况初步评估为严重心理问题。来访学生的困扰与过去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属于现实原因,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有泛化的情况,但求助愿望强烈,属于学校心理辅导范畴。
评估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判定,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和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1]。来访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内容上主客观世界一致,由于亲子关系不良与感情的挫折,以及自己未能与未尽事件和解带来的困惑,导致情绪低落、抑郁、自我否定等;在意志行为上,来访学生表现出学习与人际兴趣减退,睡眠质量低等情况,这些与其情绪状态是一致的。内心的声音与来访学生对自己没能很好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自我否定是相关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来协助他找到挑战生命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2.来访学生对自身的症状及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有一定的自知力。
3.来访学生遇到的困扰对生活与学习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泛化,持续时间半年以上。但其心理冲突性质是常形(具有现实性和道德性),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评估为严重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生理原因: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对来访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
社会原因:(1)父母关系不和,父亲常年在外,亲子关系不良,对父亲感到畏惧;(2)青春期情感受挫。
心理原因:(1)自我否定,较为悲观;(2)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呈现出抑郁倾向;(3)对亲子关系有期待,情感关系的影响强烈;(4)性格较为内向。
五、咨询过程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
按照有效咨询目标七要素要求,根据评估和分析,同来访学生商量,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缓解抑郁情绪,处理亲子关系,面对过去的情感挫折,与过去和解,与内心的声音对话,与自我建立联结。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通过咨询改变认知,提高来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协助来访学生充分实现人的潜能,促进其自我成长,达到人格完善。
(二)咨询方案的制定
根据来访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其心理问题的性质,决定采用叙事疗法中的故事叙说来梳理来访学生问题故事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外化的技术将问题与来访学生剥离,陪伴来访学生找到自己可以与问题和平相处的时刻,或者是不被问题影响的时刻;通过信件书写丰厚支线故事,帮助来访学生看见自己生活的丰富性,解构旧有的自我评价,建构新的对于生命和生活的认知,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
原理和方法:叙事疗法由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提出,简单地说就是对故事进行叙说。施铁如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2]叙事疗法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行为是如何通过故事而组织起来并赋予意义的。因此,叙事疗法认为,是人们对于生命故事的叙说塑造了真相,不存在绝对的真相。在叙事辅导中,咨询师要去中心化,通过外化等技术方法,帮助来访学生与问题剥离,再通过对问题故事的叙说,辅导老师的积极影响,引导来访学生找出遗漏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支线故事,并以此为契机重新建构生活意义,唤起来访学生的内在力量[3]。本案例将使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技术、故事述说、由薄到厚、信件书写等方法。
时间安排:每周1次,每次1小时。(可按实际需要调整时间)
(三)具体咨询过程
咨询共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了解来访学生故事的发生发展,外化问题,制定咨询计划。(第1次咨询)
小唐虽然是主动求助,但是刚开始咨询聊天时,他总是紧紧地抱着自己的书包,说话也低着头,语言断断续续,声音很小,表现出明显的紧张与拘束。要促进咨询顺利开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非常重要。笔者向来访学生说明咨询的保密原则,应用同理技术,让来访学生放下内心戒备,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叙事辅导需要辅导老师不仅以来访学生为中心,还要对来访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通过营造安全、透明、好奇的环境,陪伴来访学生去看见他的生命故事的发生发展与影响。
通过故事叙说,来访学生讲述了内心自我否定的声音的由来,辅导老师再辅助来访学生将问题外化。下面是咨询片段摘录。
辅导老师:你和我说到了脑海里的声音,你能具体说说,这个声音具体说了什么吗?
小唐:它会说,别挣扎了,放弃吧,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
辅导老师:这个声音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呢?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唐:以前它通常出现在我考试失败的时候,晚修做作业做不出来的时候,现在它經常出现,时不时就跳出来。
辅导老师:你说到以前,它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那最开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小唐:初一左右吧,也可能是六年级,我不太记得了。我只记得我那时很胆小,什么事情都容易想到很坏的结果,然后这个声音偶尔出现。一直到高二,这个声音越来越频繁,上着课就会突然出现,让我很崩溃,我感觉我可能没救了。
辅导老师:谢谢你愿意信任我,并与我分享你与这个“声音”的故事。我听到你一直在找与这个“声音”相处的方式,如果让你给这个“声音”取个名字,你会怎么称呼它?你觉得它像什么?
小唐:像个蒙脸的人,就叫“无脸男”吧,捉摸不定,扰人心神。
接下来通过询问“无脸男”第一次出现的故事、没有出现的时候的故事、变严重的时候的故事,以及它出现的时候带来的各种影响,找到影响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小唐在故事叙说中谈到了父亲的暴躁情绪,以及父亲对自己要求严苛的故事;谈到了“无脸男”出现的时候带来的鞭策及压力。从小唐的叙说中找到了小唐主线故事中的“例外”及问题影响中的积极面。由于时间限制,笔者邀请小唐利用课余的时间,给“无脸男”写一封感谢信,把自己在咨询中的发现告诉它,下一次我们以信件作为基础展开咨询。
第二阶段:由薄到厚,丰厚支线故事,建立自信。(第2~4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分享“无脸男”给小唐带来的影响,以及小唐自身拥有的技能与那些他能与“无脸男”和谐相处的时刻。
小唐在第一封感谢信里写道(片段):
我一点也不喜欢你,你总是打击我,提醒我是一个很差劲、不被喜欢的人。但是我想起,初三我陷入感情的打击里的时候,你的出现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不相信我会连高中都考不上,我不相信我真的一无是处。虽然那段时间很辛苦,但是我确实考上了高中,这一点我必须要感谢你。我猜想你的目的不一定是让我自我否定,而是想用激将法让我振作起来,但是这个方式太痛苦了,我的脑袋要炸了,我不喜欢这个方式。我想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请你相信我。(最后一句是在笔者的引导下写的)
通过叙事信件进行自我对话以后,小唐对“无脸男”的排斥变小了。笔者邀请他,当“无脸男”又用声音干扰他的时候,请他立刻把听到的写下来,然后再回应一句自己想说的,并附上自己的感谢,说出自己将要做出的行动,来帮助自己稳定学习状态。叙事疗法认为,每个行为背后都具有意义,问题本身也有可能是例外,认识到行为背后的意义,则能更好地应对行为带来的挑战。通过感谢信的书写,小唐在细节中找到了困扰出现的意义,缓解了心理压力。
此次咨询中,小唐还谈到初二时期情感挫折使得困扰变大的故事。初二时期的感情经历对小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笔者邀请他利用课余时间写一写他的感情故事,越详细越好,并预约了三天后的下次咨询。
第三次咨询:通过丰厚初中的情感故事,让小唐看到每个问题故事里的美好画面,以及自己在过去经历中的所得对当下的帮助。
小唐与女孩的故事(片段):
那时,我很胆小,总是自我怀疑,不敢主动与别人交往。我很爱打篮球,但是又怕男生们觉得我技术不好,没有队伍会接受我。有一节体育课,我在操场边看男生打篮球,也许是我眼神里的渴望打动了她。她从阳光里走过来,对我说:“你怎么不去啊,那一队正好缺个人呢?放学的时候,我见过你打球,打得挺好的呢!”我犹豫着的时候,她推了我一把,就这样我第一次和男生一起打球,原来事情没有那么难!
那天后,她偶尔会主动关心我,和我聊天。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像黑暗中的天使,她很乐观,话很多又有趣,她的笑容融化了我内心的寒冷。我们慢慢地越走越近,我也渐渐有了笑容。交往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其实她的成长过程也很艰难,她却这么乐观积极,我深受触动。后来,我们约定,一定要共同努力,考上高中,考上大学,离开那个不快乐的家。
……
笔者与来访学生就信件中的故事进行了分享,以下是谈话摘录(片段)。
辅导老师:感觉是非常美好的一段故事。
小唐:老师,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如果不是后来老师找我谈话,我为了不影响她的未来而疏远她,她那么快就和别的男生在一起,我们可以一直那么美好。我真没用,一次又一次地被抛弃……真希望我与她从未相识。
辅导老师:你是为了不影响她才与她疏远的,这个事情她知道吗?
小唐:她不知道吧,我们疏远后就没有讲过话,一直到现在,我们一句话也没说过。
辅导老师:如果你把疏远她的原因告诉她,也把你心里对这份感情的美好回忆,以及她带给你的感觉都告诉她,会怎么样呢?
小唐:我没有细想过,但觉得她应该可以懂。
辅导老师:不如就在这里,我给你一张纸,你把你看到的感情里的美好,她带给你的温暖及分开的原因,用信的形式写下来给她,你会怎么写呢?是感谢信,还是别的?
小唐思考了良久,写下了一封感谢信(片段)。
谢谢你带给我的温暖,它们支撑着我走过了很多难熬的时光,虽然你很快就和别的男生那么熟络,但被我莫名其妙地疏远的你,心里会不会很难过,会不会也和我恨你一样,恨过我呢?回想起与你分开的日子,虽然很难过,但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感激你,因为和你在一起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学会了勇敢,高一我还竞选了班干,这是初一的我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我觉得这里有你的功劳。我会记住那个秋天,你走来时的阳光,那天的落叶,阳光下你的笑脸,你像小兔子一样可爱的步伐,其他的我选择忘记。我会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
小唐写着写着便哭了起来,这是三次咨询以来唯一一次见到他落泪,他想起是自己为了让对方更好而选择分开,但是痛苦却让他忘记了初心。他心里其实还是爱着女孩,他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强大,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勇气再与女孩联系。
接下来,笔者与小唐带着故事带来的力量,一起讨论了他与父母的关系,找到了父母与自己相处的幸福时刻。笔者鼓励与邀请他在课余时间写一写与父母在一起让他最感动的事,下一次分享从父母的故事开始。
第四次咨询:通过分享与父母感动的事情,引导小唐认识到生命故事的丰富性,丰厚小唐与父母之间关于幸福的支线故事。
通过第四次咨询,找到了亲子之间更多温暖温馨的时刻,并引导小唐认识到,长大后的自己比小时候的自己拥有了更多自我保护与成长的技能,可以克服不敢直视长辈的恐惧。
第三阶段:巩固咨询效果,反馈咨询情况。(第5次咨询)
此次咨询,小唐主要就过去一周的自身状态及这个状态下自己的故事进行了分享,笔者通过倾听、好奇等方式,积极引导来访学生看到更多生命中的美好,并邀请他经常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与老师分享。同时,笔者将辅导过程中听到的美好故事与观察到的小唐身上的闪光点汇总成一个咨询文件,交给小唐,以巩固咨询效果,强化积极影响。
六、咨询效果评价
来访学生自我评估: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咨询后,小唐来到笔者办公室,给笔者带了一份小礼物,还反馈那个“无脸男”(自我否定的声音)已经很少出现了,即使出现也多数是鼓励。自己找到了投入学习的诀窍,而且还和爸爸通了一次电话,爸爸竟然安慰自己,让自己不要有太大压力。他觉得爸爸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自己的人生也不一样了。
他人评估:班主任反馈,小唐学习变认真了,再也没有提过退学的事情。同学们反馈小唐回宿舍偶尔会加入宿舍谈话,还会和他们一起打球,感觉他变开朗了。
辅导老师评估:通过故事叙说、外化与由薄到厚等方法,小唐看見了生活的另一面,找回了挑战生命问题的信心。
七、结语
通过故事叙说,支线故事由薄到厚的过程,小唐改变了对自己的评价及对人生的看法,做到了与“过去”和解。小唐无疑是完美的来访学生,有着强烈的求助意愿,能积极配合辅导老师进行人生故事的探索。但也许就是因为叙事没有把来访学生当成需要帮助的病人,而是认为,人人都是面对自己生命挑战的专家,来访学生自身就有丰富的人生故事的理念,让小唐能毫不抵触地接受辅导老师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建构出新的生命故事和意义。
叙事不仅是一种疗法,更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笔者亦需要不断提升,以期在咨询过程中能与来访学生发展出真正的彼此滋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施铁如. 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J].教育导刊,2006(1):26-29.
[4]王淑华,戴玉磊. 叙事心理治疗法的理论建构[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71-73.
[5]王妍.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3(4):53-56.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