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设施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影响
2022-03-26于海宁
于海宁
(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威海 264200)
马铃薯繁育过程中,由于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且多年连作重茬,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疮痂病逐年加重[1]。为解决这一问题,威海市薯类专家团队技术人员在试验基地通过施用石灰氮和增施有机水溶肥料的处理方式,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和商品率,预防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
石灰氮也叫氰氨化钙,具有土壤消毒与培肥地力的双重作用。增施有机水溶肥料,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石灰氮,由太原山大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总氮(氰胺态)≥22%,氰化钙≥52%;有机水溶肥料,由荣成凯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N+P2O5+K2O≥160 g/L,有机质≥80 g/L,pH 7.2。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威海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马铃薯种薯品种为鲁引一号,由威海市农业科学院自繁G2代。播种前茬为春播马铃薯[2]。土壤为壤土,pH 6.2、有机质12.6 g/kg、水解氮90.1 g/kg、有效磷58.2 g/kg、速效钾137.9 g/kg,采用滴灌,管理水平较高[2-3]。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共设3个处理:处理C为对照,采用常规施肥方法,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土杂肥5 000 kg,复合肥(15∶15∶15)100 kg; 处理 A 为处理 C+石灰氮40 kg/亩+有机水溶肥料15 kg/亩;处理B为处理C+石灰氮40 kg/亩。3次重复,小区长5 m、宽3.5 m,面积17.5 m2,每小区5垄,收获时调查中间3垄,面积10.5 m2。
1.3.2 栽培管理 试验于2019年11月7日至2020年1月19日进行,整薯播种,垄距70 cm,株距15 cm,一垄单行,密度6 300株/亩左右。2019年10月结合耕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土杂肥5 000 kg,复合肥(15∶15∶15)100 kg,其中处理 A 和处理 B 分别增加石灰氮40 kg/亩,培土成垄,培土8~10 cm,覆盖地膜,密闭大棚,闷棚至播种期,然后按株行距播种,但马铃薯种薯不能直接与石灰氮接触,以防烧种。生育期结合湿度适时滴灌,其中,处理A结合滴灌,在苗期冲施有机水溶肥料5 kg/亩,膨大期冲施有机水溶肥料10 kg/亩,整个生育期用50%醚菌酯、80%烯酰吗啉防治疮痂病、晚疫病3次,及时将马铃薯死叶清除,同时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连土整株铲除,移出棚外销毁,然后对发病中心进行消毒处理。
1.4 调查记载项目和方法
调查生育期、主茎数、块茎数、小区产量、疮痂病病情指数。
疮痂病调查方法:小区内实收块茎数调查,分0、1、2、3、4 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方式的出苗期、现蕾期相同;成熟期,处理B和处理C相同,处理A晚于处理B和处理C,晚成熟4 d。
表1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马铃薯连作障碍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A除单株块茎数低于处理C,减少12.2%,实收株数、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重均高于处理 C,分别增加 0.13%、5.22%、9.0%;处理 B除单株主茎数低于处理C,减少2.99%,实收株数、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均高于处理C,分别增加0.13%、2.6%、6.9%。
表2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马铃薯连作障碍植株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A和处理B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于处理C,其中,商品薯产量处理A和处理B分别增加7.1%和3.7%,总产量处理A和处理B分别增加9.9%和6.1%。
表3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马铃薯连作障碍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马铃薯病害的影响
试验用地前茬为春季马铃薯,重茬次数1次,在生产管理方面,结合马铃薯生长情况和设施大棚的环境状况及时防治。本次试验均未发现晚疫病,出现不同程度疮痂病。
在收获时,每个小区随机取薯块300个,调查全部薯块病薯率,按小区分别记录各级病薯数,按照5级法统计微型薯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病级标准:0级,薯皮健康、无病斑;1级,薯皮表面有1~2个病斑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4以下;2级,薯皮表面有3~5个病斑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4~1/3;3级,薯皮表面有5~10个病斑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3~1/2;4级,薯皮表面有10个病斑以上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2以上。根据病情指数公式计算马铃薯疮痂病的病情指数。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处理A(常规施肥+石灰氮+有机水溶肥料)病情指数最低,为8.2%,其次是处理B(常规施肥+石灰氮)病情指数为10.8%,最严重的是处理C(常规施肥)病情指数为15.1%,处理A和处理B病情指数均低于处理C(CK)。通过方差分析,各处理的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病情指数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均对马铃薯微型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表4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马铃薯疮痂病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有机水溶肥料和施用石灰氮对提高设施马铃薯连作的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具有明显效果。其中施用石灰氮+有机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最佳,其原因是石灰氮是一种高效的土壤消毒剂,分解的中间产物氰胺和双氰胺都具有消毒、防病作用,可防治各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特别是对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较好。石灰氮在土壤中与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钙和氰胺,氰胺水解形成尿素,最后分解成氨,供马铃薯吸收。另外增施有机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以新鲜海带为原料,富含海藻酸、海藻多糖、海藻碘、海藻多酚、维生素、天然中微量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补充,进一步增加了马铃薯抗病性。因此,建议处理马铃薯连作障碍,采用施用石灰氮+有机水溶肥料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