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
——以循循善诱教学法为例

2022-03-25汪静陈海蓉

成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法思政

汪静 陈海蓉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 400054)

循循善诱教学法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论,更够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得以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把循循善诱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就要弄清循循善诱教学法的内涵、特征以及历史文化源流,就要充分肯定循循善诱教学法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将其意义能够运用于实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 循循善诱教学法的诠释

循循善诱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了解其内在含义,弄懂其在国内外的历史文化源流,知道循循善诱教学法具体方式的多样性,循循善诱教学法突出教师主导性,循循善诱教学法诱导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更好地将循循善诱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1.1 循循善诱教学法的内涵

1.1.1 循循善诱教学法的涵义

“孔子在我国最先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所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即老师要善于一步一步的启发学生,使用各种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并运用各种礼仪来约束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尽其所能地学习。孔子还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这里,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循循善诱和启发学生的思想,强调教师应该在学生困惑的时候善于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循循善诱教学法就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一定的形式,善于创设问题和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循善诱教学法在形式上是多样的,既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此外,还可以创设问题、逐步深入,预设情境、引导探究,从一般到特殊、从已知到未知等等。

1.1.2 循循善诱教学法的理念

正如中国学者周兴国所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而问答的结果早已经存在于教师的教学准备中。”当今不管是在思政课的教学当中,还是在其他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似乎都仅仅把对话、提问当作是课堂的一个环节,当作把课程继续下去的一个步骤,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见解和看法,答案总是在提问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教师的教案之中,教学过程早已预定了“剧本”。这种代替学生思考的情形,实质上就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与之相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成长的个体,方法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就是重视引导思维的作用,主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1.2 循循善诱教学法的历史文化源流

1.2.1 国内

(1)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孔子是我国的古代先贤,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其多年的私人讲学活动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生,许多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今天仍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教育和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视为“万世师表”。孔子提出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应当坚持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强调在学习之后要有一个消化思考、融会贯通的过程。此外,孔子还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从事教育,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教育的时机适时的点拨学生,注重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善于调动学生的热情,通过设问和情境来点拨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反思。总而言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突出强调了教师“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这些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是循循善诱教学法的源头。

(2)陶行知的“四块糖”教育方式。

“四块糖”教育方式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来的,暗含了丰富的教学智慧和教育理念,其重要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善于与学生换位思考,逐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启迪学生,帮助他们自我改正不足。面对用砖头砸同学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在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时,并不是简单地根据表面现象对当事学生加以指责,而是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启发教育。第一块糖让学生放松下来,也对他的迟到表示歉意,这实际上是让他的学生明白:犯了错误就应该道歉;第二块糖奖励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话;第三块糖是建立在陶行知先生已经查明其学生发生矛盾的问题所在,并对其同学给予肯定;正是这循循善诱地三步使其学生自己深刻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因此得到了第四块糖。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四块糖”教育方式已经暗含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1.2.2 国外

(1)苏格拉底的“助产婆术”教学方式。

苏格拉底学识渊博,他在大量领域的研究对于古希腊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苏格拉底在教育领域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在不同的场所与人辩论和教学,最终提出了自己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即“苏格拉底方法”。他主张将哲学家和教师看作“知识的接产婆”,是帮助他人(学生)将自身已有知识深化、成型的助产士,为思想接生,循序渐进的引导人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以为:“哲学家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从外部向人们灌入真理,而在于指导、启迪人们倒出他肚子里固有的知识与学问。”在教学中,苏格拉底往往采用论辩、诘问等方式,从不知到知、从个别到一般,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探讨,促其积极思考,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和诱导。

(2)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一个核心就是教学,在长期教学过程当中,赫尔巴特对通过对教学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赫尔巴特将教师看作是“建筑师”或是“园艺师”,而把教育看作是传授知识、塑造学生心灵的过程。赫尔巴特在其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具体进程和方法,由此建立了他的教育形式阶段理论。他指出,学生的多方面兴趣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因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起点,教学过程就是学习兴趣产生并不断增长的过程。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四个阶段:一个是明了阶段,即通过简单的叙述教学来使学生清楚的感知新教材;二是联合阶段,即通过分析教学结合学生的学情与学生对话,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新观念;三是系统阶段,即通过综合方法使得到的新知识、新观念富于逻辑性和系统性;四是方法阶段,即通过作业的练习和修改把系统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当中去。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把教和学两个方面都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了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教育模式。

1.3 循循善诱教学法的特征

1.3.1 循循善诱教学法具体方式的多样性

循循善诱教学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一种方式方法,其本身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孔子和苏格拉底为例,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将问答法作为其运用循循善诱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具体方式,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苏格拉底“‘产婆术’从特殊到一般,孔子‘启发’艺术则从一般到特殊”,“‘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启发式’则以弟子问、先生答为主”。此外,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教育方式、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乃至陕西师大教授熊若飞所提出的“诱思探究教学法”等等,其本质上都是循循善诱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循循善诱教学具体方式的多样性还也反映在问题探索和情景创造等具体方法中,通过设问和创设情景来启发诱导学生是循循善诱教学法重要的具体方式之一。

1.3.2 循循善诱教学法突出教师主导性

师生关系具有复杂性,但一直是教育学当中的抹不掉的话题,师生关系之间的性质和状况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与一般的学生唯一主体论观点不同的是,循循善诱教学法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不仅主张教师和学生应该民主和平等,而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一方处于“教”的地位,另一方处于“学”的地位,因此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循循善诱教学法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就在于强调教师这一角色的极其重要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对于学生的巨大影响作用,强调教师应该突破思维藩篱,不是简单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或者是采取“大水漫灌”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调动他们进行思考,在原有的知识情况下推陈出新、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的启发他们。

1.3.3 循循善诱教学法诱导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一方面,从知识结构看,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容易到困难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不是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知规则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必须是渐进的。在对于复杂知识的理解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达到非常熟悉的理解和背诵的地步,这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则,逐步引导。并且在引导过程中,诱导学生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渐进的。

2 循循善诱教学法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既有难度又重逻辑的双重要求,将循循善诱教学法运用其中,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有利于培育学生探究和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使高职院校思政课真正被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1 循循善诱教学法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

与其他课程不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有其独特之处:思政课这门课程的本身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决定了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内容的德育课。在与资本主义教育的区别上,思政课的开设“是区分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标志,因此它把握着学校教育的方向。”从具体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多维度的:从知识目标的维度看,循循善诱教学法能够由浅入深的启发学生,它通过简单易懂的知识逐步深入到复杂繁琐的知识,更加易于学生在知识上的学习和理解,因而是达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有用方法;从能力目标的维度看,这种教育方法更注重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实现思政课的能力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维度看,循循善诱教学法秉承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主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加有利于宣传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2.2 循循善诱教学法有利于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把循循善诱教学法应用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去,有利于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立辩证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问题归纳法、知识归纳法、生活实例归纳法等方法,培养学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能力,从而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方法与能力。即使在现代社会的今天,许多高职院校教师仍然只是停留在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层次上,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精神境界。循循善诱教育法强调学生应该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这是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

2.3 循循善诱教学法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思政课既是综合课又是实践课,既需要与各类课程和各类知识协同,又要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思政课的改革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来点拨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品格。中国的古代先贤在长期的社会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许许多多有益的教育思想,以孔子的“循循善诱”思想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之一。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当中符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需要,可以使其“吸收古代大家凝聚起来的教学智慧,同时也能够适应时代变化,适应现代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深化其客观要求”。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领悟出有益于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法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