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丹玉212主产区适宜密度探讨

2022-03-26曲江波鲁俊田刘中杰赵文媛鲁保良关国志徐文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穗位穗长性状

曲江波 岳 辉 鲁俊田 刘中杰 赵文媛 鲁保良 关国志 徐文伟

(丹东农业科学院 辽宁凤城 118109)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已经超越小麦和水稻居首位。东华北春玉米区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产区,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左右,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的北部等。在我国的玉米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1-3]。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世界粮食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4]。高抗、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是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最根本的途径[5]。

丹玉21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13年以自选系R35为母本、以自交系F90-2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18年通过国家东华北春玉米中晚熟组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235)。丹玉212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春播生育期127 d,比郑单958早1 d,需活动积温2 800℃左右[6]。该品种芽硬拱土能力强,株型清秀抗倒伏。果穗锥形,封顶好,穗长20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降水快、出籽率高。平均株高315 cm、穗位高120 cm,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及穗腐病等病害,适宜密度3 500~4 500株/亩[7]。2016年中科玉区试平均亩产892.2 kg,比均值增产9.92%,比对照增产13.27%,居第1位,增产点比率为93.33%。2017年中科玉区试平均亩产882.3 kg,比对照增产9.9%,居第1位,25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比率达到100%。经2019-2020年综合多年布点试验及大面积生产试验,在山西大部、内蒙(赤峰、通辽)、吉林(公主岭、九台)、河北(廊坊、平泉)等地及辽宁大部分地区产量极为突出,最高亩产1 071 kg。为公正客观的评价该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多点进行了密度试验,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为丹玉212,由丹东农业科学院育成。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2 500株/hm2、60 000株/hm2、67 500株/hm2和 75 000株/hm24个密度梯度,于2020年、2021年在辽宁凤城、天津滨海新区、吉林公主岭、河北唐山、山西太原、内蒙古赤峰6个试验点进行试验,3次重复。小区行长10 m,10行区,行距0.55 m,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肥力均匀,管理同大田。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①灌浆后期测定株高、穗位、单株叶面积;②成熟期选取有代表性果穗10个调查穗粗、穗长、行数、百粒重、秃尖长、空秆率;③成熟期收获中间4行进行测产,并测定籽粒含水量;④收获前2 d调查全区倒伏率和茎腐率。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DPS 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8]。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农艺性状的影响

2年试验结果表明(表1),不同地区丹玉212的株高和穗位高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叶面积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增加密度单株叶片光合截获能力下降,密度过小漏光损失严重,同样不利于光能的利用。在52 500 ~67 500株/hm2密度范围内空秆率变化幅度较小,空秆率较小,达到75 000株/hm2时空秆率显著增加,2014年较52 500株/hm2处理增加5.5% ~8.3%,2015年增加4.5% ~7.6%, 说明75 000株/hm2处理超出丹玉212最适种植密度。

表1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丹玉212不同地区穗部性状受密度影响变化趋势一致,2年均随着密度的增加穗粗、行数、百粒重、穗长逐渐降低,在中低密度下变化并不显著,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下降幅度增大。百粒重、穗长受密度影响较大。在67 500株/hm2密度下,各产量性状较52 500株/hm2和60 000株/hm2密度处理在穗粗、行数、百粒重、穗长上并无显著的降低,可见在此密度下丹玉212的产量构成因素仍能维持较好的协调性。

表2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穗部性状的影响

2.3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产量的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密度下,丹玉212产量表现和籽粒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地区丹玉212产量受密度影响较大,2020年和2021年丹玉212均是在67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大值,5点产量均值分别为12 873.9 kg/hm2和13 454.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籽粒含水量随着密度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在75 000株/hm2密度下达到最大值,但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年份、不同密度下均是在公主岭、赤峰、太原种植表现优于凤城和唐山地区。

2.4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倒伏率和茎腐率的影响

由图1、图2可知,丹玉212倒伏率总体上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在75 000株/hm2密度下显著增加,可见在高密度下,增加了品种的倒伏风险,丹玉212在67 500株/hm2密度下抗倒伏能力较好。从总体来看,在公主岭、赤峰和太原地区倒伏相对较轻。

图1 2020年丹玉212倒伏率

图2 2021年丹玉212倒伏率

茎腐率与倒伏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茎腐发病率是增加倒伏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数据显示(图3),在75 000株/hm2密度下茎腐发病率显著增加,最高发病率为6.4%,地区间差异不显著。2021年茎腐发病率随着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在52 500株/hm2和60 000株/hm2密度下茎腐发病较轻,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图4)。研究数据显示,丹玉212的倒伏主要是由茎腐引起的,品种本身抗倒伏性好。

图3 2020年丹玉212茎腐率

表3 种植密度对丹玉212产量的影响

图4 2021年丹玉212茎腐率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丹玉212在东华北春玉米种植区域适宜密度下体现出较好的产量水平,在6 7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2020年各地区平均产量为12 873.9 kg/hm2, 较52 500株/hm2处理、60 000株/hm2处理和75 000株/hm2处理分别高18.72%、6.59%和23.42%,2021年平均产量为 13 454.6 kg/hm2,较52 500株/hm2处理、60 000株/hm2处理和75 000株/hm2处理分别高18.13%、7.14%和22.85%,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67 500株/hm2密度下,穗粗、穗长、行数、百粒重较52 500株/hm2、60 000株/hm22个密度处理有所下降,秃尖长度、籽粒含水量、空秆率、倒伏率、茎腐率上升,但各密度间差异并不显著,表明在67 500株/hm2密度下各产量构成因素协调性较好,在此密度下能够收获好的群体产量。

增加种植密度群体内个体间对光热水肥资源竞争加剧,株高和穗位高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9-10],丹玉212具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倒伏率并未因为株高和穗位高的增加而增加[11]。在67 500株/hm2密度下单株叶面积下降,但群体叶片光合截获能力增强,保证此密度下充足的光能储备,与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在67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表现吻合。因此,从产量及构成因素、农艺性状、抗倒伏性、茎腐发病率等主要相关性状研究表明,丹玉212在东华北春玉米区67 500株/hm2密度下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猜你喜欢

穗位穗长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