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2018-03-30向伟
向伟
摘 要: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在后现代思潮中兴起的心理疗法,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可以结合平时从事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等,有效地汲取叙事疗法的先进理念、态度和先进技术,指导自己开展相关的学生工作,从而有效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叙事疗法;高校辅导员;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238-03
叙事疗法是目前盛行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之一,它是从家庭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取向实践,以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怀特和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森为代表人物[1]。叙事疗法深受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的影响,认为心理问题是因为叙事出现了错误和歪曲,叙事疗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分裂开问题故事和支线故事的差距,通过流动的叙事整合分裂的经验。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语言的形式,以“好奇、带出与问題有距离的问话”等方法,帮助来访者找出并重拾生命中被遗漏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故事以及原有问题故事中隐藏的积极意义,并以此为契机重构生活的意义,唤起当事人内在的生命力量[2]。
一、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
1.人类根据故事而活。所谓故事,就是讲故事,或者用类似讲故事的事件或者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人类依据故事而存在,故事不单单是描述我们所听到的,同时也建构着我们所看见的,我们在诉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或者转述他人故事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对世界、对现实的认识。例如,学校对班级评选出的“优秀生”“学习标兵”的故事描述,并非单只描述一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同时也积极地塑造着学生自己在学校里作为模仿者或者教育失败产物的经验。
2.故事中蕴含着文化。“文化”在叙事疗法中被定义为某群体内绝大多数人的看法、观点、经验或者论述。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的群体崇尚集体主义文化,有的群体崇尚个体主义文化,也有男性集权文化或者女性主义文化等等,而这些主流文化都潜移默化地表现在一个人的生命故事中,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远,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选择、价值判断、感受和行动。
3.反面或者另类的文化(支线故事)总是同时存在。虽然主流文化对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同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都会发现反面的或者另类的文化也是同时存在着的,在叙事疗法中被称为支线故事,例如一个学生可能经常旷课、迟到,在很多老师心中可能是“坏学生”,但是离开学校,抛开学习,这个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拥有勤劳节俭,在家庭中拥有孝顺父母,在人际上拥有重情重义、信守诺言的优良品质。许多人的自我认同问题,就是受主流文化的影响,而挑战主流文化将可能承受痛苦的后果。
4.解构文化可以为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性。“解构”一词源于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具有分解、翻掘、揭示的意思。解构主义是贾奎斯·德里达的代表性理论[3]。在叙事治疗中,咨询可以探索那些理所当然的主流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咨询师可通过询问“你是怎么学到这些想法的?”“让你这么做的想法是怎么来的?”“这样的方式对你而言总是带来好的结果吗?它是否符合你对生命的期待与梦想?”这些咨询引导来访者检视他们信以为真的故事文化脉络,于是他们了解生活并不只是一种方式,这样的了解将为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性。
二、叙事疗法的态度与技术
1.欣赏与尊重的态度。叙事疗法是一种对来访者绝对尊重,并能带来希望的咨询方式[4]。咨询师会对问题的改善持乐观的态度,相信来访者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来访者不仅仅是带着问题来的,他们也是带着资源、力量和自己独有的积极故事来的,如果咨询师带有这样的视角,就能够较容易看到来访者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出来访者丰富的生命资源,并透过关系去传达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欣赏和尊重。
2.好奇的态度。要真正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咨询师的好奇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好奇并不是一味地“审讯”来访者,而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上没有预设立场的好奇。咨询师可以通过疑惑的表情、动作或者反差法表达自己的好奇。面对来访者的沉默或者回答“不知道”,咨询师可以试探这样询问:“我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我好奇的是你当时是怎样做到的?”“我碰到一个这样的一个人,我不确定他的情况是否跟你类似?”等等,通过这样的好奇互动可以带出来访者身上更多的生命故事。
3.外化的对话。叙事疗法的先进理念是“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将人与问题通过艺术性的文化进行分离。认为每一个来访者都是思考自己问题的主人和专家[5]。外化的对话可以使来访者认为自己并不是问题,从而减少来访者的压力、自责和自卑等负性情绪,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和力量。例如,“你这次考试不及格,你的感觉如何”可以外化成“不及格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它是不是打击了你的信心?它想要你放弃吗?”咨询师将来访者的问题故事进行拟人化命名,也是问题外化的一种方法。例如咨询师可以将学生的经常迟到、旷课这一事件,命名为“捣蛋鬼”“麻烦精”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更愿意与问题进行对话。
4.改写的对话。来访者是带着问题故事走进咨询室的,这个问题通常反映着来访者生活的不顺、失败、无助和无力,这些故事中来访者的自我认同是消极的。改写的对话要求来访者继续发展他们的生活故事,同时协助他们觉察被忽略的事件和经历,这些特殊事件是改写对话的起点,是走向支线故事的突破口。改写的对话重在对事物的意义、目的和想法的探索,咨询师会鼓励来访者在事物本身(行动蓝图)和事物的意义(意义蓝图)中间来回穿梭,从而使支线故事变得更加有意义,为解决问题提供基础。
5.重塑的对话。重塑的对话其实就是三次改写对话的叠加,目的是增强来访者的自我认同。重塑的对话是根据这样一个观念:身份的认同奠基于“生活协会”,而非核心自我[6]。重塑的对话不是被动地回忆过去,而是有目的地在塑造一个人与生活中重要人物、事件的关系,重塑一个人对当前生活和未来生活的投射性认识,而这些重要角色不一定是自己认识的人,可以是一部电影、一个玩偶,一副连环画或者一个重要的陌生人。
6.见证的对话。从社会建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的,一个人的自我建构离不开他人的参与。叙事疗法就是利用这种理念,在尊重来访者意愿的前提下,邀请来访者的家人、朋友或者有类似经历的陌生人参与对话,一起来见证来访者的自我成长,从而丰厚来访者的自我认同,使来访者更有力量面对生存的困境。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差距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直面大学生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从教育部对辅导员工作要求的规定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引导辅导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要求辅导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学会实证调查方法,学会运用新载体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总体要求,但是现实辅导员工作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有学者明确提出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专业化培养,依次是缺乏对学生观点和诉求的倾听、表现出强烈的做通工作的倾向、处理方式带有明显的强制色彩、教育方式主要采取说教方式[7]。马娟通过问卷实证调查发现,当前辅导员工作学生的认同较高,但是学校和教师本身的认同度不高,存在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低、个人素质结构不完善等特点[8]。戴锐指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出现的问题,它认为当前辅导员工作存在诸多失误,包括学生需要在人际矛盾、学习、就业、生涯规划、心理等方面进行咨询时,辅导员往往出现无助、无为、无力;辅导员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方式方法缺乏艺术性;出现信任危机或者心理抵触,事务主义和命令主义等[9]。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已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论和方法,而是涵盖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业的一个实用领域[10]。由此可见,辅导员工作现状与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各高校要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学习、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四、叙事疗法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已完成了由政治辅导员向专职辅导员转变的工作,辅导员工作开始面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辅导员的身份也开始朝着专家化、研究型辅导员转型。叙事疗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疗法以其鲜明的理念、独特的态度和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叙事疗法简单易学、容易操作、流程短。高校辅导员应该紧密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让叙事的精髓贯穿在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和职业辅导工作中,为自身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服务。
1.叙事疗法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启示。近年来,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十分关注“叙事”,尤其是德育研究中,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方式进行探讨[11]。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可以充分吸取叙事疗法的先进理念和典型方法,并巧妙地运用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来。
第一,故事的叙说——由理论灌输走向平等对话。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化实践,叙事心理治疗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范围,使我们不再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精神病学,而是将人类生活本身放在后现代语境下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规划[12]。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既要继承传统德育工作的方法或优良传统,又要敢于尝试新方法、新理念,故事叙说就是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叙述自己的生命经验、体验和感悟。例如,当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能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24个字,学生记住了这24个字,并不代表他们对24个字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叙事疗法就是要创设一个平等倾听和倾诉的氛围,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经历过的与诚信、友善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丰厚这些故事的意义,让学生在故事中成长。
第二,问题的外化——由抽象理论走向生动故事。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教师,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学生,例如,学困生、网络成瘾的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等。传统德育方法可能会采取灌输法或者教育说服,跟学生讲大道理,但是这样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叙事疗法认为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用外化的对话减轻学生的自责感、无助感、自卑感和对立情绪。
高校辅导员可以在认真倾听学生故事之后,发现被学生遗漏或忽略的故事,寻找例外。用外化的对话、重塑的对话帮助学生支撑这些例外的故事。例如,笔者在辅导员工作中曾经遇到一个人际自卑感很强的大二学生,他向老师诉说着自己的各种无能无力,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但是在诉说故事的过程中,他无意中讲到了自己通过翻墙查阅外国网站,去图书馆查阅外国文献等手段了解自己的问题,笔者很快地捕捉到这一细节,认为该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强,紧接着协助他寻找支撑自己外语能力强的故事,他讲到了自己平时做英语家教、兼职英语培训班,帮助弟弟提高考英语分数等,这一连串的故事增強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而这些被遗漏的故事是学生以前从未觉察到的。
第三,见证的对话——由孤单走向丰厚。学生问题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老师在帮助学生找到支线故事后,要对她不断地进行丰厚,充分地进行见证。例如,对一个网络成瘾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帮助下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去过网吧,这是一种进步。辅导员可以利用开班会、团体辅导的形式,邀请该生的班主任、家长或寝室同学对她进行见证,充分感知和认同这位学生的进步,协助该生找出更多自己的优良品质,从而形成积极有力的观念。
总之,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德育工作中,要完成由抽象理论走向生动故事,由理论灌输走向平等对话,由权威走向平等。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大学生成为高校德育的主体。
2.叙事疗法对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要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这一硬性规定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心理辅导的一般套路。叙事疗法作为一种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的新型疗法,应该受到高校辅导员的重视,并在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中加以运用。
第一,叙事疗法对个体辅导的启示。目前许多高校都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学的专题培训,鼓励辅导员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这是一种导向。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个体谈话中要善于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改写的对话、见证的对话,帮助学生发觉自身的潜力,发现自身拥有的资源,用一种好奇、欣赏和非预设立场的态度,去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生命故事,让学生的生命故事更有意义。
第二,叙事疗法对团体辅导的启示。叙事疗法源于早期的家庭治疗,而家庭治疗面对的就是一个小团体,叙事疗法强调,当人们的生命有不同的发展时,欣赏故事的观众是重要的,这样的理念形成团体工作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班级、寝室出现的某一共性问题选择一个团体辅导方案,让学生加入团体,扮演着自己意愿故事的角色,从而挖掘出新的富有意义的故事,增强团体成员的自我认同感,提高团体成员的自信心。
3.叙事疗法对辅导员职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叙事疗法是在后现代思潮中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指导中,也可以有效地运用叙事疗法,以故事叙说的形式进行自我探索,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中的难题与困境。
第一,职业测评与故事叙说相结合。大学生在进行职业测评中通常会运用到各种职业量表,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但是类似这种职业兴趣量表测试通常比较抽象,测量结果共性多于个性,难以有效地内化学生的自我知识。高校辅导员在进行职业指导中,可以将职业测评与故事叙说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提问,依据故事而引发学生思考,例如,辅导员可以询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能力。
第二,成就事件的故事叙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亮时刻,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力量或资源,只是尚未发现和挖掘而已。高校辅导员在职业指导中,通常用的是成就事件,即鼓励学生写出至少十个具体成功的事件,然后对此进行分析,自己在其中使用哪些技能,从而找到自己未来择业方向[13]。
第三,未来图像的故事叙说。“未来五年、十年的你将会是什么样子?”相信这个问题很多大学生都会充满兴趣,当学生的愿景与行为剧本出现时,会一步步地引导出完成的意愿和行动的力量。未来图像的故事叙说就是让学生进行未来生涯的幻游,描述未来工作的某一天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未来的名片和未来的墓志铭等,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充分的设想,从而帮助学生采取行动,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五、结语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治疗实践,极大地拓展了心理治疗的范围。同时叙事疗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得以成长,而且可以让高校辅导员对自己进行反思和重整。高校辅导员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中,有效地借鉴叙事疗法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汲取叙事疗法的智慧,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见证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表达、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不断丰厚学生的生命故事,发现学生的力量资源,增强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叙事疗法将对于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磊.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4.
[2]刘英.叙事疗法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7).
[3]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4.
[4][英]JohnM.Winslade,GeraldD.Monk.学校里的叙事治疗[M].曾立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7.
[5]彭秀芳.叙事疗法在大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心理教育,2011(4).
[6][澳]迈克尔.怀特.叙事疗法实践地图[M].李明,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5.
[7]佘双好.从辅导员处理学生转专业的一个案例看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J].高校辅导员,2014(4).
[8]马娟.高校辅导员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广东省40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4(4).
[9]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0]冯刚.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J].思想政治教育,2012(11).
[11]何昭红,梁玉凤.从叙事治疗到德育叙事——叙事心理疗法对德育的启示[J].心理健康研究,2009(3).
[12]魏源.后现代短程心理咨询新模式:叙事疗法的特点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4).
[13]蔡妮娜.敘事疗法在生涯咨询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