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紫砂壶“问秋”感悟人生的圆满之境

2022-03-26

江苏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虫儿紫砂壶紫砂

黄 臻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既是日常可亲的实用品,可以斟茶倒水;又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以欣赏把玩。既能静静地守候在田间地头,为辛苦劳作的农人消烦解渴、袪暑送凉;也能于风雅竹炉上,伴骚人墨客吟诗作画、纵论古今。既能在街市巷陌的老茶馆中迎来送往,让忙于生计的人们有了面对内心的悠闲,为平淡的日子增添几多绵长滋味;又能在艺术品争奇斗妍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吸引无数惊羡的目光。对我而言,紫砂壶不仅是茶人的好友,更是我的知己,内心的柔情与思绪都能通过紫砂壶得到表达与抒发。

1 紫砂壶“问秋”的创意来源

秋天已在眼前,来自秋天的风、旷野的风,夹带着桂花略带清甜而忧郁的香 ,它就那样霸道地席卷了所有人的呼吸,不由人抗拒,深深地吸气,连同那份清甜与忧郁一同渗进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风催动了这个季节,催黄了曾经那么浓郁的绿,催红了曾经那么青绿的果实。繁花在这样的风中残败、萎落,密叶在这样的风中飘零、沉寂。每一朵残花,每一片黄叶,都在风中述说着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如同它所经历的岁月一般。当它们不得不向时光低头而告别枝头,也会毅然决然从风中坠落,在地面翻滚一番后沉默如斯、静默无语。这个季节,就这样少了来自盛夏的喧闹,多了一份静谧的忧伤。你听,只要聆听窗外秋虫的吟唱,你就知道气温已不若前不久那样的高亢了,虫儿真的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它事先就知道了季节的更替、天气的转寒,于是乎连同叫声也从激昂高亢之调转为低吟浅唱。每日都有虫儿在生,也都有虫儿死。或许,就在那样的大自然合奏曲中,就有了颓然萎落,如同世间一切有生命的物事,无不在经历着这样的更新交替。之所以这样坐在窗前看黄意,听秋情已是恍若隔世,只是因为没有了那份很久以来都能够葆有的娴静之心,倘若失去了那样一个闲适安然的心境,也就绝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澄明与清澈的静。在那一刻,突然想要创作这样一把叫“问秋”的紫砂壶(见图1),将这份闲适的心境通过此壶表达出来。在我眼里,每一把壶都是诗意与人性的抒发,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文情怀。毕竟,优秀的紫砂壶的创作从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自然真情的流露。

图1 问秋壶

2 紫砂壶“问秋”的造型设计

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人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周围的一切,天、地、自然所具有的灵性能够在人的身上产生出一种感应,使得人和自然之间在精神上相互融合,这种感应需要我们用一种顺乎自然而细腻的情感去体味,于是一切万物都有了人的情感,我们也似乎可幻化成万物一切。紫砂壶“问秋”的创作源于我自身赏秋时的灵感,但内心的这份诗意与柔情该通过什么来表现呢?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制作一把花器,生动却不能繁琐,将秋天的一颗老树作为作品的器身,以光器形式制作壶身,身筒为敦厚稳定的圆柱形,如同老树挺拔有力的树桩,壶身线条利落流畅、一气呵成,壶体周正、匀挺有力,壶底平足、更显稳定,彰显出老树顽强厚重的生命力;流、把皆以树干为原型,三弯流转折自然,壶把弯而有力,流、把上饰以清晰明显的树结,意趣横生,壶身靠近流、把处贴饰以几片伸展的枝叶,叶片表现出萎缩的趋势,虽为静态的画面,却将叶片即将凋零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壶盖为嵌盖,略微盈起自然的弧度;桥钮拱出于盖面,桥钮如同一段遒劲的树根,深深扎根,尽显坚韧与劲拔;壶身采用陶刻的装饰技法刻“问秋”二字,字体方圆周正、用刀有力、入木三分,与整体装饰相协调。作品选用优质原矿段泥制作而成,细腻的泥质间隐约有金砂闪现,给人以古朴清雅的感觉。此外为这把紫砂壶搭配了一个壶承,壶承造型以落叶为原型,形制优美,壶承选用与紫砂器同样的色泥制作而成,使得整体色泽和谐、形式统一。整器给人以简约之美,光器与花器相结合的制作技法十分独到,同时工艺精致细腻,装饰布局巧妙,主次分明、繁简得当,既展现出紫砂艺术自然质朴的本质,又使得作品看似简约,实则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新自然、唯美浪漫。

3 结语

紫砂壶是茶的载体,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或许是命中注定,紫砂壶诞生于中国,使得茶文化锁住了紫砂的魂。看似一把小小的紫砂壶,看似质朴简单的外观,却能最大程度地焕发茶的香味,当你静下心来,更能在茶香氤氲中感受到一把壶的生命力量,它可泡茶、可把玩,长期使用更显温润如玉,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就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产生亲近却不可亵玩之感。愿每一位茶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把紫砂壶,在茶、壶、人的交融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从容,感悟人生的圆满之境。

猜你喜欢

虫儿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嘻哈叫虫儿(3)
嘻哈叫虫儿(2)
嘻哈叫虫儿(1)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