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应用病原菌结果的价值分析
2022-03-27易传钦
易传钦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病原菌;泌尿系统
【中图分类号】R714.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泌尿系统疾病涉及多个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尿液改变及腰痛等。泌尿系统疾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使感染加重,延长治疗时间[1]。当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但是抗生素与病原菌种类众多,如果没有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消除病原菌,将会严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患者还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进而延缓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本文选取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探讨微生物检验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选择25-65岁之间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2.74±3.4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6/24,选择 26-66岁之间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3.14±2.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對照组采取常规检验方式,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以及分离培养的方法检验病原菌,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研究组采取微生物检验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中段尿液,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分离病原菌,运用微生物分析仪器检测病原菌,选用培养基、药敏试纸、衣原体酶标盒以及质控菌株进行实验。其中质控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综合分析病原菌结果,给予对症的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方式病原菌检出率。给予抗生素持续治疗一周,观察抗生素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1)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及细胞培养结果正常;(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尿常规及细菌培养结果大部分指标恢复正常;(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尿常规及细菌培养结果无改变[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检测出157株病原菌,对照组检测出91株病原菌,研究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见表2。
泌尿系统疾病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含膀胱炎、肾炎、尿道炎等,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影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在临床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疾病越来越普及,但是不合理应用或滥用抗生素将会削弱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使治疗难度加大。因此应对病原菌选用对症的抗生素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将病原菌进行分类,在初期对疾病进行诊断,依据检测的结果给予患者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而确保药物充分发挥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常规检测方式相比,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对早期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根据病原菌分布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加快疾病恢复的速度,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P<0.05)。
综上所述,采用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扈新花,吴仕杰.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应用病原菌结果的价值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11):173-174.
[2]吴远芬.微生物检验用于泌尿系统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母婴世界,2021(20):49.
[3]赵峰.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50):220-221.
[4]滕勇胜,孙海,李智英.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