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木偶表演的音乐剧角色塑造特征研究

2022-03-25

剧作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木偶音乐剧戏剧

■ 柴 玥

木偶音乐剧是将木偶、戏剧、音乐、歌唱、舞蹈等融为一体,人偶表演形象生动,音乐独具特色,结合不同领域的艺术文化精华形成的特殊艺术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研究价值。艺术家发挥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基于先进的视听技术对舞台布局做出调整,推出了全新的舞台设计方案与角色造型样板,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的束缚,极大地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木偶音乐剧具备较强的商业性特征,是面向普通大众的通俗艺术与大众娱乐形式。

一、木偶表演塑造的音乐剧角色的主要特征

(一)角色个性丰满,演员肢体动作丰富

音乐歌舞如何与木偶结合,是很大的挑战,如上海木偶剧团排练的《报童之声》就是一个崭新的尝试,这是上海木偶剧团第一次挑战海派木偶音乐剧。这部剧将载歌载舞的艺术表现与木偶表演有机结合,串联木偶和音乐剧融合的表达形式。剧中的演员既要操作木偶,还要学习唱歌,并且让木偶们跳起舞蹈。基于木偶表演的现代音乐剧具备舞台动作丰富而夸张、细腻拟人而又超出常规等基本特性,操偶师通过操控不同种类木偶,配合角色、剧情、舞台的需求,实现真人演员无法做出的夸张、特技等艺术效果,强化肢体动作的自由度,突破物理层面的限制,让角色的表演动作带有令人发笑的幽默属性。如今很多艺术家吸收我国古代木偶剧表演艺术的要素与创作理念,将音乐剧中各类由木偶扮演的角色的动作模式进行重新设计,突出了音乐剧中的趣味性。

木偶表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发展,开拓性地以更国际化的方式——音乐剧来进行表达,在增加表现力的同时,不断完善表演空间。此类动作设计方案符合现代戏剧理论,通过木偶所做出的特殊动作展现角色内心情绪的变化,将情绪变化轨迹展现在舞台上,获得来自观众的情感共鸣。角色塑造过程中,表演者会特别注意歌曲、独白、身体动作及木偶表达的结合来呈现角色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音乐剧中主要角色艺术形象的完整性和其在前后不同阶段性格的统一性,强化角色形象的艺术魅力与影响力,从而提高音乐剧的艺术鉴赏价值,使之具备开拓观众认知路径的美学意义。

(二)艺术角色的可塑性与虚拟性

木偶表演,是以可控制的物体作为表演工具的非遗传统艺术形式,木偶既是戏剧的主要角色,也是被舞台表演人员操控的工具,在操偶师的控制下可做出真人无法完成的动作表演,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其舞台造型、艺术形象、表现方式可随着外部环境与戏剧表演要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角色生动有趣。如《小人国和大人国》集“海派木偶”各种木偶所长,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色彩搭配和卡通式的装扮,结合现代多媒体艺术手段,以及音乐剧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突出了立体感与可塑性。

现代音乐剧在借助木偶表演塑造角色形象时,需合理运用传统的操控技法,同时突破传统艺术表演模式的限制,与时俱进,大胆求新,将传统技巧与现代表演理念结合起来,做到表演形式的多样化[1]。例如艺术家可精心设计音乐剧中角色的动作,让操偶师精确操控木偶的各个肢体部位,调节手臂与各类手持式道具的重量比例,让角色能够在舞台表演中握持重量适中的戏剧道具,以此全面强化现代音乐剧的戏剧表现力与角色动作的丰富性。

二、木偶表演的现代音乐剧角色塑造的要素

(一)外形与服饰

现代音乐剧中,角色的舞台外在形象能够体现其内在性格与行为习惯,达到间接映衬的效果,可降低观众理解音乐剧角色行为动机的难度。音乐剧中角色形象的设计要素包括身体比例、服饰颜色、面部外观、发型、固定造型等,具备艺术特色的角色外形能够进一步强化音乐剧的表现力与影响力。在音乐剧的不同阶段,人物的外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可表现出艺术角色内在兴趣与心理状况的变化。例如,在著名的现代音乐剧《狮子王》中,主人公辛巴的角色造型外观从浅黄色转化为金黄色,映衬出其在社会地位、心境等不同方面的变化,整个身体动作是外向的,具备较强的风格性。戏剧设计者会根据角色在剧情之中的变化设计不同的服饰与造型,以此来映衬不同角色个性的反映和表露,针对情感外露、较为热情的舞台艺术角色,在服饰运用层面可采取较为激进的搭配方案,使用一些颜色较为浓艳、张扬,外观时尚美观的装饰,比如朋克服饰、舞蹈服、军装等凸显角色身份、带有浓厚外向性特征的服饰[2];针对性格稳重、行为风格较为内敛的角色,衣服款式上则要略微保守一些,使用较为深沉、压抑的浅色调,纽扣粒粒紧扣;针对那些性格含蓄、动作不张扬的艺术角色,必须主动使用典雅、庄重的服饰;争强好胜的角色,衣着可夸张、前卫。

(二)动作

为保证舞台表演效果,操偶师必须强化木偶动作的协调性,使木偶与操偶师做出的动作达成完全一致,才能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人偶合一”。部分现代音乐剧大量使用木偶塑造人物角色,体现了富有传统色彩且富于张力的戏剧表演文化。戏剧编导人员必须合理设计角色的动作,灵活调整操偶师与木偶的连接方式。例如,编导人员会让在舞台高处完成表演的角色以托举式的仗头木偶为主要表现方式,在较低的演区以提线或者横挑来进行调度,当强调特写并且没有台词时抑或采用人偶面具的呈现方式。在塑造舞台艺术角色时,操偶师可控制木偶的动作,运用头部的不同角度来表现各类带有夸张色彩的特殊神态。例如,在角色发笑时,必须及时操控木偶头部的角度来做出上扬与低头的动作以达到表情效果;在角色表现出伤心、痛苦的情感时,木偶需低头并以手盖住面部,身体应当前后抖动,做出角色哭泣的动作;在表现角色害怕、绝望的情感时,操偶师可加大手腕的力度,让木偶的头与身体协调抖动,体现角色内在的情感与心理状况[4]。除了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戏剧角色走路的姿态与步调也是体现其内在性格与生活习惯的重要细节,因此音乐剧编导人员和木偶表演艺术家会在前期深入研究不同时代戏剧中人物迈步走路的姿态,模仿并钻研将其体现在角色中,突出角色姿态的鲜活性。

当前,音乐剧与木偶表演艺术结合的成果日益显著,音乐剧编导人员应当根据表演需求设计角色的外观与动作,合理运用多样性的艺术表达手法,在短时间内塑造多个能够被观众记住的角色,合理结合木偶表演艺术与面具设计艺术,在舞台上让不同类型的角色进行深入互动交流,改善戏剧表演效果。

注释:

[1]李炜玲:《论木偶表演为主的戏剧性音乐剧角色塑造特征—— 以〈狮子王〉中的“娜娜”为例》,《福建歌声》,2018 年第3 期

[2]冯石磊:《我国木偶戏表演及造型理论探究》,《戏剧之家》, 2021 年第17 期

[3] 杜豪杰:《木偶形象的造型与制作技巧》,《艺术家》,2020 年第3 期

[4]田海霞:《木偶演员的技艺提升与角色塑造》,《中国文艺家》,2019 年第8 期

猜你喜欢

木偶音乐剧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木偶找智慧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走近木偶传承人
戏剧类
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