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行合一”探索研究性审计

2022-03-26陈茜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审计研究

陈茜

摘要:自2009年,審计署南京特派办首次正式提出研究型审计后,经过不断探索发展成熟,随后在全国推展开来,在接下来的审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1年1月15日,《审计署关于印发全国审计机关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审政研发〔2021〕6号)文件中提出,“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在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中,审计工作人员应持续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和建立以研究型为导向的审计工作机制,以“政策-资金-项目”为主线,聚焦主责主业,探索“研行合一”的工作方法,将研究型审计融会贯通于审计全过程,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审计;研究

“研”有据,“行”有依,围绕服务中心,把牢审计“方向关”,精心谋划审计项目。在谋划审计项目时,凸显审计工作政治属性,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为审计立项定好方向。年初下达审计项目的同时,以“项目+要情+信息+综合报告”方式将研究任务明确到项目、到科室、到期限,压实审计人员责任,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审计工作更深入进行。首先要研究涉及审计项目的相关政策。以政策法规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审计项目的发展脉络及预期成效,聚焦项目的堵点、痛点,为梳理审计重点提供依据。然后深入研究被审计对象。发放相关的调查表,通过梳理调查表的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信息,全面搜集和整理被审计对象的发展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最后研究审计实施方案。以宏观政策和审计对象研究为支撑,对标实施方案要求,量体裁衣,为审计项目制定“一对一”实施方案,并专门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分析讨论,研明审计方向。

“研”有重,“行”有方,掌好审计项目的“重点关”,围绕过程控制,在审计实施上用心。树立“凡审必研”的意识,将研究型审计植入审计实施全过程,从审前准备、现场审计实施、审计结论、审计建议、项目审理各个环节强化研究。一是研究审计新模式。通过“1+N”审计模式,对所有审计项目实行全局统一方案、统一调配、分类组合、分组实施,打破各审计项目之间数据、信息屏障,加大统计数据分析力度,建立数据、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为开展研究型审计建立丰富的素材库。创新全面掌握、快速汇总、高效锁定的“表单式”调查模式,提高发现问题的效率,探索资金链与业务链相结合的“双链条”式审计,实现全覆盖检查,力促效率提升。二是研究审计难点。聚焦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从审计对象的特点入手,深入剖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助力被审计对象提升风险防控。三是研究普遍性问题。着眼审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问题特征为基础,以政策法规为抓手,结合管理模式开展系统性分析,组织全市针对共性问题开展摸底调查,起到“审计一个点、规范一个面”的作用。

“研”有出,“行”有果,守住审计“质量关”,围绕成果提升,在整合利用上发力。一是研究提升审计质量。通过对审计数据综合分析,加强审计报告的整合利用,审计成果利用效率和审计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提炼出相应的专题或综合分析报告和审计要情。二是研究提升人员素质。审计实行“老审计”经验指导、“审计业务骨干”主审示范、“审计新兵”以审代练的人员架构,着力培养新生力量,锻炼审计“能力肌”,增强审计本领。三是研究审后总结评估。项目结束后,组织开展审计项目“回头看”,通过对审计项目进行复盘,深入研究和打磨可供复制和推广的审计思路、方法和技巧,促进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杨文政,李淑玲.践行“研行合一”静待“四育花开”——“四育合一”研学旅行新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8(8):4.

猜你喜欢

审计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