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越崎与中福公司

2022-03-27李宝玲

档案管理 2022年2期

李宝玲

摘  要:本文根据“中福公司”的研究资料,对孙越崎个人档案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文章梳理了孙越崎先生管理中福公司,对外反帝对内反封建的艰苦战斗历程。弘扬独立自主、爱国敬业的精神。

关键词:中福公司;孙越崎;矿场迁移;后方开矿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of "Zhongfu company", this paper arranges and compiles sun Yueqi's personal archives. This paper combs the arduous battle course of Mr. Sun Yueqi's management of Zhongfu company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ce, patriotism and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 Zhongfu company; Sun Yueqi; Mine migration; Rear mining

孫越崎(1893—1995),原名孙毓麒,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主义者、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诤友,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工矿泰斗”。1916年至1921年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矿业科、北京大学采矿系学习;1923年至1929年在吉林省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公司任工程师;1929年至1932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矿科学习,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金矿、油矿、煤矿进行历时半年的深入考察。1934年11月至1945年9月任中福公司总工程师、整理专员、总经理。他出色地整理发展了处于濒危的中福公司焦作煤矿,抗日战争爆发后果断决定中福公司的南迁西迁,积极主持后方开矿,有力支持抗日战争,为中国工矿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 受命于危难之际

1933年5月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简称中福公司)成立后,董事长、总经理频繁更换,由于经营无方,管理不善,债台高筑,内外交困,濒临绝境。1934年7月,福公司董事长伍德罗夫在英国驻华大使的陪同下面见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派出得力人员,整理中福矿务。1934年9月4日蒋介石电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特派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学家翁文灏为整理河南中福矿务专员。在翁专员未到任职前,由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张静愚现行主持”。翁文灏早在1927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曾到穆棱煤矿考察,孙越崎陪同他一起野外考察,翁文灏对孙越崎专业学识,能力水平赞赏有加,因此当蒋介石委任他整理中福公司矿务时,翁文灏第一个想到了最合适的人选——曾在吉林穆棱煤矿任过工程师的煤矿专家孙越崎。而此时的孙越崎任国防设计委员会陕北油矿勘探处处长,正在陕北延长、延川一代勘探石油,开采中国的第一口自主的油井。翁文灏接受任命前,先派孙越崎到中福公司焦作煤矿实地调查。1934年10月初,孙越崎到焦作进行为期一周的井上井下详细调查,认为中福公司有两个难得的有利条件:“一是井上有大量的存煤,冬季将临,正是无烟煤销售的旺季,只要把存煤运出去,销路不成问题,全矿经济就活了;二是煤矿井下开拓掘进是花钱的阶段,回采是赚钱的阶段,而现在中福煤矿井下开拓过度,已开拓掘进的煤量,足够三年回采。是整理中福公司的黄金时代。”[1]

孙越崎的调查结论为翁文灏吃了定心丸,翁文灏才同意到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任职,并要求蒋介石委任孙越崎为总工程师,在他不在矿时,由孙越崎代理整理专员。1934年11月,翁、孙带着金城银行30万元贷款,带着国防设计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的8名人员到焦作上任,开始对中福公司矿务进行为期2年的整理。翁文灏、孙越崎依据蒋介石对中福矿务整理的指示,制定《河南中福煤矿整理办法》10条:

第一条 河南中福煤矿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派整理专员彻底整理。

第二条 在整理期间,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董事部完全解散,经理协理等停职。中原公司之官商董监各员概行停止行使职权及其待遇。俟整理完竣由委员行营参照公司法及矿业法,制定中福联合办事处适用之法规。

第三条 在整理期间,各项用款应极力节省不得稍涉虚糜。对于中福两公司之债款应设法暂行缓付;实业部住矿专员之经费,应即停付;原支之教育费应概行停付或有必须为一部分之补助时,亦应极力节省,并先呈请委员长核准;联合办事处应缩小组织裁汰冗员减低薪额所有一切骈枝机关及无关业务之支出,均应分别裁撤。

第四条 中福联合办事处应编制紧缩预算,一切收支均按照正规会计手续办理,不得巧立特别账目。

第五条 整理专员受委员长之节制,关于整理方法中之重要事项应随时请示办理。关于业务情形每6个月应编具报告呈送委员长核阅。

第六条 整理专员遇有务上之必要时,得与中央及地方军民官署接洽办理。

第七条 在整理期间,在矿区内派驻得力军队或保安队负保护之责。

第八条 该处职工会应即解散并停止活动 。

第九条 对于整理办法,该处地方官民均应竭诚赞助,不得阻挠、破坏或鼓动风潮。如敢故违,准予分别捕拿严加惩处,由整理专员随时处理具报。

第十条 整理期间定为两年,但整理先期完竣时,都有整理专员呈请委员长核准,提前结束。

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支持下,孙越崎开始了对中福公司大刀阔斧地整理。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紧缩预算,整顿生产,改进工程,妥善处理中福公司与土窑的矛盾,疏通与铁路运输和航运的关系,制定煤炭夏运冬销策略,根据供求关系和地理区域制定弹性售煤价格等,通过管理、生产、运输、销售一系列的调整,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大大提高了竞争力。到1935年末,中福公司实现了产量、运输、销售、盈利四项指标100万吨(元)的目标。1936年,又实现了上述四项指标接近和突破150万吨(元)。从而使中福焦作煤矿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煤矿中仅次于河北开滦和山东中兴煤矿,居全国第三位。[2]

1936年7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长篇报道,英福公司董事会在伦敦举行,董事会主席伍德罗夫向股东们通报:股东们关心的中福煤矿事务已获得稳定发展,总工程师孙越崎继任整理专员,中福公司财政状况取得实质性改善,煤矿电气化工程正在实施,煤炭销量、铁路运输量大幅度增加……

1936年12月孙越崎在给正己社同仁函中介绍:“中福销量扩充至160万吨,较之整理以前增加一倍,较之整理初期亦增加三分之一,唯一之经验为,有一份努力即有一份收获。”

特别是在中福煤矿生产与管理中,孙越崎经验丰富。当发现矿井下作业面宽、战线长、产量低,他果断决策集中井下采煤地点作业;当发现某些巷道开采过度,他力排眾议,撤出设备,任水淹之;在提高旧井效率同时,他进行技术革新,连通各矿之电力,实行电动机,组织钻井队,勘探新井,展示了对煤矿的经营管理的高超才能,深得翁文灏的器重与信任。1936年2月,翁文灏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孙越崎任中福公司整理专员。1937年1月4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任翁文灏任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董事长,翁文灏任命孙越崎为总经理。翁、孙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开启了中福公司真正以中方为主,为我所用的黄金发展时期。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为集合各种技术人员协助国防建设,策应军事工程之需要,1937年8月21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在南京组建军事工程团,并在国内各重要地点分设区团部。10月20日代理团长陈立夫致电,聘请李敬斋、孙越崎分别为军事工程团第五区团(河南)团长、副团长,协助做好各项军事工程。

两年整理期即将结束,整理效果显著。蒋介石确立了《改组中原公司董事会原则》,明确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的董事长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选派;中福公司的重要问题由董事会议决,军事委员会核准,总经理执行。这更进一步体现与强化了中福公司“军管”特点。

2 果断决策,千里迁徙

正当孙越崎领导中福公司大展宏图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向我华北进军,日军长驱南下,保定、石家庄、邢台、安阳相继失守,位于新乡正西120华里的焦作矿区危在旦夕。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又派人前来焦作,准备炸毁煤矿井架及一切机器设备,以免资敌。

为了不使机器设备遭受破坏,更不愿沦陷后这些机器设备为日本侵略者利用,时任中福煤矿总经理孙越崎征得董事长翁文灏同意后,果断决定拆迁重要设备,转移部分职工,到后方办矿,支援抗战!

煤矿拆迁转移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工作。首先是思想工作。本土的中原公司董事不愿拆迁,“这是河南的财产,不能拆走”。孙越崎晓之以理:“中原一向是战乱之地,但以前都是内战,此次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敌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一)不拆不迁,则敌人可利用,我们不能利用;(二)全部破坏,敌我都不能利用;(三)全部拆走,我们可利用,则敌人不能利用。拆走的器材产权仍归你们,到南方找矿区,由我负责。”中福公司是一家中英合资企业,英国福公司总代表贝尔也不赞成,他认为英日两国是友邦,日本人不会损害英国人利益。孙越崎态度非常坚决,“日本是你们的友邦,却是我们中国人的敌人,我们一定要走”;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和焦作市党部上下串通,向设在新乡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公署军法处诬告孙越崎,说他拆运机器动摇了后方军心,有汉奸嫌疑,要求逮捕法办孙越崎。孙越崎把矿上事情交代好后,带着营业科长都樾周镇定自若来到新乡投案,当说明想法和亮明自己同少将军衔身份后,赢得军法处的支持。孙越崎的爱矿、爱国、抗战的精神与人格征服了各方,达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

其次,是搬迁难度。面对大量的笨重的设备、器材,以及战时紧张的铁路运输条件,孙越崎一方面全力组织拆卸机器,疏散职工,一方面协调火车,转运机器设备和工人。孙越崎亲自给郑州车务段的段长打电话,请求派一辆客车直达焦作,先把家属和第一批设备转移到汉口。而此后一段时间孙越崎冒着敌机的轰炸,驻扎在郑州,遥控着煤矿的拆迁。留守焦作矿区的保管处副处长惠炳镐在日记中记载:“1938年2月9日,总经理孙越崎给焦作发来电报:李河矿井停止抽水,机件拆运来汉,免遭炸毁,派张莘夫(中福煤矿第二矿矿长)北上主持,请相助。2月10日下午赴李河,各项机件一经拆下,每装满一车即拉走一车,以期迅速。同时闻平汉路新乡以北通卫辉一段铁轨,11日起一礼拜拆完。又闻黄河桥昨日有一处被炸。”据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工矿调整委员会主管厂矿内迁的林继庸回忆,1938年2月,当满载中福公司机器设备和人员的列车通过黄河大桥后,国民党军队的工兵奉命炸毁大桥。

1937年11月,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搬迁到汉口。自10月至第二年2月,孙越崎率300名管理人员、700名技术骨干陆续到汉,4000多吨设备先后运至汉口丹水池煤场,并以此为转运点,多方合作,辗转到湖南、四川,建立了湘潭、天府、嘉阳、威远、石燕等五座煤矿,保证了抗战时期能源需要。

3 克难攻坚,后方开矿

对于近代工业而言,如果说电力是工业的神经,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煤炭就是工业的食粮,抗战期间更是重要的战争资源。抗战全面爆发后,从沿海和其他地区迁到武汉的工厂已经有130多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也计划在湖南长沙和湘潭之间建设一个工业区,区内要建设钢铁厂、无线电设备器材制造厂、机械制造厂等20多家企业,煤炭成为急缺的燃料。已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兼工矿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召集资源委员会副秘书长钱昌照和中福公司总经理孙越崎在武汉会谈,协调双方合作开发谭家山煤矿。1937年11月15日,孙越崎和钱昌照分别代表中福公司与资源委员会签订了《合办湖南湘潭谭家山煤矿草合同》,由翁文灏担任公司董事长,孙越崎担任总经理,原任中福公司焦作煤矿第一矿厂的矿长汤子珍,担任谭家山煤矿矿长。

中福公司从1937年底开始将部分机器设备从汉口运往谭家山煤矿。截至1938年1月,共运去11批、50船机器材料,重1600多吨,价值109万多元。同时到谭家山煤矿的有数百名职员和技术工人。

1937年12月8日,孙越崎起草了《湘潭谭家山煤矿初期工程计划及预算》。在此文件中,他态度明确:“开采谭家山煤矿,一应国家需要,越崎受命主持,自当积极筹办,以期早日出煤”。为了早出煤炭支援抗日战争,谭家山煤矿遵循边勘探边采煤的原则,探矿、土木工程、建筑及机器安装同时进行。经过10个月的紧张工作,谭家山煤矿日产煤炭达到将近400吨,这些煤炭通过湘江运输到长沙、武汉等地,供应战时急需。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谭家山煤矿很快全部停产。此时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作为陪都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四川天府煤矿公司总经理兼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苦于煤炭燃料匮乏,中福公司留在汉口及湘潭煤矿还有大量设备。翁文灏便安排孙越崎和卢作孚两位老总在汉口家中会面,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孙越崎雷厉风行,亲自到重庆北碚天府煤矿考察,老矿井既有生产技术落后、改造难度大的缺点,但也有煤层较厚、储量丰富、有一条17公里的轻便铁路直达嘉陵江边的交通便利等优点,决定合作办矿。1938年5月1日组建了新的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5月28日在汉口江汉路民生公司汉口分公司召开创立会,通过《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卢作孚为董事长,孙越崎任总经理,原中福公司焦作煤矿第二矿矿长张莘夫任矿长。资金为150万元,原天府煤矿公司以矿权及铁路为股本,中福公司以器材现款为股本,各占一半。

孙越崎带领中福公司的人员和设备运进天府煤矿后,对原矿进行高难度的改造,大平洞截弯取直,扩大开高,打造双轨煤车运行大巷,改造或更新了提升、通风、排水、运输设备,建立发电厂,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将铁路和煤矿合为一体,运输实现了轨道化,从而使得煤炭生产、销售迅速发展,为解决民生公司轮船用煤和重庆市的燃料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到1945年,天府矿业公司已经拥有了发电厂、机修厂、造船厂、炼焦厂、水泥厂以及大型运煤木船283艘,机车8台,煤车116辆,矿山铁路16.5公里,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型煤矿。”[3]

在四川开办的第二个煤矿是犍为县嘉阳煤矿。1938年10月,谭家山煤矿被迫全部停产,该矿奉命将1000多吨机器设备拆卸装车或装船,由矿长汤子珍带领,离开湖南,经广西、贵州进入四川。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与资源委员会联合开办嘉阳煤矿。1938年12月17日,嘉阳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选举翁文灏为董事长,董事会聘请孙越崎为公司总经理,孙越崎又聘请汤子珍为矿长。嘉阳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于1939年6月开始出煤,年产量为10万到12万吨。自建的小火车运煤到马边河,船运犍为县,沿岷江运到嘉定、成都、宜宾、泸州等地。中福公司在四川投资建设的第三个煤矿是1940年7月与四川盐务局、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合办的位于威远县黄荆沟的威远煤矿,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为董事长,孙越崎为总经理,郭象豫为矿长。年产量10万到12吨,专供自流井、贡井煮盐、资中糖厂和酒精厂之用。

第四个煤矿是与四川省建设厅合办的隆昌石燕煤矿。至此,中福公司先后在四川投资建设了天府、嘉阳、威远、石燕共4家煤矿。为了便于“统一资金,统一业务,统一行动”,中福公司将这4家煤矿合组为1家总公司,孙越崎兼任总经理。账目各自分管,秘书、总务、材料及勤务员合为一套班子,费用分摊,人员精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四处煤矿的年产量,供应了战时重庆需求的一半以上,奠定后方工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撑了全民抗战。

参考文献:

[1]孙越崎文选[M].团结出版社,1992:14.

[2]薛毅.英福公司在中國[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2.

[3]卢国伦.新天府煤矿的诞生和发展[J].武汉文史资料,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