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利?我选择公益!

2022-03-26胡优妮

求学·文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笑容志愿志愿者

胡优妮

你的笑容,由我守护

当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我时常会遇到的问题。我嘴角含笑,脑海中不由得闪回三个片段。

疫情来袭,却冲不破以大爱筑起的坚实屏障。我主动申请加入社区的防疫工作者队伍,参与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工作。在疫苗接种现场录入信息时,我意外发现这位接种者身份证上的信息显示她当天生日,于是我微笑着祝她“生日快乐”,收获了她意外惊喜的笑容。

在老年人接种专场,社区出动了公交车爱心接送,一整车的老爷爷、老奶奶和蔼慈祥,让人心生亲近感。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其实是因为上了年纪耳背,大家都表示理解。我也隔着口罩扯着嗓子和他们对话,他们笑得眉眼弯弯、皱纹舒展,就像孩童一样“可可爱爱”。

在小朋友接种专场,我原本担心全场会蔓延沸腾的哭声,然而在接种现场,我却看到了许多痛但坚强的“嘟嘴巴”。有一个小孩往我的桌子上放了一只千纸鹤,我以为是他落下的玩具,连忙喊住他,却收获了“不,是你的益达”般的惊喜。原来,小朋友刚学会折纸,家长教他每过一个关卡就给该关卡的工作人员送纸鹤道谢。

当志愿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努力付出后见到他人的笑脸,那种快乐感与成就感不是一般事情所能比擬的。

尊重理解是最好的服务

有人问我做公益的初心是什么,也许是童年时父母教导我助人为乐而形成的服务意识,也许是为了守护他人得到帮助后对我道一声“谢谢”时的笑容。

高考后,我参加了模拟大学夏令营活动,其中有一项“夏日送水”的公益活动,即为他人送上清凉的矿泉水。大家都以为这是一项很简单的任务,于是专门挑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在他们身旁放下水就走。我却看见有人特地喊我们回来,拒绝我们送的水。

那时我才明白:不是放下水就好。

受助者不需要这种高高在上的“施舍”,或是完成任务式的“作秀”。真诚地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既是尊重对方的体现,也能让对方看清你真诚服务的心。

进入大学后,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作为领队参与了百余场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活动。普通的苦力劳动不必言说,有时我们志愿者还会面临尴尬的境地:一些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会抗拒别人的帮助。这时就需要我们打开他们的心扉,弱势群体同样需要受到尊重,因此志愿者要学会换位思考。

公益不易,有你轻易

我曾经不喜欢如攒志愿时长这种考评手段,因为我觉得这让纯粹的爱心活动脱实向虚,与功利挂钩,何况一些无形的志愿活动往往隐藏在平常小事中。但后来我觉得,这种量化评价准则能激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活动。

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25小时,获评“志愿者之星”,当选“优秀青年志愿者”,连续两年被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校官微把我的志愿活动履历搬上了公众号,并配上了极富感染力的文字,让我仿佛穿梭时空回到了活动现场。编辑组还用心地搜集了许多活动照,有一些照片连我自己都没有。我发现,在志愿活动中,自己竟有和群众一样热切的笑容,原来自己是如此享受志愿者的工作状态。

朋友把这篇推文发给我,留言区点赞数最多的评论是:“看到这么努力的师姐,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

我并不是什么大圣人,只是想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我们在炎炎烈日下捡垃圾,戴着手套去捡地上的烟头,甚至有人见我们在捡垃圾,还恶意乱扔,我们当即上前劝导。比起增加志愿服务时长,提升大众的公共意识更加重要。

志愿者并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可能是出于一首老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纯粹念头,可能是受到“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行为的感染,世界会因你而变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笑容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丰收季最美的笑容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26期/ 笑容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