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勇气是高考最好的装备
2022-03-26追星星的人
追星星的人
放寒假回到家进了自己的房间,最显眼的依旧是那一摞高考的“遗留物”。妈妈问我要不要把这些东西搬到杂物房,或者当废品卖掉,我拒绝了。看着那一摞“遗留物”,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如果把高三比作一场比赛,那么某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就如同赛点。复盘下来,有好几个时间节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第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开学初期。我没有在一上高三时就给自己设置许多额外的重任,而是给自己时间来适应高三的学习速度与老师上课内容的调整。正好,学校的运动会开在十月份的中下旬,在轻松与热闹的运动会上,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在汗水的挥洒中,我得到一次心灵的休憩,为接下来紧张的复习工作积蓄了足够的能量。
除了调整状态,我在九月到十月中下旬还做了一件特别关键的事,那就是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很显然,在高三的开始,把梦想具体化为理想大学,这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不断鼓舞我前进,让我在艰苦的学习中保持最初的热情。因此可以说,在整个高三时期,这一个多月很关键,因为它决定着我前进的道路。
我是怎么在这一个多月选中自己的目标院校,并且最后成功考上的呢?我是依据自身喜好先进行筛选,挑选出一个较模糊的范围,如地区、城市、专业,然后根据以往的分数对自己进行一个估量,然后在求稳之上还可以适当给自己增加一点压力,把目标学校定得比预期高一些,正所谓“勇气能比犹豫更快到达目的地”。从小到大很少出远门的我,给自己定的目标院校全是外省院校,我是那样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没有目标院校作为指引,定一个虚高的分数目标的话很容易泄气。我高三之前就是这样,只知道需要不断提高,然而提到多少分算高?怎样才算提高?全是一笔糊涂账。当然,如果你是超级大学霸的话确实没有分数上限。像我这样中上游的学生,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或许更能激励自己。
所以确定了理想大学之后,要想不让它变成空想大学,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去了解学校的投档分数,确定我们真正需要为之努力的分数。在我后来的学习阶段中,我根据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把每科的所需分数都一一划分,确保总成绩能达到要求,果然目标细化后的努力很有成效。总结来说,目标院校作为大目标是为了给分数做指引,而细化分数的小目标是接近目标院校的前提。
选定目标之后,需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冲劲,这时高考前的三次模拟考试便极为重要,须认真对待,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一模是高考前的第一次全面摸底,而平日里大大小小的周测、月考让我们早已熟悉了考试流程,这一次全面考查,能让我们尽早进入“输出状态”。这次的模拟考试最大的作用即是查漏补缺,根据暴露出来的不足再次调整学习状态以及完善学习计划。二模往往会难度提升,這是三次模拟考试中最全面也是难度最大的考试,它被称之为高考前的一次能力测试与压力测试,在这次考试中我们需要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凡事不要绝对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很正常,要铆足劲儿继续前进。三模是三次模拟考试中最为简单的一次考试,可以说是高考前的一次心态鼓励考试,这时我们最需要的便是给自己加油,放松心情,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来迎接高考。
高三一年,提前对学习有所规划,善于把握关键节点是对自己的负责。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计划能让我们在“长跑”过程中拿出最好的状态解决学习困难。正如保罗·科埃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所说:“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少年们加油,鼓起勇气向着梦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