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主仆姓名英译研究

2022-03-26施红梅

关键词:丫鬟音译译本

施红梅

(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一、研究背景

《红楼梦》中仆人的姓名往往体现了主人的性格、喜好,甚至暗示了主人的命运。曹雪芹善用双关语为仆人命名,如黛玉的丫鬟“雪雁”,意为“雪中的大雁”,暗示了黛玉从小与父母分离,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命运;贾迎春的丫鬟“司棋”,谐音双关“死棋”或“死期”,表达无路可走之意。暗示了迎春嫁给中山狼孙绍祖后,被凌虐而死的悲惨命运。学者们从多个视角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的英译进行了研究。有的从归化与异化层面进行了探讨,如庄国卫〔1〕、黄倩〔2〕等;有的借助纵向翻译单位,探讨其中具体人物姓名的翻译,如陈卫斌〔3〕探讨了“袭人”的英译策略;有的探讨了邦斯尔《红楼梦》全译本姓名的英译策略,如朱薇、李敏杰〔4〕;有的从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红楼梦》中人物字号群和辈分群姓名的英译策略,如王爱珍、黄利新、蒋冰清、蒋旭东〔5-6〕等;有的以翻译伦理学为视角探讨小说中人物姓名的翻译,如孙怡〔7〕;有的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如李艳玲〔8〕;有的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如方佳〔9〕。然而,鲜有学者专门对书中仆人姓名的英译进行研究。目前,仅有韦文娟〔10〕探讨了《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丫鬟姓名的文化内涵;黄云云〔11〕以功能对等为视角,探讨了霍译本中仆人姓名的英译策略。朱薇、李敏杰探讨了英国传教士邦斯尔的《红楼梦》译本,认为邦斯尔提出“完整翻译”的基本原则,在人物姓名英译时灵活采用了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方法,较好地传达了人物姓名所包含的内涵〔4〕。此外,目前尚未有学者通过译本对比探究《红楼梦》中主仆姓名的翻译策略,也未有学者从多模态翻译理论视角来剖析这一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多模态翻译理论为视角,以杨译(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的简称)和霍译(霍克思、闵福德翁婿译本的简称)为例,探讨《红楼梦》中主仆姓名的英译方法。

二、多模态理论简介

Kress &Van Leeuwen 指出,多模态是指参与交际过程中的所有渠道和媒介,除了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基本语言符号外,还包括了颜色、图像、音乐、色彩饱和度等资源符号系统〔12〕。张德禄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并藉此创立由五个层面的系统及其次级范畴组成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上述五个层面分别是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和媒体层面〔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多模态理论用于翻译研究。许勉君对我国的多模态翻译研究进行了述评,提出多模态翻译包括多模态话语翻译、不同模态之间的翻译转换和多模态理论的翻译应用〔14〕。陈风华、董成见则结合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系统考察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多模态符际翻译特征〔15〕。陈曦、潘韩婷、潘莉认为将多模态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可打破翻译的文本局限。不同模态间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翻译过程,而翻译过程所涉及的复杂因素(例如文本—译者大脑构式—文本)也意味着翻译本身的多模态性质〔16〕。此外,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视角的研究层出不穷,如汪道祝〔17〕、耿卫娜〔18〕、周雨竹〔19〕、俞萌萌〔20〕、王晓燕〔21〕等。学者们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对翻译进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影视翻译、多模态翻译教学体系构建、口译研究方面。至今仍鲜有学者将其应用到对于小说至关重要的人物姓名翻译研究中去。

张德禄认为,不同模态的话语实际上都是为了体现讲话者的整体意义。典型的多模态话语模式是一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或者无法表达其全部意义,需要借助另一种来补充〔13〕。事实上,作为本身就具有多模态性质的翻译过程而言,全面考量译者受到的影响因素,透彻理解原文,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译者表达的功能对等。本文以多模态翻译理论为视角,借助绍兴文理学院《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http://corpus.usx.edu.cn/hongloumeng/left.asp),探讨杨译本和霍译本中主仆姓名的英译策略。选取这些人物及其仆人的姓名的理据是,作为专门探究女性人物的悲歌,《红楼梦》中女性的命运相对而言更为重要。所以,我们选择了书中主要的女性人物贾母、王熙凤、王夫人、薛姨妈、林黛玉、薛宝钗以及暗含着“原应叹息”的贾府四姐妹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及其仆人的姓名进行探讨。此外,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而且,他在所有男性人物中最为特殊,他本身就叫“怡红公子”,和女性人物最为贴近。因此也选择了他及其仆人姓名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三、多模态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主仆姓名英译对比

曹雪芹独具匠心,为《红楼梦》中主人们的仆人取了彰显主人性格、身份、喜好、命运的名字,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如贾母的丫鬟“鸳鸯”。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为“美好的爱情”“忠贞”等,她对贾母十分忠心,自身却未能收获美满的爱情,如此强烈的对比令人唏嘘。多模态理论对《红楼梦》中主仆姓名的翻译研究具有启示作用。在进行人物姓名的翻译时,理应考虑到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的影响,对原文的姓名寓意进行深入理解后,再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表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译文的功能对等。表1 至表6 列举了《红楼梦》中11 位主人及其仆人在两个英译本中所对应的英文名,以下将逐一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翻译这些姓名时采用的翻译方法,剖析其优劣,并在多模态翻译理论启示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翻译方法。

表1 贾宝玉及其仆人姓名英译

作为贾家最宝贵的儿子,贾宝玉仆人众多。我们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九名丫鬟和七名小厮的英译名进行剖析。从这些仆人的原名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的用意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凸显贾宝玉的形象,以便更为生动、立体地彰显出宝玉的身份、喜好和生活状态。如表1 中丫鬟的名字象征了贾宝玉对诗词歌赋、美丽缥缈事物的喜好和向往。而小厮焙茗/茗烟、锄药、扫红、墨雨、伴鹤以分工命名,生动刻画出宝玉这位“富贵闲人”闲云野鹤般的惬意生活。此外,双瑞、双寿两名小厮的名字则体现出贾府对宝玉的珍视,希望他多福、长寿。从表1 直观可见,杨译本对贾宝玉和仆人的姓名主要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只有对丫鬟“袭人”的翻译,杨译本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法。在原文的第23 回,宝玉的父亲贾政曾命令宝玉对袭人的名字缘由做出解释。

……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22〕

在翻译这段话时,杨译本将“花”音译为“Hua”,并在其后加了夹注“flower”。将“袭人”音译为“Xiren”,并在卷后对“Xiren”进行了尾注,说明“Xiren”是“assails men”之意。

对表1 中的人物姓名,霍译本采用了音译和直译的翻译策略。如将贾宝玉音译为“Jia Bao-yu”;其他都采取了直译的策略,将“袭人”译为“Aroma”,将“春燕”译为“Swallow”,将“扫红”译为“Sweeper”等。从多模态翻译理论来看,霍译本比杨译本更多地考虑到了原文姓名的文化因素,较好地传递了原文作者的起名意图。但是,霍译本将“秋纹”和“檀云”都译为“Ripple”,容易让读者认为是同一个人物,属于误译,并不可取。杨译本除了对“袭人”的翻译进行了音译加注释外,对其他姓名的翻译都采用了音译方法,无法体现原文姓名中的文化寓意,没有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尽管杨译本对丫鬟“袭人”的音译“Xiren”做出了尾注“assails men(袭击人)”的解释,但此处不甚妥当。因为在原文的诗句中,“花气袭人”仅指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而“assail”一词在英文中多含“攻击”之意。因此,杨译本的译文并没有真实传递出原作者起此名的全部用意,仅译出了丫鬟“袭人”的姓名暗含“在背后捅人一刀”之意。霍译本用意译策略将“袭人”译为“Aroma”,虽然与原文诗句中的“花气袭人”意象关联自然贴切,比杨译本更为忠实地传递出宝玉取此姓名的用意,但是也未能完全传递出作者将此丫鬟命名为“袭人”的全部用意。因为尽管袭人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但也可能为了一己之欲,在关键时候会“在背后捅人一刀”。根据多模态翻译理论的启示,应该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方面考量作者取名的意图,深入剖析姓名的文化内涵,进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情景语境考量,宝玉给丫鬟取名为“袭人”的根据是“花气袭人知昼暖”,说明“袭人”在宝玉的眼中是温柔的、善解人意的,让人如沐春风。因此可以将其翻译为“Aroma”。然而从文化语境来考量,“袭人”并非单纯的善解人意,她也曾向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告状,向其暗示不能让黛玉和宝玉太过亲近。因此,若将杨译本和霍译本的译文综合起来,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将“袭人”直译为“Aroma”,其后再加注释,补充说明“sometimes also means assailing men”,这样就能完整地表达出原文作者取此姓名的意图,实现功能对等的目的。

表2 是黛玉及其三个丫鬟、宝钗及其两个丫鬟名字的英译情况。

表2 林黛玉、薛宝钗及其丫鬟姓名英译

黛玉的三个丫鬟“紫鹃”“雪雁”“春纤”的名字妥帖地暗示了黛玉悲惨的命运。紫鹃,即杜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表示离别和悲伤的典型意象。尤其是“杜鹃啼血”的意象与黛玉多病、最后啼血而亡相呼应。“雪雁”的字面意思为“雪中孤雁”,属于语义双关,暗示了黛玉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命运。丫鬟“春纤”出场次数非常少,其名字或带有悬梁之意,也可作女性纤手之意来理解。杨译本对黛玉主仆的姓名都采用了音译的策略,完全没有体现出名字所蕴含的寓意。霍译本除了将黛玉音译为“Dai-yu”外,其余的丫鬟名全部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霍译本将紫鹃意译为“Nightingale”,而不是将其直译为“Cuckoo”,说明霍克思对中国文化中“紫鹃”的意象有一定了解,已从文化、语境、理解和表达层面对此进行了考量。在中国文化中,杜鹃不仅是离别和悲伤的典型意象,而且还含有“忠诚、坚贞”之寓意。然而,与汉语“杜鹃”完全对应的英文词“Cuckoo”在西方文化中并无此寓意。霍译本选择用“Nightingale(夜莺)”来替换“Cuckoo”,因为“Nightingale”在英文中同样具有表达离别伤情和忠诚坚贞之寓意,较好地重现了原文的意象,实现了翻译的功能对等。此外,霍译本将“雪雁”直译为“Snowgoose”,将春纤翻译为“Little Delicate”,比杨译本更能再现姓名的文化内涵。

薛宝钗的丫鬟莺儿能言善道、心灵手巧,正好符合黄莺叫声动听、善于筑巢的意象。另一个丫鬟名为“文杏”,即指银杏,彰显了其主人宝钗才气横溢、稳重老练的人物形象。杨译本对宝钗主仆的姓名全都采用了音译策略,不但没有译出“莺”“文”“杏”所表达的意象,更没有译出这些词汇所蕴含的深意。仅采用不含寓意的拼音来替换原文暗含深意的姓名,未能体现作者曹雪芹的良苦用心,遑论实现功能对等的目的。霍译本对宝钗主仆的姓名采用了音译和直译的方法。将“莺儿”直译为“Oriole”,还原了“莺”这一文化意象,彰显了丫鬟“莺儿”能说会道的生动形象。但是,霍译本将“文杏”直译为“Apricot(杏树)”,并不可取。因为没有译出“文杏”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根据多模态翻译理论的启示,应深入剖析原作者取名的意图,分析丫鬟的主人的性情、爱好等,方能找到贴切的词汇对其进行转译。我们认为,若能将“文杏”译为“Ginkgo(银杏)”,同时加注,说明在中国文化中,银杏有稳重老练之意(In Chinese culture,ginkgo implies the meaning of being sedate and experienced),则可尽量还原作者取名的意图,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表3 是贾母及其七个丫鬟名字的英译情况。

表3 贾母及其丫鬟姓名英译

贾母在贾府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在贾母的七个丫鬟中,有四位以当时的珍宝命名:琥珀、珍珠、翡翠、玻璃,这完全符合贾母的尊贵身份。而另外三个丫鬟鸳鸯、鹦鹉、鹦哥皆以鸟的名称来命名,暗示了贾母喜欢热闹的性格特征。此外,作为最受贾母重用的丫鬟“鸳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忠诚、坚贞”的寓意,暗示了鸳鸯对贾母的忠诚。如表3 所示,杨译本对贾母采用了意译的策略,将其译为“The Lady Dowager(贵夫人)”,体现了贾母的尊贵身份,考虑到了原文的文化因素,但对丫鬟的姓名,杨译本全部采用了音译策略,无法让外国读者体会到这些丫鬟的姓名所蕴含的寓意。霍译本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的策略,将琥珀和珍珠直译为“Hupo”和“Amber”,将鸳鸯意译为“Faithful”,考虑到了原文的文化因素,基本还原了原文作者的取名意图,实现了功能对等。但是,霍译本将“贾母”直译为“Grandmother Jia”,虽然重现了贾母的身份,但没有体现出贾母的尊贵地位这一文化因素,只是实现了部分功能对等。此外,霍译本将翡翠与鹦鹉和鹦哥同译为“Parrot”,将玻璃与珍珠同译为“Pearl”,会导致西方读者认为是相同的人物,亦属误译,并不可取。我们建议,将翡翠与鹦鹉和鹦哥分别直译为“Halcyon”“Parrot”和“Small Parrot”;将“玻璃”与“珍珠”分别译为“Glass”和“Pearl”。

表4 是王夫人及其丫鬟、薛姨妈及其丫鬟名字的英译情况。

表4 王夫人、薛姨妈及其丫鬟姓名英译

对表4 中的人物姓名,杨译本采用了直译和音译的翻译策略;霍译本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杨译本和霍译本都将“王夫人”直译为“Lady Wang”,将“薛姨妈”直译为“Aunt Xue”,符合语义,达到了功能对等的目的。金钏儿和玉钏儿是侍奉王夫人的亲姐妹,名字取自中国文化中代表富贵的“金玉满堂”,符合王夫人的富贵身份。彩霞和小霞是侍奉王夫人的另一对亲姐妹,加上彩云,这三个丫鬟的名字里有霞光之意,代表“祥瑞、祥和”。杨译本将其进行了音译,无法表达出名字所代表的文化意象。霍译本将金钏儿直译为“Golden”,将玉钏儿意译为“Silver”,尽管和原文的“玉”字承载文化含义有一定出入,但译文更易为西方读者所接纳。林榕、林大津认为,科学的文化翻译观应该既凸显源文本的文化元素,也考虑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23〕。此外,霍译本创造性地将彩云、彩霞、小霞三个丫鬟的名字分别译为“Suncloud”“Sunset”“Moonrise”,虽然没有译出“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但是译出了对应的意象,实现了部分功能对等。

吕步麟认为同喜、同贵两名意义浅显,缺乏意境,表意为人最世俗简单的愿望——喜庆富贵,符合薛姨妈作为皇商之家、闺阁妇人的品位〔24〕。杨译本使用了音译策略,没有将“喜”“贵”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霍译本将“同喜”“同贵”意译为“Providence(天佑)”“Prosper(兴旺)”,符合皇商之家的趣向。考虑了原文的文化寓意,值得效仿。

表5 是王熙凤及其仆人名字的英译情况。

表5 王熙凤及其仆人姓名英译

对表5 中的主仆姓名,杨译本都采用了音译的策略。霍译本采用了音译和直译的策略。杨译本和霍译本都将王熙凤音译为Wang Xifeng、Wang Xifeng。王熙凤的仆人姓名都以“儿”字结尾,具有非常明显的对称性。从意思上来看,“平”“丰”“昭”“旺”“隆”“兴”“庆”都有表示喜庆的色彩,表达了凤姐渴望平安、丰衣足食、家业兴旺的愿望,与凤姐作为荣国府管家的地位是完全吻合的。同时,也间接反映出王熙凤文化修养不高的人物设定。其中,既是小妾,又曾是王熙凤心腹丫鬟的“平儿”,其名字有着双重含义,一是表现该人物性格温柔平顺;二是表示该人物具有平息争端或祸事的特征。杨译本的音译方法无法传达原文蕴含之意。除了对“王熙凤”进行了音译外,霍译本全部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较好地彰显出王熙凤对平安喜乐、富贵昌盛的渴望这一文化寓意。然而,霍译本将“平儿”译为“Patience”,只译出了原文姓名一个方面的寓意。根据多模态翻译理论的启示,应尽量译出原文的完整含义。我们认为,不妨采用直译加注的改进策略,在“Patience”后面加注“该人物姓名同时含有平息争端或祸事之意”(The name of this character also implies the meaning of the appeasement of a dispute or a calamity),这样便可较为全面地传递出原作者取此名的文化意图,达到翻译功能对等的目的。

表6 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及其丫鬟姓名的英译情况。

表6 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及其丫鬟姓名英译

杨译本和霍译本都对表6 中的主人“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进行了音译。贾元春作为贾家的大小姐,后来又成了皇妃,地位显赫,但在小说中出场的次数屈指可数,主要充当了一条引线的功能,即将贾家的兴衰与她的命运紧密相连。她的丫鬟“抱琴”在文中更是没有说过一句话,仅仅代表了与元春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个意象符号。有的学者认为抱琴与“暴寝”谐音,暗示元春最后香消玉殒;有的学者认为抱琴谐音“饱经”,表示元春饱受生活的折磨。杨译本将其音译为“Baoqin”,没有体现出名字本身的任何寓意;霍译本将其翻译为“Lutany”,源自“lute(鲁特琴)”,虽然没有完全译出原文的寓意,但比杨译本的英译要好。至少译出了作者曹雪芹创作贾府四位小姐丫鬟名字的意图。贾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丫鬟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恰好构成了“琴棋书画”,可见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贾迎春性格懦弱、才情平庸,人称“二木头”。其丫鬟“司棋”谐音“死棋”,寓意处处碰壁、无路可逃,暗示了迎春悲惨的结局。“绣橘”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绣”字表示迎春爱绣花,在红楼梦中有专门描写迎春绣花的场景,“橘”源自橘树,橘树有刺,暗含该丫鬟性格刚强、言语锋利,勇于为主人争取利益。“莲花儿”寓意着迎春的纯洁。杨译本将迎春三个丫鬟的名字都进行了音译,没有译出原文的文化寓意,并不可取。霍译本将“司棋”直译为“chess”,将“莲花儿”译为“Lotus”,译出了部分意象。但将“绣橘”译为“Tangerine(橘子)”并不妥当,不妨将其译为“Orange Tree”并加注释说明橘树有刺,暗示该丫鬟性格刚烈(The name has the meaning of unyielding)。

贾探春是《红楼梦》中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一个女性角色。她开朗大方、才情横溢、抱负远大,有着管理才干和政治家的风范。其丫鬟“侍书”可以解读为侍奉主人读书。“侍书”和“翠墨”合并在一起有“书墨”之意,暗示了探春的才情。杨译本统一将其进行音译,没有翻译出其深层的文化内涵。霍译本将“侍书”“翠墨”“小蝉”分别直译为“Scribe(抄写员)”“Ebony(黑檀)”“Cicada(禅)”,译出了部分文化意象。

惜春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她擅长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图》。但性格孤僻冷漠,最后出家为尼。她的三个丫鬟的名字“入画”“彩屏”“彩儿”皆与绘画有关。又有一说,入画谐音“入化”,暗示惜春进入化境、脱渡苦海,最终出家为尼的命运结局。杨译本将其全部进行音译,没有译出原文的寓意。霍译本将“入画”译为“Picture”,保留了原文的部分意象,但是将“彩屏”和“彩儿”都译为“Landscape”,会让读者误认为是同一个人,属于误译,不可取。建议可将“彩屏”和“彩儿”分别译为“Color”和“Landscape”。

综上,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比以往更需要普及中国文化知识,更应该发扬中国文化,保持中国语言风格。因此,在遇到文化因素的翻译时,要把对外翻译变成解疑释惑的过程。翻译过程具有多模态的特征,不仅涉及原文,还涉及译者和受众。译者在翻译时,又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的影响,此外还有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在翻译代表某种文化意象的姓名时,需要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方面对该意象进行深入分析,透彻理解其深层含义后,才能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表达。通过剖析杨译本和霍译本中主人和仆人的姓名后,我们发现,《红楼梦》中仆人的命名遵循的是“名从主人”的原则。仆人的姓名体现了主人的性情、喜好,甚至是命运。仆人的姓名被赋予了特殊的功能——为了更生动立体地塑造主人的形象。因此,在英译这些仆人姓名时,简单地进行音译或者直译是不可取的。本文认为,在翻译具有特殊功能、具有文化意蕴的姓名时,音译加注、直译加注,以及意译加注不失为理想的补偿策略。

猜你喜欢

丫鬟音译译本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中丫鬟的明争暗斗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红楼梦》中平儿的人物形象分析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
偶笑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