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效果研究

2022-03-25杜彪

成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态

杜彪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上海市 200120)

1 引言

中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中间阶段,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教育,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和突变的转折时期,正经历着急剧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初中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生的也压力越来越大,在学习课堂教授的知识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进入高中所需要面临的重要抉择。但是,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未成型,想法都比较简单,容易被自己不成熟的心智、以往的生活经历以及同学关系等影响,导致初中学生存在一些从众、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很孤僻,很难融入其他同学。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再照搬应用到现代初中生的身上[2],学校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通过心理健康干预等形式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后期步入快节奏的高中阶段做准备。

2 心理健康状态的分类

从医学角度来说,心理健康状态分为病态与非病态两种,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3]。一般来说,正常心理状态下,人们可以轻松的适应新的周边环境,平安健康的成长;也能够正常的进行社交活动,和他人进行沟通交际;人们也能准确的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并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尝试创造性的改变客观世界。相反,异常心理状态下的人们就失去了这些正常心理状态下的活动,个人的正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有随时破坏自己身心健康的危险。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将心理健康的不同程度分成了三个等级:分别是心理常态、心理偏态和心理变态,而且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前两种都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状态,只有最后一种是属于病态的心理状态。

2.1 心理常态

心理常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都是处于平衡的一种状态,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囊括了所有对个体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的心理活动。从长远来看,健康的心理是指人们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围绕某一群体或多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模型,这种心理状态都是常规条件下产生的,是一种在两个及以上的标准差范围内上下波动的平衡过程[4]。若一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判定他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人生三观是相似的,他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都非常强,也会时常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且能够高质量的完成该年龄阶段应该做的活动。

2.2 心理偏态

心理偏态属于正常心理的一种,但却又属于正常心理中的不健康状态,一般心理活动都是处理失调的不稳定状态。通过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发现,在非常规条件下,若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不稳定,对周围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让人感到矛盾的是,具有正常心理中的不健康心理状态的人不是病人,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经常会感到焦虑、压抑和恐惧等心理现象,容易产生心理困惑,且不善于与他人交际,一旦出现心理烦恼,很难从中释怀走出来,自我调节的能力比较弱,但是如果此时能得到朋友、家人和专业心理教师的开导教育,还是可以继续保持健康的心理。

2.3 心理变态

心理变态是一种病态的情况,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异常心理,一般是指人的情感、思维和意念等心理活动和个体人格位于失常的病态。心理变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幻觉、梦游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人。心理变态的人其实就是病人,他们会出现严重的适应失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甚至还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实施心理咨询治疗、外加药物治疗,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无法正常开展学习和工作。

3 初中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3.1 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

初中生在青少年这个阶段,两极悬殊会非常大,部分懂事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太多心,但还有许多比较叛逆,经常会被父母批评指责。家人的鼓励和肯定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何况是正处懵懂稚嫩的初中生身上,都不希望父母将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从而施加更多的压力。叛逆的孩子性格比较偏执,父母越是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越不会去做,他们顺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一些超出父母接受的事情,还盲目认为这才是青少年该有的姿态,一旦被现实打击又会信心不足,失去明确的目标。同时,父母的行为及教育方式对孩子也会有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意识形态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模仿父母长辈的行为举止,假如学生父母有暴力倾向,那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理蒙上阴影。除了家庭的影响因素之外,朋友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也是非常深刻的,身边朋友的一些思想会慢慢影响他们自己的想法,让他们逐渐迷失自我,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2 自我认识不全面,以自我为中心

叛逆时期的初中生会在很长的时间段内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接受父母所讲的事实,长期被父母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还经常说一些严厉刻薄的话语,狠狠的伤到他们的自尊心;逐渐的,学生开始变得敏感、矛盾起来,不愿意接受父母所说的,但又不能认可现在的自己,厌学情况也开始出现,父母辛苦送孩子到学校学习知识,但学生却拼命想摆脱。初中学生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能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5],要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思想有碰撞才会有创新,内心才能释然,这时候就会发现学习生活也可以很精彩。

3.3 小团体行为,从众心理

很多初中生受电视剧中的黑帮社会等的影响,把学校当成一个小社会,拉帮结派、推选老大,在学校里形成一阵不正之风;帮派中的学生会“互相帮助”,若谁受了委屈,其他人便会组织在一起与“敌人”展开搏斗;这种风气愈发严重,学校中的小团体也不断增加,甚至有时候老师也控制不了。如果说小团体是男同学间的恶劣风气,那从众心理就是女同学之间的不正风气。女生聚在一起,经常会比较谁打扮得更漂亮,比谁家更富有,甚至还会比谁追的星多,这种心理其实就是攀比心理,大家的好胜心迫使自己想成为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但同时会增加他们的家庭负担,最终产生不好的影响。

3.4 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独立。但实际上,初中学生还处于懵懂的青春期,虽然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定,对不知道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又不能明辨是非真伪,容易冲动行事,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自控力较弱,遇到事情容易出现极端化的现象,例如极端兴奋、极端愤怒或极端激动,从而导致发生偏激行为[6]。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情绪化,和他人发生冲突矛盾时,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4 初中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对策

4.1 树立目标,让人生有明确的方向

有目标才有动力,其实很多学生都知道要树立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比较困难;这种时候,家中长辈可以给予学生帮助和激励,告诉他们高中的学习难度会更大,现在好好学习就是在给未来打基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现在努力就是给未来减负。在学校中,教师也是初中生心理成长的催化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四月寒”,教师亲和的语气和善意的鼓励可以改变学生许多;学校也应该多和家长沟通,例如开家长会或者进行家访,告知家长学生最近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树立清晰的目标,争取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可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同进步。

4.2 更新教学体系,带出狭隘自我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为主,他们长时间呆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久而久之就习惯了,甚至有一些同学不想跳出这个舒适圈,日复一日的重复了简单枯燥的生活,最后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愈发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前期不好的铺垫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也不太好,很难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更新初中生的教学体系,学校尽量安排年轻的、有活力的教师负责初中生的教学工作,他们要努力融入学生的交际圈,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并根据这些优点因材施教进行发展;假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是绘画天赋非常高,他拥有一技之长,也可以选择在这个领域深造,未来也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学校要引领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认可自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也能更有动力。

4.3 优化学校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初中学校存在的拉帮结派、从众心理现象,不仅和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有关系,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学校整体环境的影响,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尽量平衡学生的心态问题。因为一个生活在公平环境中的人肯定会比生活在不公平环境中的人心态更端正,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原则,需要有人去遵守;如果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那学校中的不正之风也会逐渐消失,促进学生慢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学校还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关注学生平时的心态变化,不定期的通过讲座等形式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逐渐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实现学科成绩和心理健康共同成长。

4.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掌握心理调节技巧

现阶段,一部分初中学校已经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指导、心理训练及调节等。针对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学校还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强化学生自我调节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应该增加涉及个人成长、自我调节以及生活技能等领域的内容,综合考虑学校部内环境和外部环境,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考虑专业课程与其他辅助课程的学习;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科学的将一部分德育知识融入到平时的课程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学校在聘请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教师时,尽量录用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心理教师,针对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社交问题以及情感问题等进行引导,切实解决学生的苦恼和困惑,给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设置心理咨询辅导室,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5 构建心理健康防火墙,将不良因素排斥在校园外

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看,初中生都还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对未知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他们意识形态还不成熟,判断好坏真伪的能力弱,不加辨别的接触新鲜事物极易引发不良后果,比如暴力、黄色等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远离社会中的不良信息,同时还要努力清除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学校可以通过设置阅览室的形式,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互联网时代下,初中生使用网络的频次也越来越高,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负面信息都来自网络,针对于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局域网的安全建设和信息过滤,分散学生对外界不明事物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去关注学校提供的信息。最后,由于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较长,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还容易受到网络负能量的干扰,学校应该严格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用途,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5 结语

对于初中生来说,家长和教师都要多给学生信心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结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努力学习他们的有点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对初中生实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还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学校则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让学生端正心态,实现心理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