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隆两优4118的选育及麦后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2022-03-26高前宝马晓春张俊江
高前宝 马晓春 范 凌 张俊江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为2 969.4万hm2,水稻产量为2.096亿t,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25.6%和31.6%。安徽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2019年安徽省水稻播种面积为250.9万hm2,水稻产量为1 630.0万t,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4.4%和粮食总产量的40.2%[1]。从水稻生产结构情况来看,安徽省种植的水稻70%以上是籼稻,其中又以播种中籼稻为主[2]。安徽省淮河以北和沿淮区域是稻麦轮作的主要区域,是安徽省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导致水稻种植面积萎缩和从事水稻生产的优质劳动力的缺失,出现许多地方土地撂荒。因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水稻生产种植的机械化和轻简化,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激发水稻生产种植积极性[3]。麦后机直播技术现今一些区域在摸索中有序推广,该技术具有省时、省工和高效等特点,是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机械化和轻简化的有效结合,正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中水稻轻简高效栽培的理想方式。本文作者通过介绍隆两优4118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其主要特征特性,着重阐明了其麦后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必要前提。
1 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隆科638S
隆科638S(原名H638S)系隆平高科下属的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矮秆抗倒优质两用核不育系湘陵628S(株1S体细胞无性系矮杆突变体SV14S与ZR02杂交选育而成)作母本,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配合力不育系C815S杂交,组合编号为“3058”,采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双重压力选择法”对后代筛选,经湖南长沙、海南陵水两地穿梭种植、定向培育,于2008年育成的理想株型水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2012年参加湖南省两用水稻不育系生态试验,2013年通过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2014年7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4022)。选育过程见附图。
附图 不育系隆科638S选育经过
隆科638S属迟熟中籼类型,感温性中等,在长沙春播,播始历期101~105 d,主茎叶片15~16叶,在长沙夏秋播,播始历期81~91 d,主茎叶片14.5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为22.5~23.0℃,在长沙地区夏、秋季不育期长,育性稳定,不育期育性败育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自交结实率为0。株叶形态理想,上3叶具有长、直、凹、厚特征,株高90.2 cm,茎秆粗壮,茎基部节间短,耐肥抗倒力强。株型松紧适中,叶片挺直,剑叶长37.5 cm、宽1.9 cm,叶鞘绿色,叶耳、叶枕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株有效穗8~10穗,穗大粒多,穗长23.1 cm,每穗总粒数202.3粒,着粒较密,包颈度小,谷长9.3 mm,长宽比2.9,千粒重26 g,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苗期抗寒性强,制种时稻粒黑粉病轻。亲和性较广、配合力强,选配的隆两优华占、隆两优1025、隆两优97、隆两优1123等组合在生态测试、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
1.2 恢复系R4118
恢复系R4118是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采用丙 4114与 Y48(中恢 8006/镇恢084)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正季在合肥用丙4114为母本与Y48进行杂交,收获40粒杂交种子。同年在三亚种植F1代,2012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2代3 000株,从中选择植株矮、分蘖力强、叶片挺直、穗型较大的单株20个。经合肥、三亚两地穿梭加代系选,2014年正季在合肥F7代农艺性状基本稳定,取名R4118。
R4118属中籼迟熟品种,在4月播种全生育期130 d左右,在6月上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20 d左右。主茎16~17叶;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繁茂性强;叶片直立,叶色绿,叶鞘、柱头无色,稃尖秆黄色;茎秆较粗壮,株高110 cm左右,穗长25.5 cm左右,每亩有效穗18.5万穗,每穗总粒数185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谷粒长形,淡黄色,部分顶端短芒,千粒重24 g左右。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0~3.5,抗性评价为抗至中抗;中抗白叶枯病。
1.3 组合隆两优4118
2014年冬季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在三亚用隆科638S与R4118进行杂交,并小面积制种 F1,组合定名“隆科 638S/R4118”,于 2015年正季进行安徽隆平杂交中籼新组合品比试验,每亩平均产量650.56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2.8%,产量表现优异。随后申报参加2016-2017年安徽省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2018年安徽省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后命名为隆两优4118,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200021)。
2 产量表现
2016年区域试验每亩平均产量648.98 kg,较对照品种增产8.24%(极显著);2017年区域试验每亩平均产量649.81 kg,较对照品种增产7.08%(极显著)。2018年生产试验每亩产量645.28 kg,较对照品种增产8.33%。
3 主要特征特性
属于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2017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株高131.7 cm,每亩有效穗15.8万穗,每穗总粒数198.9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7.8 g。全生育期139.8 d,较对照品种(Ⅱ优838)熟期长1.5 d。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3),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0%)、白叶枯病;2017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8)、感稻曲病(病穗率19.0%)、白叶枯病。经原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年米质为部标三级,2017年米质为部标普通。
4 麦后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4.1 精细整地
直播对田块的整平度要求严格,不然会直接影响田间管理和水稻生长。麦茬田应用秸秆还田机先耕耙一遍,再用旋耕机深耕2次,耕深25 cm,这样可以充分把麦茬粉碎与碎土拌匀。再用机耙把稻田耙平、土耙细,要做到整块大田高低落差不超过3 cm[4]。另外开好边沟和腰沟,要沟沟相通,便于排水晒田。
4.2 适时早播
安徽省淮河以北和沿淮区域是麦后直播种植的主要区域,当地5月中旬小麦开始收割,应在小麦收割后,即刻开始整田播种。播种方式有水直播和旱播水管两种方式。水直播田,要提前灌水、整平、开沟、沥水,药剂浸种,催芽至破胸露白,采用无人机撒播,无人机操作飞行高度适中,一般1.5 m左右,飞行速度匀速,一般3~5 m/s,确保撒播均匀适量,每亩播种1.5~2.0 kg。旱播水管田,大田翻耕旋耕整平后,即可药剂拌种,采用机条播,机条播后可耙土覆盖,利于出苗,每亩播种2.0~2.5 kg,播种均匀,行间利于通风,播后灌水,1 d后放干,保持湿润,确保整齐出苗。
4.3 封闭除草
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中防治杂草是关键,而防治杂草的关键期在生长前期。具体操作,前期做好封闭封杀,在播后1~3 d,可用无人机喷施封闭除草药,每亩用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60~80 g兑水30 kg土壤喷雾。再到秧苗3~4叶时排干田间水,每亩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和10%氰氟草酯(千金)各60~80 mL兑水30 kg喷雾,1 d后复水。在做好前期防治的基础上,中后期可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针对性除杀,如中后期田间千金子严重,每亩施用千金子60~80 mL兑水30 kg喷雾;如稗草严重,每亩用稻杰60~80 mL兑水30 kg喷雾;如莎草、阔叶草严重,每亩用13%二甲四氯水剂250~300 mL兑水均匀喷雾[5]。对于错过打药适用期、草龄过大的杂草,要结合人工辅助除草。
4.4 肥水管理
麦后直播,大田翻耕平整前1~2 d少施基肥,防止烧苗,每亩施复合肥(15∶15∶15)20 kg;稻田翻耕平整后多施早施分蘖肥,撒种后待秧苗3叶1心左右,再每亩施用复合肥(15∶15∶15)10 kg、尿素 10 kg 和钾肥5.0 kg;适时适量追施穗肥,待幼穗分化3期左右,再每亩追施尿素10 kg和钾肥7.5 kg[6]。大田翻耕平整期间不要上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即可;待到秧苗3叶1心左右,即施肥前上浅水,促进分蘖;到分蘖盛期前排干田间水控制无效分蘖,晒田促根抗倒;进入幼穗分化期,即施肥前再次上水,此时应上深水保持水层,防止脱水影响水稻抽穗;抽穗后田间干湿交替,直到收获;收获前排干水,易于机械收割。
4.5 防治病虫害
直播稻相较移栽稻用种量大,田间植株量较大,群体多,密度较大,易受病虫侵害。直播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准确、有效用药,主要是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前喷药防治。重点防治苗期发生的苗叶瘟、稻蓟马、二化螟等,可用18%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和三环唑防治;分蘖期易发的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可用氯虫苯甲酰胺、三环唑、吡蚜酮和氟环唑防治;破口抽穗前易发的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可用苯甲·丙环唑、三环唑和噻霉酮;其他期间也要时刻关注植保部门发的病虫预报,根据预报和田间情况进行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