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及策略研究

2022-03-27柴珊

求知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柴珊(1985.6—),女,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讲师,硕士。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师要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德育的基本理念,将传授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取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如何正确理解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掌握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方法策略,是每名音乐教师应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及意义阐释

美好的音乐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它能够塑造和铸就一个人的优秀品格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而音乐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一)音乐艺术在个人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欣赏和创造美的艺术,是陶冶思想情感和塑造人的高尚品德的重要手段。縱观人类历史的长河,古今中外很多爱好音乐和接受音乐熏陶的人,都有着非常稳定成熟的心理结构。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字公式组成,我的科学成就很多都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1]。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普朗克也一生挚爱音乐,他曾经说过:“我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对我的事业助益良多,它让我更具创造力。”他们把音乐视为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因素,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见美好的音乐艺术对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起着深刻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表现力。音乐教学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能够直接触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其产生共鸣,具有丰富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灵活性。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音乐作品本身,还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演唱以及表现形式,都能使学生获取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表现技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表现能力,促进他们逐步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实现音乐教育启迪心智、育人品德的目的,展现出音乐艺术得天独厚的诱人魅力和独特功能[2]。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乐”的德育教化功能,他认为音乐不仅是人们欣赏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更具备教化的功能和效力,从而实现移风易俗的目的。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的方法策略

音乐教师既肩负艺术教育的工作职责,同时又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和使命。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强化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实施德育渗透。

(一)把握音乐教材,挖掘德育渗透的突破口

当前中学教育中使用的所有音乐教材都有着明显的德育思想教育内容和素材,这些丰富的德育素材和德育内涵,亟须教师认真地挖掘和运用。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德育观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音乐教学,优化自身音乐教学模式,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比如,在教学长征组歌之一《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把长征作为切入点,立足教材完成德育渗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央红军长征的历史大背景、播放毛主席成功带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影视片段等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红军当时面临的生死困境,感悟长征精神,从而自发学习,实现德育提升。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要拥有渊博的音乐知识底蕴和音乐表现能力,要充分把握和驾驭教材内容,结合音乐作品和学生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效果好、操作性强的音乐教学方案,更好地开展德育渗透[3]。

(二)创设音乐情境,在音乐感受中开展德育渗透

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喜欢新颖事物的心理特点,主动创设良好的艺术情境,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可以自制实物道具,编排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不同角色的转换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进入音乐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作品自身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4],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比如,教师在教授音乐鉴赏课《音乐与人生》时,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读导言,并品读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格言,为营造音乐情境作铺垫;接着播放歌曲《草原牧歌》,让学生展开想象,在感受音乐情绪(生机和朝气)的同时,联想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放牧的情景,慢慢进入音乐意境,感受和思考音乐与人生的主题。再比如在鉴赏《长江之歌》时,教师以介绍《长江之歌》的风格特色、创作背景为切入点,通过组织观看反映祖国山河沧桑巨变的视频,让学生展开想象,引入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欣赏体会歌曲气势宏大、激荡起伏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音乐艺术手段,巧妙地展现德育的侧重点,把情感作为主线来贯穿整个课堂,将德育渗透运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及理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在课上深入其境地欣赏美、感受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立足音乐课堂,体现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是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音乐教师要立足音乐课堂,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5]。音乐教学作为实施德育渗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必须注重德育的实效性,绝不能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积极的教态,加上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比如,在讲解歌曲《唱脸谱》时,教师在具体分析歌曲的艺术造诣和演唱技法的基础上,播放相关视频,并将学生分组绘制京剧脸谱并展示作品,最后师生互评。通过讲、听、画、评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了解京剧脸谱知识,认识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真正体会到歌曲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在教授《爱我中华》这首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通过教师领唱、学生分组合唱等教学过程,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将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出来,将歌曲的深刻内涵内化于学生的思想之中。再通过提问、讲解等形式,挖掘歌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让学生对歌词进行进一步深刻的赏析和理解。音乐教师既是音乐知识的传授人,也是德育教育的引导者。所以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到寓教于乐、寓理于情、以情动人,使音乐教学真正发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6]。

(四)强化音乐训练,在鉴赏活动中强化德育渗透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强化生活训练,运用生活与音乐的联系,为学生融合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启迪,使之在歌曲演唱、乐理学习、节奏训练及歌词感知过程中,不断提升德育知识、丰富内涵[7]。音乐训练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音乐认知,提高思想道德的成长基础。比如,在教学《红蜻蜓》这首日本儿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熟悉互联网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此音乐作品的背景、来源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解释歌词含义,让学生发现歌曲内容不仅表达了对童年回忆的珍惜之情,更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这时教师就可以以童年、未来为话题,延展学生音乐知识面,让其在网络资源中找出一些相对应的歌曲,并在班级中展示。通过这样的音乐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深入音乐之中,探究对音乐美感的审视趣味,更能在寻找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艺术修养与科学探究精神,从而达到运用音乐净化学生思想与心灵的目的。再比如,在教学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时候,教师以“爱国”“祖国河山”等关键词汇作为中心设计电子作业,让学生将这首歌曲有情感地唱给家长听,并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录制属于这个歌曲的MV,之后在课堂上进行点评。通过调动学生与家长互动、拍摄表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通过MV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进行感知,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师最后的点评,可以提高学生对一些歌唱细节的处理,以及对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而在家长配合下的MV训练拍摄过程,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增强德育的过程。

(五)多措并举,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渗透

音乐教学要让学生做到“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和表现”,这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來的。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不仅体现在课堂的音乐教学中,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音乐知识、锻炼音乐能力、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是音乐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渠道,利用各种平台和活动载体,集思广益,开展行之有效的针对学生的活动,例如校内外的音乐表演活动,努力营造“大德育”氛围。例如班级间的歌咏比赛,校园艺术节的排练演出,庆祝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国庆等重大节日的大型主题文艺汇演等等。二是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走出学校走入社会,组织学生进入社区、机关单位、养老院等开展汇报和慰问演出。学生在演出活动过程中,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思想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三是依托课外实践活动,开发切合本校实际的音乐校本课程。在开发本校的音乐校本课程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去搜集和挖掘本地的音乐文化素材及乡土音乐。通过接触和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学生既传承了当地的乡土音乐文化,更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四是成立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高他们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自由表现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勇敢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生今后正确的人生观确立和健康成长,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音乐教学在德育渗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题材和内容,需要每个音乐教师去实施渗透,在实施德育渗透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时,不能主次不分,喧宾夺主,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冲淡了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一定要将音乐教学和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时,要将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状况的实际,把握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德育渗透,不能无限度地拔高。同时要审时度势,不能放过每一个德育渗透的良好时机。利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合理地开展德育渗透。

第三,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时,既要注意把控全局,又要个别兼顾,因材施教,要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德育渗透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最大限度地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结 语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活动,将德育有效地进行渗透[8]。相信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音乐教师不仅能将艺术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成功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渗透,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天地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应倩.“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2(03):84.

安小平.在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浅说[J].大观周刊,2012(04):152.

潘卉.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清风,2020(20):57.

王淑燕.让德育之美浸润孩子们的心田——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智慧,2020(24):47-48.

李丽珍.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108.

郑长青.因乐施教,以美树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清风,2020(18):58.

唐颖青.浅谈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北方音乐,2014(04):100+113.

白宏斌.如何在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J].音乐时空,2014(21):162.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